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一次追梦少年!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作为中国最早的麻醉科之一,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专科排行榜”中连续十一年名列前茅,现为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在麻醉这片江湖,协和麻醉科占有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带着对协和精神的崇敬、对协和麻醉的憧憬我毫不犹豫地申请到协和进修学习,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没能阻挡我进京的决心,最终如愿来到协和,开启职业生涯新的修行。
二、做最纯粹的医生!
人生第一次来北京就是来协和学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和一群素未蒙面的小伙伴,一起工作在高水平、严要求、享誉国内外的麻醉科室,既兴奋又忐忑。还记得刚开始当一线时,晚上失眠白天早醒,感觉每天都是在参加高考的感觉,生怕麻醉文书没写好、物品没准备齐全、高值忘还了等等。在这期间给二线老师埋了不少雷、挖过不少坑,还好二线老师都是火眼金睛,会排雷堵漏。经过两三周的适应后,感觉很享受这个学习工作的过程。白天完成日常麻醉, 晚上看书查资料;工作日有不同专业系列讲课,周末有米勒麻醉学讲堂;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周都有阶段性的进步。
在协和麻醉科学习的这段时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细节和规矩,细节决定成败,无规矩不成方圆。常用的血管活性药按统一的浓度和剂量提前备好,固定放置治疗盘的规定位置,避免拿错也避免别人来帮忙时不知道浓度;小儿常用药物稀释浓度每个术间都有模板;各种应急预案的流程都很详细,防患于未然。
三、难忘的师生情!
来协和认识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我们的大管家—王锐颖老师。王老师事无巨细、全程陪伴着我们,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任何问题,表扬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协和大家庭的温暖。第二位老师就是我师父—崔旭蕾老师。不得不承认我是我师父的小迷妹,看过她打阻滞或是做治疗时的样子,是那么专注、专业、干练,甚至是一种享受。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乐观、精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师父,终身为师父,我会努力向我师父学习将麻醉做精做细。
四、难忘的小伙伴们!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让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小伙伴们在这一特殊的时期相聚在协和。每逢周末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团建,围坐在在一起相互倾诉对家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一起讨论工作中的疑惑,一起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能这么舒心且开心地在北京度过每一天。
时光荏苒,半年的进修生活即将结束。感谢各位二线老师给予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一起进修的小伙伴们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未来,我将会一直带着协和精神的印记努力学习、认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