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所文化
【方所订阅号】方所,一个独特的文化组合,涵盖书店、美学生活馆、咖啡店、艺廊与例外服装。它是一个「家」,一种知识、审美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它也是一个多元的平台,期望让源源不绝的文化与创意,人才与作品,能够因为这个场所而受到启发、得到发表与注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方所文化

七月,在计划旅行时同步计划阅读 | 方所选书

方所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7-03 17: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方 所 七 月 选 书 -


《渺小一生》

《林肯在中阴》

《浮与沉:摄影家尤金·史密斯的传奇人生》 (百岁珍藏精装版)

《帝国轶闻》

《时间秩序》

《佩恩先生》

Journeys

Talking to My Daughter About the Economy

Vivian Maier:The Color Work



本月主推



渺小一生


作者:[美]柳原汉雅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06

条码: 9787559817518

全国方所均有售


内容简介
▲▲▲


英俊善良的威廉在餐厅打工,梦想成为演员;自信幽默的杰比试图在艺术圈闯出名声;家底殷实的马尔科姆在一家著名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却丢失了对建筑最初的热爱;还有内向、谜一样的裘德,一个才华横溢的助理检察官。


结识于马萨诸塞州一所著名学府,他们初来纽约闯荡,意气风发却不名一文,漂泊不定。直到年岁渐长,事业有成,横跨三十余年的友谊却迎来了最大的挑战——难以捉摸的裘德本人。他不愿与人提及过往的阴影,选择在孤独中一次又一次地自我伤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裘德内心的防线逐渐消解……


“我知道我的人生有意义,因为我是个好朋友。”《渺小一生》是一首兄弟情谊的赞美诗,也是一场探寻生命意义的奥德赛。在友谊中,被毁损的我们将重新完整。


作者简介
▲▲▲


柳原汉雅(Hanya Yanagihara),1974年生于洛杉矶,美籍日裔女作家。1995年于史密斯女子学院毕业后搬至纽约。2015年开始担任《纽约时报》旗下时尚杂志《T》主编。《渺小一生》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荣获科克斯评论文学奖,入围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橘子小说奖等四项文学大奖决选名单。


方所推荐
▲▲▲


柳原汉雅的笔下是平稳、层层析出的细节,是生活的点滴,汇聚成岁月的细流。它们会在某个不可预料的节点引发出洪水瀑布,炼狱般的暴风雨,无法直视的漩涡和深渊。


《渺小一生》浓缩了当下美国青年的众生相,也浓缩了人生的种种面向,在黑暗尽处,是闪光的友谊,照亮起每一个孤独、卑微、渺小的灵魂。本书写给每一个在挣扎与和解中成长的灵魂。



七月选书



林肯在中阴


作者: 乔治·桑德斯

出版社:时报

出版年: 2019-03

条码: 9789571377162

方所广州店、成都店、 重庆店有售


内容简介
▲▲▲

我读遍关于林肯的著作,几乎对他了如指掌,这本书还是让我惊喜万分。我很喜欢作者利用倒叙来表现史料的多声歧异。它让我对林肯的悲伤与重任有全新的理解,透过鬼魂来传达故事的核心真的非常有意思。——比尔‧盖兹


150年来,林肯夜访墓园悼念亡子不过是历史文献中一笔苍白纪录。这本小说竟以“鬼”的视角重述史实,解放了文学与历史、虚构与真实的界线。“我儿只是其中一人,我便已痛彻心肺。”书中一段林肯总统企图让孩子复活,希望唤醒病体站起的描述,教人不禁掩卷落泪。一本关于伟大的爱与失去的故事,全书以扣人心弦的手法探索死亡与悲伤,以及生命背后深层的意义与可能性。


本书为2017年英国曼布克奖得奖作品,也是比尔‧盖兹2018年度选书唯一一本文学小说。


方所推荐
▲▲▲


根据佛家的说法,中阴是处于从此生的败坏到另一生出现之间的过渡期,在物理意义上来说,进入中阴的人其实已经死亡,但实际上意识仍然未曾离开世界,换言之“中阴”是“间隔”和“过渡”的意思,用来描述死亡的状态有如意识“抛开”了身体,“悬空”在外,也常被译为“中有”。


我们所知道的林肯,是解放黑奴改变了美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伟大人物,但小说家笔下的林肯与传记作家、政治评论家笔下的林肯并不是完全相通的,或者可以这么说,剥下了政治家的身份,林肯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这意味着他也会有哀伤、愤怒、恐惧及脆弱。


桑德斯笔下的林肯某种程度上与威廉斯笔下的《奥古斯丁》一样,我们所知道的伟人,某种程度上,都只是支离破碎的印象,作家从各种角度重新探讨一个“人”及其选择,如你我一般,许多生命的艰难议题都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痕迹,而痕迹也从来不只是一个人所独有,而是因人而异。生命从来不是简单的单选题,而是每个答案可能都是对的复选题。


×××


浮与沉

——摄影家尤金·史密斯的传奇人生

(百岁珍藏精装版)


