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美国直播带货现状,“妈妈”比超模更吃香 ·  昨天  
薪人薪事企小薪  ·  社平工资刚刚公布!经济补偿金标准要变了 ·  昨天  
HR成长社  ·  员工礼仪培训.ppt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马蔚华这三年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5-25 17:45

正文


“20年前我们把公益引入商业组织,现在反过来把商业思维引入公益机构,这一定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田甜    编辑|萧三匝   


在非重大正式场合,马蔚华穿得平易随和。


马蔚华现任壹基金理事长、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他当了15年招商银行行长,如今虽然已经辞任行长三年多,但人们仍然称他“马行长”。这样叫不仅仅出于习惯,更怀着对马蔚华作为一名银行家,能用商业的手段为公益行业带来些许变革的期待。“招商银行的神话毕竟不是吹出来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刘冰华对我说。


更早些时候,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马蔚华转型给予高度评价。“这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很少有历史记录的、由银行家来担任公募基金会的理事长,我们公益界能请到这样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真的非常荣幸,他的到来使我们公益行业真正开始又一轮重大转型。”


但公募基金会理事长不好当,更何况是壹基金的理事长。壹基金理事会阵容足够豪华,首届理事会成员除马蔚华还有李连杰、马化腾、马云、牛根生、王石等10人。2013年雅安地震后,截至2017年3月31日,壹基金共收到救灾善款及物资约3.9亿元,在各基金会中遥遥领先。但在当下中国公益行业,高知名度和关注度往往也意味着高舆论风险。


壹基金一届九次理事会上,马蔚华和王石握手交接


马蔚华曾在公开场合说,当时受邀出任壹基金理事长,他没多加思索就答应了。“如果当时没答应,后来也许就不会来。我对公益行业进行了一番了解,特别是来到壹基金以后,经历了太多没预想到的事情。”


“你有过后悔吗?”


“后悔没用啊,都已经当上了。”马蔚华对我说。


不过如今马蔚华已坚定要在公益行业做事。2017年2月,壹基金第二届理事长马蔚华3年任期届满,在换届选举上,理事会仍选举他连任第三届理事长。翻看刘冰华的微信朋友圈,总能看到佩戴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校徽的马蔚华与中外慈善家会面时的合影。“国际公益学院就像马行长的一个孩子,走到哪儿他就把学院宣传到哪儿。”刘冰华说。


马蔚华在比尔·盖茨家中。马蔚华现任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 ,比尔·盖茨是学院发起人之一


马蔚华判断,人人公益、公益组织的现代企业管理、公益金融等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趋势。虽然这些现在还不热门甚至不被理解,但总要有人来推动它。


接棒


“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不知宏观者无以理解微观。”马蔚华不止一次把这三句话送给他在招商银行和壹基金的同事。


制定战略时,他首先参照世界,研究未来5~10年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人们基于这些变化会产生哪些需求,然后迅速制定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比后知后觉者走在前面。


马蔚华很早地预见影响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因素有脱媒、利率市场化、IT变革等,他由此制定出招商银行发展网上银行、主打零售业务、服务中小企业等战略。如今,他又对中国公益趋势做出上述判断,认为企业家在公益舞台上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2014年2月8日,壹基金举行一届九次理事会,马蔚华从王石手里接棒,正式出任壹基金第二届理事长。


壹基金对此早有“预谋”。2013年5月30日,当时马蔚华已向招商银行董事会递交了辞职报告,董事会已同意他辞去行长,就等大会上履行程序。会议开始前,马蔚华分别接到了王石和李连杰打来的电话,二人向他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你不当行长了,下一届壹基金理事长就你干了。”


“这事没问题。”马蔚华当场说。


多年前,一次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年会上,李连杰意外出现在企业家人群中。马蔚华和李连杰交流了很多,李连杰就在那次会上提出“人人公益”。


彼时,国内的普遍观念还是官办慈善、富人慈善,说公益慈善都带点施舍的味道,马蔚华听后很触动。“今天回头看李连杰提出‘人人公益’还是很有想法的,公益正在由政府转向民间。”他说。


