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师爷
最及时且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每日解读半导体科技最新资讯、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信息,分享产业研究报告,并打造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社群与生态圈,欢迎加入半导体专业人士的圈子!旗下更多订阅号:今日芯闻、全球物联网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荣耀朱臣才透露 HUNTER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华硕推出无畏 14 骁龙 X 版:双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全球首款屏下摄像头笔记本电脑:联想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最近暂时不要买」的游戏本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戴尔 4 月将推较低阶 Alienwar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师爷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从并购转向自主研发

芯师爷  · 公众号  ·  · 2018-03-22 20:28

正文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感谢作者董添、欧阳春香的付出和成果。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紫光集团已经完成产业布局,将从并购过渡到以自主研发为主。2018年紫光将推出面向手机和数据中心的存储产品,以及公有云服务。


赵伟国认为,“资本是把双刃剑,以资本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才是正道。紫光投资了一些股票,这些都是财务投资。”


据介绍,紫光集团以“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的“双轮驱动”,形成了以集成电路为主导,构建“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目前已成为中国出货量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


寻求芯片产业突破口


中国证券报: 芯片国产化存在哪些困难?紫光如何构建从“芯”到“云”的产业链?


赵伟国: 芯片国产化是一个战略目标。但在市场采购方面,国产芯片并没有得到特别的对待,特殊领域除外。国产芯片在技术水平、成本等方面依然困难重重;在人才团队、技术专利、国际合作与并购等方面困难尤其大。


对于紫光而言,除原有的手机芯片和网络产品、服务器、存储系统外,2018年将推出面向手机和数据中心的存储产品,以及公有云服务。


中国证券报: 紫光集团如何实现芯片细分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赵伟国: 在一些细分领域,例如手机芯片领域,紫光集团在规模上已是世界第三位。我们有一个十年规划,每年进步一点,每月进步一点,十年下来会进步很多。


中国证券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赵伟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高端领域占据优势。这里没有“弯道超车”的概念,只有一点一点地努力和追赶,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态。只有投入更多资本,更勤奋地工作,建立更好的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舍此别无他途。


以资本推动高科技发展


中国证券报: 如何评价并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赵伟国: 收购是为了建立产业桥头堡和滩头阵地,从而快速切入市场,缩短研发时间。目前,紫光已经完成大致的产业布局,并从并购过渡到以自主研发为主。当然,如果有合适的并购标的,也会继续展开并购。不过,现在海外并购市场合适的标的不多。


中国证券报: 紫光近期加强了对展讯通信和锐迪科的整合。下一步如何整合旗下各业务板块?


赵伟国: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业务板块需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形式为内容服务,组织结构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紫光的原则。


中国证券报: 2017年底,紫光举牌了多家上市公司,如何理解这一行为?


赵伟国: 资本是高科技产业的血液,没有资本的支持,中国的芯片产业不可能发展起来。但资本是把双刃剑,以资本追逐资本,将走上歧路,以资本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才是正道。


紫光为了获取资金的较高收益,在二级市场上投资了一些股票,这些都是财务行为,并非战略行为。2017年底举牌联想控股和中芯国际,都是利用富余资金以获取财务收益。


晴天买伞 未雨绸缪


中国证券报: 2015年底,紫光计划未来三年内将科技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做到3000亿元,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赵伟国: 当时说的3000亿元是笼统的概念,是指以多种方式筹集3000亿元资金,我们基本做到了。受制于研发速度和工厂建设速度,目前大部分钱还没有花出去。要冷静面对商业现实。科技产业的投资最终一定要赚钱,要赚足够回报的钱。紫光在这方面结合得比较好。


中国证券报: 2018年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将投产,初期产能5000片晶圆/月,产能扩张能否跟上需求?紫光在南京、成都等地的IC国际城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赵伟国: 长江存储初期产能每月5000片,相当于中试生产,是为了确保下一步每月十万片的生产成功。南京、成都基地的建设,都在正常进行。


中国证券报: 如何解决业务扩张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赵伟国: 武汉、成都、南京三大基地建设,已筹集1800亿元资金。发起了注册资本1000亿元的紫光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为下一步发展筹集资金。紫光在海外发债,属于晴天买伞,未雨绸缪。





相关阅读:

收购!半导体设备领域未来前景如何?

中日韩存储大战白热化,东芝再投2座内存厂!

物联网爆发大势所趋 投资者重返物联网初创公司

半导体行业最强人脉圈 期待您的加入

各位小伙伴们好,芯师爷致力于为产业人士搭建最强人脉圈,在这里除了能收获产业优质文章,更能加入高端人脉群。加群方法:长按二维码,加群主为好友,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