作者: 山姆·史帝芬森

出版社:原点

出版年: 2019-04

条码: 9789579072434

全国方所均有售


内容简介
▲▲▲


作为战后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家之一,树立诸多报导典范的史密斯,其大名常与“洋溢人道关怀”“充满社会意识”“报导摄影奠基者”“最伟大的摄影家”等数不清的形容词连缀,然而与此光明相对、如影随形,仿佛行星背面的幽暗命题,则是他载浮载沉的个人生命里那恶名昭彰的古怪脾气、固执冷酷、自我中心、孤僻独行、完美主义、强迫偏执……


正是此种个人伟业与性情瑕疵的纠缠辩证与共时并陈,整体形构了属于尤金·史密斯巨人般的摄影“神话”,却也使得生平事迹已广被写入摄影史册、具有崇高地位的他,过世40年,个人生命的无解矛盾与反复折腾,依然显得模糊不清、益加神秘。


作者Sam Stephenson成功藉由某种侦探般的追根究底、学究式的旁征博引、史料控的档案挖掘、散文笔法的举重若轻,加上多重叙事、深入浅出的复数观点,使得这本宛如广角视野、配角不断登场、充满各种旁枝、且抗拒线型叙事的“非典型”传记,表面上虽不执着深究于“摄影”一事,反而却从史密斯生命周遭的诸般“杂音”,宛如意识流地更纯粹触及了这位重要摄影家及其所属时代的某种内在精神史。


方所推荐
▲▲▲

“我每次按下快门,都是(对人类罪行)的诅咒和责难,同时我期望这幅照片能够长久流传,能够在未来的人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让他们警醒、回忆和思考。”

——《W·尤金·史密斯:现象和本质,一个美国摄影师的生活和工作(W. EugeneSmith: Shadow and Substance: The Life and Work of anAmerican Photographer)》


不熟悉摄影的读者可能知道尤金·史密斯是谁,但是只要一看到《智子入浴》——那张一位哀伤的母亲为自己患有水俣病的女儿洗澡的经典照片,几乎所有人都会惊叹,原来是他。


尤金·史密斯是当代最重要的新闻摄影家之一,然而他的真实生活却与他作品中的人道精神大相径庭。他脾气暴躁、用药成瘾、极端自我主张,对于他曾经的雇主来说,他的毫无预算与时间观念更是噩梦一场。除了摄影之外,对他而言,爵士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居“爵士阁楼”的那些年,他的住处成了乐手们的秘密基地,他的生命一如爵士乐,很难用单纯的几句话就能够扼要地抓出梗概。


作者并未以歌功颂德的角度切入摄影师,而是从摄影师所遗留堆积如山的卡带、笔记中重新检视摄影师的生活与生命故事,并藉由与摄影师生命中深度交会的人们进行访谈,逐步拼凑出摄影师的生命故事——光明与暗影并存,极度追求完美,却又如斯脆弱。


×××


帝国轶闻


作者: [墨西哥]费尔南多·德尔帕索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06

条码: 9787220112317

全国方所均有售


内容简介
▲▲▲


小说叙述的是墨西哥第二帝国的历史及其皇帝的悲惨命运。1861 年,贝尼托·华雷斯总统下令停止偿还墨西哥的外债。这一决定为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向墨西哥派遣占领军,以期在那儿建立一个以欧洲天主教皇族成员为首的帝国提供了口实。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费尔南多·马克西米利亚诺大公被选中担负这一使命。大公于 1864 年偕同妻子比利时公主卡洛塔到了墨西哥。1867 年帝国覆灭,大公被枪决。


小说共二十三章,奇数的十二章为发疯的卡洛塔皇后的呓语意识流,时间是她在世的最后一年。偶数的十一章以时间为序,每章三小节,分别从不同角度(上到影响历史进程的政治人物,下到市井摊贩三教九流),运用不同技巧展示不同的历史面向。总而言之,本书荟萃至今所有的文学表现技巧及形式并综其大成,因此可说是一部着眼于特定历史时期风貌的全景小说。


方所推荐
▲▲▲


权谋从欧洲大陆酝酿,硝烟在大洋彼岸升起。旧世界的秩序遭遇新大陆的激烈抵抗,人的命运裹挟于时代的狂热脉搏,无一幸免。


费尔南多·德尔帕索,千面一人的小说家,天使般纯粹,恶魔般疯狂。他在小说中释放无数化身,全景式的叙事,编织起当代西语文学的奇观。时而雄浑、时而狡黠、时而哀婉的语调,道尽了马克西米利亚诺和卡洛塔的爱恨缠绵,道尽了半个世纪的动荡与喧嚣,并在最终辽远的静谧里降下时代的帷幕。


×××


时间的秩序


作者:[意]卡洛·罗韦利

译者: 杨光

出版社: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9-06

条码: 9787571001636

全国方所均有售


内容简介
▲▲▲


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时间“流逝”意味着什么?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卡洛·罗韦利用诗意的文字,邀请我们思考这一亘古难题——时间的本质。


在我们的直觉里,时间是全宇宙统一的,稳定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可以用钟表度量。可罗韦利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奇怪的宇宙,在这里,时间的特质一一坍塌,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时间消失了。他告诉我们,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视角……


方所推荐
▲▲▲


卡洛·罗韦利用简洁流畅并充满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时间的本质,颠覆了我们关于时间的直觉和常识。当时间的概念被打破,作为依附在时间线上的生物,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意义?


