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内审之友
您的咨询伙伴、家中的宾客、亲密朋友,这里是各行业内部审计精英人士联谊、经验分享与知识交流的平台,我们竭诚为您提供权威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案例,为实现内部审计防范风险、创造价值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utocarweekly  ·  教会四家人用鸿蒙智驾,只需要一个春节 ·  昨天  
有车以后  ·  小米SU7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内审之友

警惕!100 个典型“串标”迹象全解析,审计必备指南

内审之友  · 公众号  ·  · 2024-12-26 06:58

正文

在招投标的复杂舞台上,“串标”行为如隐匿的暗影,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作为审计工作者,精准识别这些迹象是守护公正、维护市场健康的关键。



0 1
招标人与投标人的“隐秘默契”



1. 供应商非法获取其他供应商信息并篡改投标文件,犹如考试中的作弊传纸条,严重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2. 按采购人或代理机构授意行事,撤换、修改投标文件,使招投标沦为一场被操纵的闹剧。

3. 招标公告等文件“量身定做”,特定投标人享受“特殊待遇”,将公平竞争的赛场变成了“内定”的秀场。

4. 内定中标单位,组织或指使串通投标,公然践踏招投标的公正性。

5. 提前开启投标文件,如同提前偷看试卷答案,破坏了招投标的保密性和公平性。

6. 违规允许补充、撤换投标文件,让招投标过程失去了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7. 泄露关键保密信息,如标底、评委名单等,为不正当竞争大开方便之门。

8. 开标前实质性沟通,压低或抬高标价,事后再行补偿,以隐蔽手段操纵中标结果。

9. 协助违规投标,使招标人成为不正当竞争的“帮凶”。

10. 委托同一造价咨询公司,可能导致信息泄露与不公平竞争优势的产生。

11. 多家投标报价与预算相近,疑似提前“商量”好,让招标失去择优意义。

12. 约定给予未中标者费用补偿,使招投标成为利益分配的游戏。

13. 评标时倾向性引导,干扰正常秩序,破坏评标公正性。

14. 指使放弃中标,违背中标结果的客观性和合法性。

15. 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扰乱招投标正常流程与市场预期。

16. 开标前告知投标情况,为串标提供便利,破坏公平竞争环境。

17. 拆分标段利益均沾,将招投标变成瓜分利益的工具,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18. 场外交易内定中标,规避正规招投标程序,破坏市场秩序。

19. 欺诈中标后抬价决算,以不正当手段谋取高额利润,损害招标人利益。

20. 授意无资质公司借壳投标,破坏资质管理规定与市场准入原则。

21. 询价采购价格异常,涉嫌利益输送或串标操纵价格。

22. 低评标价法中标异常,违背择优原则,可能存在幕后交易。

23. 泄露投标人关键信息,破坏招投标信息保密性与公平性。

24. 对违规代签行为不制止,反映出招标人管理漏洞或故意纵容。

25. 对社保关联情况视而不见,未能履行审查职责,可能导致串标行为发生。

26. 对利害关系人违规操作不管,使招投标程序流于形式,公平性荡然无存。

27. 发现保证金异常不处理,忽视潜在串标风险信号,缺乏监管力度。

28. 对投标资料混装放任,反映出管理松散,为串标提供可乘之机。

29. 提供不公平咨询服务,破坏竞争环境,使招标失去公正性。

30. 对报价串标视而不见,未能履行监督职责,损害招标人利益。

31. 标前组织特定勘查,可能为特定投标人提供便利,有失公平。

32. 授意区别对待,破坏评审公正性,使招投标沦为权力操纵的工具。



0 2
投标人之间的“协同作战”



