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要WhatYouNeed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煮娱星球  ·  榜妹热线 ... ·  3 天前  
煮娱星球  ·  卧槽!他被“杀猪盘”了? ·  4 天前  
牛乱画  ·  中年人还是得好看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要WhatYouNeed

不要用怼我,来证明你很有想法。

我要WhatYouNeed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6-20 23:48

正文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编辑按


自从“奇葩说”在生活中占领了很多朋友的时间后,他们中的不少也开始更热衷于“辩论”了。


不过,在许多激烈的讨论中,有些人并没有听懂我在讲什么就开始急着反驳了,并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


今天,我们分享一篇与此有关的,来自心理咨询师“动机老师”的文章。




《大部分人的批判,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

by 动机老师



最近,我参加了采铜的读书会,跟里面的人熟悉起来之后,经常一起大放厥词。


有一次,采铜感慨说:


“我学心理学这么多年,最大的感悟是,心理学是没有用的……” 可当他还想往下说时,马上有会人接着说:


“那我觉得心理学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可以让网站的设计得更吸引人,让产品变得更有趣……”


旁边的人接着说:“对对,我们做培训,和人打交道,也需要了解很多心理学知识呢……”


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心理学如何有用上,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很快,就没人记得话题的发起人为什么想说心理学没用了。

 

心理学有没有用当然值得探讨,但我今天想说的是:这一种对话形式,也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听起来,谈话的人像是在回应对方——毕竟他也是在讨论「心理学有没有用」。


但其实,他发起了一个新的话题。


话题从“为什么心理学没用”变成了“心理学怎么有用”。后一个话题是他所熟悉的,他期待别人来回应他。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回应别人,却愿意开辟新话题?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些焦虑在。


对那个觉得“心理学有用”的人,“心理学没用”是一种新的东西。它会挑战我们原有的认知,所以我们会本能地把它当作一种威胁。对议题的修改也许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焦虑。


这种修改是很微妙的,有时候我们甚至不一定能察觉到它。


可是,如果每次都把新的议题变成我们所熟悉的旧议题,对话就会变成自说自话,表达也会变成自我重复。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一个学心理学多年的人会觉得心理学没有用呢?他是真这么认为,还是只想发牢骚?什么让他这么想呢?如果心理学没有用,那他觉得什么有用呢?


学心理学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倾听是一件很难的事。它需要你把自己的东西放下,才能真的听到对方怎么说。如果你固守着自己的东西,就不会有对新东西的好奇。

 


中午在餐厅吃饭,我听到旁边有一对夫妻的对话。


妻子:“这几天没睡好。”

丈夫:“这几天天热,人就是容易早醒。”

妻子:“我有点担心女儿上托儿所能不能适应。”

丈夫:“小孩子嘛,可不都这样。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妻子沉默了。

 

这是一段很平常的对话。妻子一直想跟丈夫说,她觉得生活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而丈夫一直在强调“一切正常”,进而关闭了对话的通道。


也许对丈夫来说,妻子的焦虑也是一种新的经验(也许不新了)。他一直在努力把这些新的经验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里。


他没来得及听妻子说什么,却急着给妻子提供一些解释。

 

如果这时候妻子告诉丈夫,“你没听我说话”,丈夫也许会不理解,甚至会反驳说:“哪里啊,我不是一直在安慰吗?”


可是,是什么让丈夫不愿意听呢?是他对妻子的状况不感兴趣?是他担心妻子在通过“告诉你我不好”来责怪他?还是他很需要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呢?



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心里总会有很多问题。相反,一个不合格的咨询师,心里却有很多答案。


大学的时候,我读过一些哲学书。哲学嘛,关心的都是大问题。


所以当我后来学心理咨询流派的时候,我经常会不自觉地想:这就是斯多葛派的思想嘛!这就是犬儒主义嘛!我觉得大部分咨询流派都没什么特别,不过是某些哲学思想的改头换面。

 

所以,在有一次,我跟一个一起参加家庭治疗培训的朋友聊天,他兴奋地说起家庭治疗的种种精妙之处。我听完后却淡淡地说:


“它的背后就是一些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思想我了解的。”我正有些小得意,我的那位朋友却跟我说:


“我是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可是我觉得你没有。你只是在找一些材料,来强化你原有的东西。”

 

真是当头一棒。


但是我心里还是一直很不服气。



直到前几天,我跟几个咨询师朋友分享我在观摩课上的心得。这是一个家庭,丈夫和妻子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了矛盾,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不愿意去上学。


妻子觉得这是因为丈夫管得太松,丈夫觉得这是因为妻子管得太严。两人在咨询室里各执己见,我很担心他们会吵起来。


可是每当他们快要吵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用一种奇妙的方法把争吵避开。当情绪升温到一定程度,妻子会避开丈夫,转头跟儿子说话:


“儿子你自己来说,你到底哪里不对了?是不是爸爸妈妈照顾你不够?”


丈夫也会转头跟儿子说话:


“儿子你知道没人能一直管着你。你妈和我都很忙,你要自己自律,要自己管好自己。”


我觉得这事很有意思,夫妻俩会通过各自跟儿子说话来避免争吵,还能把各自的想法传递给对方。我兴高采烈地说完这个场景,我的咨询师朋友听完后,却只是悠悠地说:


“这就是三角关系嘛,在家庭中很常见的。”


我立马就觉得意兴阑珊。这当然是三角关系没错。可是当你用一个你已知的、抽象的理论去概括这件生动而具体的事情时,这件事里新的、生动的东西也就消失了。事情重新开始变得确定而闭合。


我想起当初我朋友说家庭治疗的种种精妙之处时我说的话。我说的话看似公允,实则无趣。我只是用我原来的认知框架,在套新的事物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


除了面对新经验的焦虑,我觉得,这跟我们社会所倡导的批判精神也有一些关系。尤其像我们这种受过研究训练的,读一篇文章、听别人说话,要么习惯去找话里的漏洞,要么把它抽象成我们已经知道的理论。


可心理咨询不是这样。它的过程是相反的。它是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丰富、开放、不确定。它需要你带着好奇去接近,你才可能真的理解。


批判也需要好奇和理解。而大部分人所做的,其实不是批判,只是努力证明自己原有的想法如何正确罢了。


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证明自己正确”,要远比了解新东西重要得多。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阿里云教父王坚博士的访谈,里面有一句话,他说:


“大部分的人知识结构是不变的,不自觉地把所有新的东西都纳入到原有的框架中,因为那样不痛苦。而我呢,我一直在打破自己的知识框架,不断演进。”

 

其实知识演进如此、技能学习如此、对人的接近和了解同样如此。只有你愿意放下自己的东西,你才有机会吸收和接纳新的东西。这也像死去和重生,我们的思想,就在这样解体、重构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今日作者

更多该作者原创作品,请搜索

happinessclass 或 幸福课

本文原发表于作者的公众号 幸福课

在此编辑略有修改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编辑 / 特区小肥

音乐 / Falcom Sound Team jdk - 阳だまりにて和む猫

配图 / 《嫌疑人X的献身

封面 / tumblr - pepperjunkiereacts



关注我们,更多的观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