专栏名称: 微言教育
发布教育资讯,提供教育服务,提示注意事项。
51好读  ›  专栏  ›  微言教育

教育时评: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微言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3-08 14: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

支撑作用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春野浮绿,万物新生。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作出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把握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划出了重点、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更好发挥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推动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一)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教育支撑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会上强调,“我们要培养的首先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人”,“从小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可靠的接班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亟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人才自主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唯其如此,方能确保教育事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


在智育过程中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在体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在美育过程中启示学生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德育无处不在、贯穿其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创造性,“如盐入水”,更好地将德育渗透到教育全过程。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要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近年来,每逢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走进烈士陵园,深切缅怀烈士。这无疑是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的好形式。


思政课是凝心铸魂、播撒“种子”的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光荣历史和传统、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二)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教育支撑作用,要求我们必须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追求。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以来,我们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未来,要进一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然要靠改革,必须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


“学生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一役”。


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瞄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进一步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提高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能力。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完善学校管理体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


从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到倡导“教育家办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激发学校内生动力、释放教育活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位法、学前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教育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不断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是保障学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坚实保障。


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要不断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优化教育治理制度,构建科学、高效、灵活的学校管理体系。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人口结构变化,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优化教育布局,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直面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要着力破解学位供需失衡、师资结构矛盾、资源配置不优等问题,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教育支撑作用,要求我们必须推动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在三者关系中的关键地位、基础作用尤为凸显。


找到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方法、举措,构建三者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方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要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上下功夫。


求解特定问题比超算快千万亿倍!2025年全国两会前,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成功构建了目前最高水准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助力我国抢占量子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实践证明,打通科研成果从高校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校科研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之花才能结出新质生产力之果。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让实验室的奇思妙想与产业需求碰撞出璀璨火花。


——要在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上下功夫。


“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刻把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汇聚起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人才力量。


——要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上下功夫。


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启动实施三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之路,中国的数字教育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打出了自己的“金招牌”,中国数字教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我们要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坚持“应用为王”,助力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建设学习型社会。


(四)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教育支撑作用,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朝着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扎实前进,必须凝聚起全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


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政治方向,夯实政治保障。


要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良好局面。教育系统要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部署,组织开展教育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准确把握改革试点方向,聚焦具有“四梁八柱”意义的关键任务设计改革试点,明确试什么、怎么试,把握轻重缓急、分类分批,坚持成熟一批、推出一批,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决心,付诸实践行动,出台实施政策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提高政策实效。通过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不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5年3月8日


两会@教育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在主席台就座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视频 |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看海报,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


金句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这样强调


参加政协联组会,习近平为何聚焦这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一场界别联组会,一篇育才大文章


“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


“今天大家一起来共商教育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侧记


速递!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图来了!关于教育,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视频带你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

一组动图!来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

教育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回应这些教育热点

两会内外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AI教育专列来了!100秒,沉浸式领略2025美好教育图景

两会看教育,一起倾听“她”声音


【反响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 | 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回访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牢记嘱托,积极投身强国建设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发代表委员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教育系统实干创新

视频来了!回访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


【时评


建设教育强国的底气是什么


建成教育强国需要怎么干

《人民日报》评论:更好发挥教育的支撑作用

新华社评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聚焦立德树人


代表委员热议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②组图!代表委员谈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③全国政协常委王梅祥院士:坚持为学生上好一门好的课



【聚焦基础教育】


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代表委员这样说


②组图!代表委员谈办强办优基础教育


③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教育是让每个孩子眼中有光,脸上有笑



【聚焦高等教育】


①如何让“好苗子”成长为“参天树”?代表委员这样说


②组图!大学书记、校长谈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③全国政协委员朱松纯:做智能时代的先知、先觉、先行者



【聚焦职业教育】


怎样在产业一线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代表委员热议


②组图!代表委员畅谈如何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