1. 协商投标文件关键内容,如报价、技术方案等,完全违背了独立投标的原则。

2. 同一集团或协会供应商协同,形成利益联盟,排斥其他竞争对手。

3. 事先约定中标者,将招投标变成了一场“内部分赃”的闹剧。

4. 商定部分供应商退出,操纵投标人数与竞争格局,破坏公平竞争。

5. 同一人或利害关系人操作多份投标资料,一人分饰多角,严重扰乱秩序。

6. 关键人员在同一单位工作,可能存在信息共享与串标合谋。

7. 多次报名不投标,行为异常,可能是在配合其他串标者进行策略性操作。

8. 委托同一咨询服务,可能导致投标方案趋同,失去竞争的差异性。

9. 相互补偿未中标者,使投标成为一种有“保底”的利益游戏。

10. 委托同一人办理投标,存在信息泄露与统一操纵的风险。

11. 报名 IP 地址相同,表明可能来自同一源头或存在协同操作。

12. 投标文件内容雷同,错漏一致,抄袭痕迹明显,违背独立创作原则。

13. 总价相近且分项报价异常一致,除串标外难以有合理解释。

14. 报价呈规律性变化,疑似按照某种约定或公式进行报价,非自然竞争结果。

15. 同一单位或人编制投标文件,失去了多源竞争的意义,可能存在幕后操纵。

16. 项目管理人为同一人,可能导致项目执行缺乏多元性与竞争性。

17. 投标文件相互混装,管理混乱背后可能隐藏串标行为。

18. 同一台电脑编制,留下串标电子痕迹,可作为重要审计线索。

19. 同一软件制作电子标书,可能存在模板共享与串标合谋。

20. 同一账户缴纳保证金,资金来源相同,高度怀疑串标行为。

21. 人员身份存疑,无法证明为正式员工,可能是临时拼凑的投标团队。

22. 开标前同车前往却佯装陌生,欲盖弥彰的背后是串标嫌疑。

23. 同时撤回投标文件,行为高度一致,可能是串标计划的一部分。

24. 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可能是为了配合其他串标者或获取更大利益。

25. 报价相近且分项报价混乱,不符合正常竞争逻辑,可能存在串标操纵。

26. 售后服务承诺一致,可能是统一口径或模板套用,缺乏个性化竞争。

27. 错误类同,非巧合所能解释,可能是共同制作或抄袭导致。

28. 一家挂靠数家围标,以量取胜,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格局。

29. 故意制作无效标,可能是为了配合特定投标人中标,扰乱正常秩序。

30. 分项报价不合理且无解释,可能是随意编造或按照串标约定。

31. 数项报价雷同无依据,难以自圆其说,是串标嫌疑的重要表现。

32. 单价相同无组成依据,不符合市场定价规律,可能存在串标操纵价格。

33. 主要设备价格相近,缺乏市场竞争应有的价格差异,可能是串标结果。

34. 无成本分析等异常情况,投标文件质量低下且趋同,可能存在串标。

35. 投标文件形式相似或相同,缺乏个性与创新,可能是统一制作或抄袭。

36. 故意漏签,可能是为了留下特殊标记或配合串标流程。

37. 法定代表人间相互参股,存在利益关联,可能导致串标行为。

38. 利用两家公司投标,增加中标概率,可能存在不正当竞争。

39. 谈判供应商不足时找“托”,以虚假竞争营造合规假象,实则串标。

40. 新增投标公司后改变策略,可能是串标联盟内部的应急调整。

41. 答疑点名多人应,暴露同一企业多人参与,可能存在串标合谋。

42. 代表不知老总电话,身份可疑,可能是临时拼凑或虚假代表。

43. 签名与名片不符,信息不一致,可能存在冒名顶替或串标欺诈。

44. 手机彩铃相同,所属集团关联,可能存在企业间串标合谋。

45. 暗标加盖同一公章,严重违规,是串标行为的直接证据。

46. 报价异常相似,非自然竞争现象,高度怀疑串标。

47. 标前考察后联系,可能是为了串标沟通与信息共享。

48. 网上询价时间近、价格差小,可能是供应商之间的串标默契。

49. 相互抬高报价,破坏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

50. 轮流中标,瓜分项目利益,将招投标变成有组织的利益分配。

51. 分别以高、中、低报价,操纵中标结果,看似竞争实则串标。

52. 内部竞价后再投标,内定中标人,使外部投标成为走过场。

53. 法人代表签字同一人,可能存在代签或串标操纵。

54. 同一人或企业出具保函,担保来源单一,可能存在串标关联。

55. 中标候选人异常放弃,可能是为了让特定投标人中标或获取其他利益。

56. 中标后失联,履约成疑,可能存在串标欺诈或恶意放弃。

57. 未中标人实际施工,合同履行主体与中标结果不符,可能是串标结果。

58. 子公司全部投标且文件一致,集团内部串标嫌疑重大,破坏公平竞争。