为了支持李连杰践行“人人公益”的理念,2008年壹基金成立的第二年,招商银行与壹基金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用户可自愿申请,每申办一张卡,认捐人民币1元;每刷一次卡,认捐0.1元。这在当时国内的金融消费领域还是首张爱心信用卡。


“做公益不是只有在发生大灾难的时候,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表达爱心的机会和条件。马蔚华说。他还担任壹基金首届理事,因为当时是管银行的,又当壹基金预算委员会执行主席。


卸任招商银行行长后,王石和李连杰都认为马蔚华有时间和精力做好壹基金的事。马蔚华认同这点,答应出任壹基金下届理事长。但这仅仅是口头承诺,马蔚华在了解做公益的难处或者在各种商业邀请之下会变卦吗?王石担心。他把马蔚华口头答应出任壹基金理事长的事写在了2013年下半年一次理事会的纪要上。


距离正式上任还有一段时间。马蔚华认为,过去自己仅仅是公益慈善的参与者,成为领导者之前,还有很多功课要补。他开始深入学习和考察中外慈善事业,还去台湾拜访证严法师,向她请教慈济基金会的经验。


马蔚华做好了当壹基金理事长的准备。但他没有想到,正式上任后,他首次以公益人士的身份出现在非公益圈场合,就遭到“冷遇”。


“做公益比做银行更难”


2014年3月,马蔚华参加全国“两会”,好几家媒体找他专访。马蔚华想,他刚刚履新,媒体问他壹基金的事他很乐意,是个表达公益的好机会。没想到,媒体记者的提问全都与支付宝、余额宝有关,没有记者对他的新身份感兴趣。


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马蔚华在政府工作报告小组讨论会上借题发挥,大讲公益慈善。小组会组长听后感动了,他对马蔚华说,可去联组会发言。马蔚华在联组会、政协大组上都作了公益慈善主题演讲。他认为自己准备得很认真讲得很好,结果发现很少有媒体发表他的观点。


“我当时觉得内心受到很大伤害,后来没办法,我自己找了10家很熟的媒体,对他们说,我来给你们讲公益,你们就报道这个。”马蔚华说。他之所以在意,因为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公益刚起步,法律政策不完善、捐款少还是其次的,首要问题是社会的认同感,“你是不是关心这些事”。


相隔一个多月,让马蔚华更“受不了”的事扑面而来。


2014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一周年之际,壹基金对外发布了雅安地震善款使用报告。2013年壹基金共接收雅安地震捐款及赈灾物资约3.85亿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3月31日,共发生捐赠支出约4907万元。


2014年,马蔚华赴雅安视察灾后重建工作


还有3.36亿元的捐款去哪儿了?质疑者攻击,未拨付的善款被李连杰贪污了。马蔚华查清原委后,“根本不是那回事”。李连杰出面澄清,网络上又把质疑的矛头转向壹基金,说壹基金“聚钱很快,花钱很慢”。


质疑者的依据是《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而壹基金2013年地震善款的支出比例约为12.7%。


多位公益行业内人士都曾在不同的公开场合批评“70%规定”不合理,如果没有好的公益项目,硬要把钱花出去,只会造成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灾后重建是个漫长过程,2008年汶川地震后,对善款的快速使用已造成一些后遗症。一些学校建立起来了,软件设施和需求却跟不上,空教室闲置。有的学校付不起电费,到晚上只开一半灯。


政府相关部门已意识到这点。2012年,民政部《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提出,“对于指定用于救助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受赠财产,用于应急的应当在应急期结束前使用完毕;用于灾后重建的应当在重建期结束前使用完毕。”


壹基金根据雅安市政府制定的五年重建期,对善款制定了为期五年的使用计划,合规合理,但公众不理解的人众多。


“做公益比做银行更难。”马蔚华说,主要原因是社会公众不关心不理解。


网络上个别攻击壹基金的言辞,马蔚华至今想来还是愤怒,“个别人就是别有用心的。”不过他也开始反思,如果大家知道2012年民政部关于救灾善款使用的新规定,就不会那么多人都质疑壹基金捐款去哪儿了。“还是我们的传播工作没做到位。”他说。