×××


佩恩先生


作者: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朱景冬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05

条码: 9787208156289

全国方所均有售


内容简介
▲▲▲


这是《2666》作者波拉尼奥文学世界开启之作,正是本书的成功才让波拉尼奥坚定了走文学道路的决心。这也是了解波拉尼奥不得不读的一本书,因为它与他后来的《美洲纳粹文学》《智利之夜》等作品有密切联系。


本书将故事背景置于1938年的巴黎,重构了秘鲁著名诗人塞萨尔·巴列霍的神秘死亡,并提供了角度特别的解读。 《出版商周刊》 曾经评价“《佩恩先生》是波拉尼奥最初的创作成果之一,却已展露出他那炼金术士般的耀眼天赋,他能将生活中的绝境炼成危险的谜团。”


方所推荐
▲▲▲


1938年的巴黎,一个患呃逆濒临死亡的病人,两个神秘的西班牙人,受人所托的佩恩先生卷入一场莫名的贿赂风波,波拉尼奥将真实人物置于虚构情节,各种场景的自由切换营造出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创作初期的波拉尼奥,已经崭露出其独特的风格,糅合梦与现实,虚构与历史,借人物之口抛出谜团,然后故事曳然而止,留给读者尚未破解的局。


×××


Journeys


作者:Stefan Zweig

出版社: Pushkin Press

出版时间:2019-03

条码: 9781782274759

方所广州店、成都店、 青岛店有售


内容简介
▲▲▲


1934年为了避免政治的逮捕而离开萨尔茨堡后,茨威格成为了一名"旅行者"。


对于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茨威格来说,旅行既是一种必要的文化教育,也是对所经历一切的慰藉。茨威格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国家之间穿梭,拜访作家和朋友,在国际铁路旅行的鼎盛时期四处探索。这些文章包含茨威格一生对欧洲旅行的观察,勾勒出二战前欧洲丰富而敏感的画面。


方所推荐
▲▲▲


“当我在旅途中,所有的束缚都突然消失了。过去的时代突然回来了,什么都没有失去,一切仍满是萌芽和诱惑。”


茨威格重视每一座城市,城市不仅仅是建筑物,还有它的人民和文化,“它的美并不在于那些清晰可见的东西,而在于那些未曾说出口的东西。”


×××


Talking to My Daughter

About the Economy


作者: Yanis Varoufakis

出版社:Vintage

出版时间:2019-02

条码: 9781784705756

方所广州店、成都店有售


内容简介
▲▲▲


你会如何定义金钱?为什么会有债务存在?财富与贫富不均又是从何而来?为什么经济学可以造就我们的生活,也可以毁掉我们的人生?


对希腊前财政部长Yanis Varoufakis来说,经济学不是一门专业技术的科学,而是一部历史剧,各种有权势的人为了效忠某种团体或理念所引发的战争。Varoufakis利用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以及著名的神话、小说与电影,来解释何谓经济。从《俄狄浦斯》《浮士德》到《科学怪人》《黑客帝国》,经济学的各种戏码就发生在这些故事里,它又是如何支配人类社会的命运?


方所推荐
▲▲▲


经济学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语言,一种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因为“专家们”常常发现,躲在晦涩难懂的语言背后,要比简单明了解释复杂的概念更容易。


Varoufakis是一位优秀的演讲者,用一连串的故事和思维风暴,立足于经典著作之上,不受术语和公式所局限,将经济学、市场学和金融学带入现实,解释了这些事物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为什么理解这些控制了我们生活的力量很重要。


也许这就是新一代人正在寻找的经济学教材。


×××


Vivian Maier:The Color Work


作者: Colin Westerbeck

出版社: Harper Design

出版时间: 2018-11

条码: 9780062795571

方所广州店、成都店有售


内容简介
▲▲▲


这是美国街头摄影师Vivian Maier第一本彩色摄影专著。前言出自知名摄影师Joel Meyerowitz之手,正文则由策展人Colin Westerbeck著成。书中收录逾150张彩色照片,其中大部分从未曾出版。同时,通过对比摄影师本人的黑白作品及Eugene Atget、Lee Friedlander的照片,Colin探讨并重新解读了Maier彩色摄影的本质。


方所推荐
▲▲▲


摄影师Vivian Maier的魅力经久不衰,尽管她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仍然是个谜。人们对Maier的认知基本从其作品和他人的描述中拼凑而来——默默无闻地做了40年保姆,所拍摄的10万张底片于晚年才被发掘,遂震惊世界,被评作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


本书是迄今有关 Vivian Maier 全彩摄影规模最大、策划程度最高的著作。透过书中的文本与影像,大众能更深刻地感悟到Maier对于记录及诠释周遭世界的充沛热情。正如业界的赞誉,“她的作品抓住了城市的芬芳,堪比一部摄影史书”。



·END·


-更多选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