59. 联合行动谋取中标或排斥他人,形成串标利益共同体,损害公共利益。

60. 投标文件相互书写对方名称,混乱错误背后可能是串标导致的混乱操作。

61. 投票文件加盖了其他投标人的公章,严重违规,是串标行为的有力证据。

62. 投标文件中混装入其他投标人的文件,是串标混乱操作的明显错误。



0 3
投标人与评审专家的“危险勾连”



1. 评审专家明知利害关系不回避,违背评审公正性原则,可能参与串标。

2. 对投标文件问题不指出,故意放水,可能与投标人存在利益勾结。

3. 对不合理报价不质疑,损害招标人利益,可能是串标行为的“保护伞”。

4. 对技术问题视而不见,未能履行评审职责,可能为串标提供便利。

5. 分值评审不公,有意偏向或打压,操纵评审结果,破坏公平竞争。

6. 暗标做特殊记号,意图干扰评审,可能是串标者与评审专家的“暗号”。

在审计工作中,需对这些典型“串标”迹象保持高度敏锐,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方法和详实的证据,揭开串标行为的“遮羞布”,维护招投标市场的风清气正,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让每一个招投标项目都在阳光下进行,成为公平竞争的舞台,而非少数人谋取私利的“暗箱”。






请大家扫码关注 精彩审计实务案例分享
尽在内审之友视频号




往期回顾
REVIEW


原创 | 给十万粉丝的祝福,十年磨一剑,内审之友元旦致辞!(文末福利)

原创 | 五金配件采购与使用的全过程内控管理

原创 | 一位民营企业监察审计总监13年的经验总结

原创 | 提升审计职业敏感性的五个方面

新年特稿 | 审计征途:挑战、不公与明智的职场之路

原创 | 我如何才能加入内审之友专家委员会

原创 | 工程结算复审实操指南:非专业审计人员的有益探索

原创 | 守正创新与审计增值——内审之友专家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会长致辞

原创 |《罗志国会长致辞:审计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原创 | 坚守初心,创新前行内审之友专家委员会第五届职业峰会纪实

第五届年会祝贺致辞集锦: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

原创 | 利用审计技巧破获费用虚报案例

原创 | 揭露食堂舞弊审计:提供一个安心的餐饮环境

原创 | 以正心、正行、正果为引领:内部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原创 | 审计人员的关键之问:我的存在价值何在?

原创 | 如何培养内审创新思维

原创 | “三驾马车”实现审计监察价值增值

【精彩预告】审计必读,龙年贺岁原创猛稿,内审之友独家刊发

2024新春特刊︱百位审计专家送祝福,万言共贺新春展未来

内审之友专家理事会“龙”重登场,恭贺龙年新春!

新春特稿|2024年与广大审计同仁共勉的嘉言寄语

新春特稿 | 谋篇布局,让审计工作更出彩

审计人生 | 罗志国老师嘉言寄语启示人生之道

新春特稿 | 守正创新,防范审计业务边缘化

新春特稿 | 一位审计监察总监的年会发言稿

新春特稿 | 与侦查机关沟通提高办案率的技巧

新春特稿 | 数据研究,助力监察审计价值增值

新春特稿 | 开工大吉,2024审计同仁保健康养生秘典全揭露

新春特稿 | 业务模式审计的思考和实践

新春特稿 | “投入有方,产出有料” ——运营审计中发挥审计增值作用

新春特稿 | 数字化浪潮下的内部审计:挑战、机遇与转型之路

新春特稿 | 敏捷审计方法的探讨及应用

新春特稿 | 审计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识之知源,防之有策

原创 | 第二十条: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20条挑战

原创 | 内部审计的宗旨与使命:强化组织的价值创造与保护

原创 | 办公费审计应关注的风险事项

原创 | 餐饮、酒店收银工作中的舞弊

原创 | 消防器材检测管理审计的重要性与实践

原创 | 读懂领导对内部审计释放的20条危机信号

原创 | 关于采购项目验收流于形式的调研报告

原创 | “怪象”连出的招标

原创 | 春意盎然话内审:春晖研审聚智会的启示 --第59-60次内审之友专家委员会研讨会纪实

原创︱一场企业内部招标引发的“审计冲突”

原创 | 审计如何做一个飞行审查的“门内汉”

最新整理 | 内审之友一期一会,每篇研讨会纪要,都是一份出彩的审计报告!