也有一些事让马蔚华深受感动,坚定了他当好壹基金理事长的决心。2014年春节前夕,马蔚华第一次走进深圳壹基金总部。他回忆,一间小屋,一张张桌椅紧挨着,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都困难。但他和壹基金员工进行交流,能感受到这群年轻人的志向。他们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有的在国际公益组织工作过,有的在公益行业干了多年,都对公益事业充满热情。


雅安地震一周年时,马蔚华在灾后重建的临时安置房里见到壹基金驻点的员工。两个女孩,分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已在雅安待了大半年。她们陪伴儿童在墙上画画,还组织明星去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修复孩子们的心灵。两个女孩都很乐观,她们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马蔚华问她们收入多少,只有两三千元。


像办上市银行一样办壹基金


公益行业收入低现象普遍存在。原因除了“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要求“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不超过当地人均工资两倍”两条政策限定外,还有一点在于公益组织自身不敢在薪酬上放开,怕引来社会偏见,不利于筹款。


马蔚华不那么认为,在他看来用合理的薪酬留住公益人才应当成为趋势。他利用其政协委员的身份在“两会”提案里呼吁,放宽对基金会工作人员薪酬的限制。他也亲自招人,办公益教育培养公益人才,并在可能的空间内,通过提高绩效等手段提升壹基金员工的收入。


现任壹基金秘书长李劲于2014年7月入职,他是马蔚华招来的。李劲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曾担任万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2012年起,他在基金会中心网的支持下,启动和主持基金会秘书长培训项目,该项目将商业思维和方法与公益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对国内基金会高管们产生很大影响。


李劲回忆,当时,马蔚华在北京请了一桌公益行业比较资深的人吃饭,他自称是“初学者”,向大家请教经验,其实也是为壹基金秘书长物色人选。马蔚华找李劲谈了两回,李劲不想离开当时手头的项目,头一回没答应,马蔚华又找他第二回,他最终是被马的诚意和责任感打动了。“作为银行家,马行长已功成名就,他在壹基金不拿工资,为什么还愿意来一家高风险的公益机构当理事长?”李劲说。


在马蔚华对员工薪酬的关照下,如今李劲很敢于拿出部分钱款用于员工激励。在壹基金,每年都有一次普调工资,平均每名员工每年有6000元培训基金预算,优秀员工还有机会参加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为期两年的EMP(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hilanthropy,慈善管理)培训班,学费由壹基金支付。


马蔚华执掌壹基金,很自然地把他管理招商银行那一套用到了壹基金上。除了认为公益人才应当拿高工资,他还在壹基金内部强调狼性。“捐款的盘子就这么大,我们不仅不能让别人占了我们的业务盘面,还要突击别人的业务盘面。”马蔚华曾说。


这一点李劲至今持保留态度,“狼性在公益行业是不受欢迎的。”他说。言下之意,不可能像企业那样最好它所在的领域所有的钱都由它一家赚了,社会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解决。


马蔚华曾到壹基金检查工作,他批评壹基金的筹款平台开拓得太少。他列了张名单,上面有10家跨国公司、5家银行,让秘书长、副秘书长亲自带队上门谈合作,给出一个月的期限。


这张名单上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李劲上网找到联系方式,打了好几通电话。网站上的联系方式,有的是办公室的,有的是CSR部门的,还有业务部门的,接线人员往往不是他想对接的人。李劲和副秘书长直接上门,被拒了回来。他们只好向马蔚华求助,请马直接给银行打电话。“我不给他们打,今天上门碰了一鼻子灰,明天继续去。”马蔚华说。


十天过去,壹基金在开拓渠道上没有任何进展。李劲急了,转而向马蔚华的秘书求助。他没想到的是,马蔚华的秘书传真给他一张表,上面有所有的联系方式。“我至今还不确定这是理事长授意,还是他的秘书支持我们的工作,应该是理事长先让我们折腾,有意培养我们的狼性吧。”李劲说。


