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年的第292天。
今天要去复训演讲课,昨天晚上睡觉前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有哪些收获,这次复训又有什么目的?
非常感谢这个问题,让我复盘了学演讲这1年半。
工作原因,很多时候要上台,可是因为抗拒,没有准备,肯定讲不好,于是更抗拒。
就进入了调节回路。
学了演讲之后,首先解决的是心态,接受讲不好的状态,并且提前2天准备内容,于是每次讲都会有人说很受益,心态好,提前准备,被肯定,这是一个增强回路,于是就讲得越来越好了。
学演讲3个阶段:
1.改变心态,从要我上,到我要上。
要我上,是被动的。
为什么被动?
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有完美情结,所以宁可放弃也不愿意做砸。
我要上,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而在乎自己的收获。
这个题目hold住吗?发挥得如何,互动如何,控场如何,观众的反应又如何?
关注自己成长时,是计划,执行,总结,迭代的循环,成长也就更快了。
回想这一年办,从公司内部拉着同事开会,到讨论中发言,到微信群,千聊上讲课,真的没少练习。
无需别人评价,单单自己回看已经进步了许多。
2.能力的改变,从要求讲完,到要求技巧。
当初上课时,有想过拆解别人的演讲。
后来,陆续拆了几个,但是在喜马拉雅上听名人的演讲倒是听了不少。包括我们每场活动,每个嘉宾的分享我都认真听完,找他们的亮点。当然更多是从演讲课或是非演讲课中找可以学习的地方。
927,在东北,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做市场如打麻将』开场。前半句是道德经里的,后半句是我根据同事说东北人爱打麻将,而我要讲的是如何做市场,而总结的。
熟悉+意外,现场反应还不错。
1015,讲了7个工具,有点多,但我用『每一道题都有另一种解法』,从头到尾都贯穿,但也一学不太散。
1016,用《孙子兵法》1本书3句话,又将每句话进行拆分,以上统下,但内容有点多,时间没控制好。
总之,在不断的从实战中总结经验。
3.目标的改变,从讲出来,到想讲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