原创 | 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中的守正与创新

独家整理 | 关于做好2024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PPT版)

罗志国传世之作:启迪智慧,提升心灵的奥秘

原创 |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常见问题及整改建议

精准出击 | 上海站:《舞弊真相透视与企业反舞弊审计领先实务》开始招生了(附大纲)

原创 | 黑猫警长最新大案侦破纪实

原创 | 有心之人处处皆“线索”之商业虚假报销案

颠覆与启示|踏上罗老师的课堂,开启自己的智慧之旅

世界反舞弊组织在行动:ACFE《2024年全球职务舞弊调查报告》关键解读

原创 | 收获满满的审计金句(20个分享必收藏)

原创 | “共建共治共享”的审计管理探索

原创 | 一次错误新开户引出的样品私售案

内审之友一季度原创评优,邀您来投票!

原创 | 人资舞弊面纱后的真实“脸谱”

罗志国|从阅读中觉醒:如何通过书籍激发梦想与实现目标

原创 | 腐败是设计出来的——“量身定制”的供应商

原创 | 不翼而飞的一万元

内审人心动瞬间:投票选出你的“十大至爽时刻”
原创 | 揭开H物料采购迷雾
内审之友首期《舞弊真相透视与企业反舞弊审计领先实务》分享会圆满落幕
原创 | 藏的深,挖的真,看审计如何查出商旅系统之住宿费舞弊
原创 | 内审人心中的二十个心动瞬间
原创 | 内外审携手:审计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原创 | 人见人爱,内审人员要戒掉哪些“职业坏表现”
原创 | 研究型审计“四大”理念思考总结(决策篇)
原创 | 如何降低审计沟通成本---失败案例剖析
内审之友视频号:四月开播,成绩斐然,共筑审计监察知识新篇章
罗志国线上视频课:反舞弊面谈及询问实务(特惠99)
原创 | 设立了投诉电话,却没有投诉、举报,作用不大,怎么办?
原创 | 明明感觉他就是舞弊者,却苦于没有证据,好痛苦,怎么办?
7月培训 | 上海站《采购全流程增值风险管理与全样本下数字化创效审计》报名启动
原创 | 公安财政财务收支数字化审计探索
原创|审计监察人员如何应对“没有朋友”的困境
原创|深度交流,智慧共鸣:内审之友第63次专家研讨会成功举办
原创 | 从“跑路”大神到直播惊魂:一位审计老手的避坑成长记
原创 | 贸易商第一&总经理第二---贸易商为什么被厚爱
原创:审计人员实地走访必问的22个问题
原创 | 审计新质生产力:赋能审计发展变革与审计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
原创 | 治愈---审计漫谈系列
原创 | 深入排查未达账项,遏制舞弊行为滋生
原创 | 查生产垃圾的处理揪出企业大蛀虫
原创 | 关于某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报告
原创 | 舞弊零容忍:环境营造与制度强化的双轨战略
原创 | 《军队审计条例》深度剖析:强化监管,提升效能
原创 | 印花税管理审计,审出浪花一朵朵
原创 | 审计案例-废品硕鼠现形记
原创 | 职场生存之道《审计情商课》——第64期内审之友专家委员研讨会纪要
原创 | 风险导向下公立医院应该关注的5类28项风险
原创 | 废旧包材回收暗藏乾坤
原创 | 12个审计情商金句,审计职场的智慧与启示
原创 |  “工程与内控”两类项目研究型审计思考总结(业务篇)
原创 | 千万政府奖补资金“不翼而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