马蔚华认为,壹基金和招商银行相似之处很多。招商银行经营理念有句话,叫“因您而变”,其金融服务随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马蔚华将这四个字转赠壹基金员工,他来到壹基金后设立了客户经理岗位,“捐1元钱也是你的捐赠人,客户经理有义务服务好他。”在筹款方面,壹基金的理念是“尽我所能,人人公益”,利用支付宝、银行卡和微信发展捐赠者,这好比招行开展零售业务。在资产运用方面,壹基金将部分款项通过资助NGO开展项目,这就像客户管理,必须做好风控,如果NGO出现问题,壹基金也有责任。在善款使用的信息披露上,壹基金坚持内审外审,这就像上市银行。还有两者都力求降低成本,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如此看来完全可以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植入公益组织,唯一不同的是,公益组织首先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首先追求经济利润。”马蔚华说。


公益金融


今年的“两会”,马蔚华作为政协委员递交了一份《关于完善慈善信托配套政策推动慈善信托健康发展的提案》。


设立慈善信托,即委托专业机构打理捐赠款,运用金融的手段使这笔资金保值增值,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做慈善。相比一次性捐赠,慈善信托可以使捐赠人的善良愿望永续行使。


2016年9月1日出台的《慈善法》规定,公益组织和信托公司都可作为慈善信托受托人。但截至目前,公益组织作为受托人的慈善信托还只有个别几单。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实中公益组织很难获准在银行开设信托账户,也就无法真正履行受托人的指责。马蔚华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放松对慈善组织设立信托账户的限制。


壹基金秘书长李劲说,当下的政策环境下,银行不会给公益组织开设和信托公司完全一样的账户。壹基金财务总监多次和招商银行沟通,最终招商银行为壹基金开了一个独立账户,可作为信托账户。


“这是基于我们和招商银行对法规政策的理解。”李劲透露,目前壹基金设立慈善信托,路子上已经走通,只等资金到账,再去民政局备案即正式设立。虽然已有潜在捐赠人,但资金到位时间并不确定。在李劲看来,公益组织作为受托人的慈善信托,只有捐赠额达到一定规模,引发金融行业关注才有意义。


慈善信托是马蔚华正在实践的公益金融的一部分。在他的理解中,公益金融就是在公益事业发展中引入金融的思维方式,或者用商业、金融模式促进公益创新。它的形式有很多,如公益信托、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普惠金融等。


今年2月,壹基金在理事会上分别成立投资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李劲说,这与壹基金想尝试公益金融领域的新项目有关,投资委员会评估该业务模式是否产生收益,发展委员会则评估它的模式是否可持续。


雅安地震灾后重建阶段,壹基金已与成都市团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单位合作,发起“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设计中,该场馆通过情景化、体验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学习灾害发生原理,掌握互救和自救的技能。目前该场馆已基本确定规划设计方案,将于年内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正式运营。壹基金计划将防灾体验馆做成社会企业独立运作,面向公众收费开放。


但该计划在理事会上未获通过。壹基金和防灾体验馆将是什么关系?控股还是全资子公司?把救灾的部分核心业务剥离对壹基金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没关系,我们会根据理事们的意见再整理出一个方案,分别交给投资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李劲说。


马蔚华初到壹基金时,它还是一家传统的公益组织,所有的钱款存在银行,没有任何理财产品,它开展的项目中,也看不到尖端业务。评价自己这三年的成绩,马蔚华说,“道路依然很远,不过壹基金现代企业管理初见成效。现在它也开始购买一些结构性存款产品,尝试公益金融,至少有这种意识了。”


不过马蔚华坦言,壹基金在公益金融道路上走得不会太快,这些是很创新的领域,他们会仔细研究风险防范机制,步步推进,“毕竟壹基金的钱是公众1块钱1块钱积聚起来的。”


马蔚华要通过壹基金的实践,探索公益组织管理和发展手段的变革(摄影/魏天翼)


从司局级官员转战商业,再进入公益行业,今年69岁的马蔚华依然精力充沛,他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推动公益事业。在他看来,壹基金的价值远不只是一个筹款平台,它要通过自身实践推动公益理念转型,探索公益组织管理和发展手段的变革。


“你自信一定能成功吗?”


“20年前我们在企业讲社会责任还很少人理睬呢,现在大家都接受了,大企业都设有社会责任部门。20年前我们把公益引入商业组织,现在反过来我们要把商业思维引入公益机构,这一定是社会发展的主流。”马蔚华说。
(田甜 [email protected]



2017(第十七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将于6月24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点击图片可直接报名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