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响刘老板
和年轻 CEO 一起成长、彼此见证,然后赚大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野球帝  ·  自家长袖T恤!原价69元,福利价49元! ·  23 小时前  
苏群  ·  夏天追杜兰特,火箭准备好了吗? ·  2 天前  
野球帝  ·  文班亚马,赛季报销了... ·  2 天前  
野球帝  ·  自家长袖T恤!原价69元,福利价49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响刘老板

去了一趟 MIT,我好土啊。

群响刘老板  · 公众号  ·  · 2024-05-09 12:00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714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这是刘思毅漂亮国历险记的第十四篇。

刘思毅抵达漂亮国!

这是一个持续 2 个月的系列,刘思毅在漂亮国旅居 2 个月,体会、学习、感受、切磋漂亮国的一切。

不带评判的记录、深度思考之后的中美对照以及和具体的人的深度的沟通交流,以及看看美国的互联网、AI 以及华人创业烧杯们。

这是我这个历险记的目的和意义,给自己看,也给所有读者看,欢迎批判,流水账开始,旅程也开始!

请看!

一、

今天的行程,是被一个中国大陆背景的 MIT 斯隆商学院的 MBA 爸爸带着参观 MIT。

他的终身校友卡,可以免费蹭很多资源诶,可以使用 MIT 斯隆的教室和会议室。

难怪他们毕业了留在屯里,因为屯里有他们的校友资源,然后除了天气之外,教育医疗环境安全都不错,夫复何求。

他说 MIT 斯隆和哈佛商学院比起来更低调,更实用主义,更讲究 Get Things Done。

一年只录取 7 个中国大陆宝宝总,哇😧,全是 MBB 来当天选打工人的。

他建议我认真搞钱,来作素材就行了,读这个不适合我。


二、

MIT 斯隆商学院的不可能实验室,容纳一些不可能的想法,在这里的都是学霸烧杯。

很奢侈的读书环境,但我没有羡慕的感觉哈哈哈。

不断看到这些,然后不断发现,自己还是中国草根创业烧杯。

中国大陆的激烈竞争和战斗,就是我的商学院。

他们搞科技,我们搞钱,都是同行。

不过环境是真的好,回去启发我,我想对我的团队好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

偷偷进入一个 MIT 斯隆顶层的论坛教室,好爽好爽好爽好爽好爽哈哈哈哈哈哈。

我希望我们群响私董会有机会能够在这里干一个群响私董会创业者烧杯论坛,在这里装逼。

可是我又想到,大部分我客户不会英文,来了也是白来。

算了,明年清华北大装装逼完事儿了。

然后再继续去一下新加坡东京曼谷雅加达吉隆坡这样的城市装逼就好了。

来白人世界装逼成本太大,搞不定拜拜。


四、

混进一个创业 Workshop,他们在认真激烈地社交,也有无所适从的 i 人在试图插入话题。

居中的是一个创业明星吧,然后大家还是在疯狂在 MBA 路途中寻找出路,人好累。

在美国还是要做普通人,普通人可以脚踩西瓜皮,走到半路死都可以。

但是你一旦背上学生债务成为了精英,你就必须要优秀的绵羊一路往前爬行。

一个 MBA 华人姐姐留言,中国大陆学术背景的烧杯不要迷信 MBA 镀金,挺难的。

中国背景的 MBA 学生只要你不是原生家庭可以托举你的,那就更累了。

很贵的钱、很贵的租金、很卑微的自己。

短短 2 年 MBA 项目,你又要写作业又要交流链接又要找到 2 年后的职场出路,还要去看看美国大熔炉冲击下的自己的心灵对话。

MBA 华人要是原先在大陆工作的精英,来读美国的 MBA,简直就是压力大到想自杀。

除非你就是美高美本美工作经历然后你继续,来镀金。

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五、

10 年前的 AI 写作伴侣。

模型都有了,主要是算力和商业化环境,Notion 的 AI 写作伙伴,之前就有了哈哈哈。

我写了一首关于 Father 的诗,但是 10 年前要一句一句地打出来。


六、

MIT 博物馆,这真的是 Nerd 的天堂,要是以后孩子是一个理工科爱好者,就送 ta 来 MIT 博物馆参观。

让 ta 知道,做 nerd 可以来这里玩儿,据说申请进来很难,在美国需要从小读私立学校,每年做项目。

让自己的简历成为他们要的简历。

美国人和中国人爬藤都需要钱和父母的心力,而且是需要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钱。

美国高中开始读,4 年 40 万,私立逻辑,保一个下限,公立高中,有钱的父母不会选择。

但费钱,美国私立学校也是嚼烂嚼碎了喂给你。

做父母都好难,上了常青藤本科大几百万就没了,只是开始,研究生、买房怎么办。

不要参与这样的游戏,给我自己使劲儿花钱。

估计我可能还是会花,不然钱用来干嘛哈哈哈哈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七、

MIT 硕士学生会,亚裔在学校混得可以,但据说出去之后会有强烈明确的竹子天花板。

针对华裔、越南人、韩国人、日本人的一种特殊歧视系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没有人承认,但却总从结果层面上看到这些天花板不断客观存在。

想起昨天所有中国人都在做副业,为啥要做副业。

主业的收入确定,变化已知,要找到自己的 X,靠自己来。


八、

这穹顶图书馆不错,人真的是环境的反射器,在这里就必须要努力学习,因为学费真的很贵,10 万刀一年呢。

中国留学生孩子要是在中国是中产家庭,供养孩子还是真的挺有压力的诶。

我不愿意过那样的父母的人生,禁止我花那么多钱给孩子上学,我还是自己玩儿多一点吧。

好可怕的中国父母,为了孩子勒紧所有裤腰带,不值得,禁止自己成为这样的 low 🐔 父母。

没钱不要瞎装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九、

进入了 MIT 整个本科生会经常活动的正门,发现没有校园卡可能也可以随时来自习,但是不会有人那么闲。

在中国可能不一样,一旦开放可能学生就没有坑了。

MIT 一年的中国背景学生本科生招募 10 个不到,ABC 确实很多,但 ABC 和大陆背景不会一起玩儿。

ABC 故意不懂中国,没有心思懂中国,他们生活在美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