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杂志,倡导文化重建,共同思想未来,精心为您提供深度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原子核的利用 ·  15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  15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申公...公...豹一家的真身是什么动物? ·  15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数字的魅力】数学中最重要的8个常数 ·  2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笔记】高中物理学霸笔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纵横

让赖清德跳脚的“第三势力”, 竟在台湾内部酝酿?|文化纵横热文重温·5月

文化纵横  · 公众号  ·  · 2024-07-23 16:54

正文

↓ 进入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设 置星标
防止内容走丢

《文化纵横》2024年6月新刊发行
w h z h _ 2 1 b c r
稿 w e n h u a z o n g h e n g @ g m a i l . c o m
8 0 - 9 4 2



为与更多读者分享优质深度内容,特推出“文化纵横学术新媒体热文榜”。热文榜以文章品质为基本标准,结合各平台阅读数据和读者反馈情况。以下8篇热文精选自2024年5月编发文章。欢迎您点击阅读,重温对话,回看那些思想争鸣的火花。

陈蕊 (编辑)
文化纵横新媒体编辑部


01  伊朗总统及外长罹难后, 美国最可能做什么? 一项历史考察

伊朗时间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作为伊朗保守派的代表人物, 莱希 务实的执政风格为伊朗谋取了一定发展空间。他的遇难,不仅给伊朗政治的未来交接蒙上一层阴影,也给当下复杂震荡的中东局势增加了一重变数。在新形势下如何重新认识伊朗?所谓的“伊朗问题”又有怎样的世界性意义? (点击阅读)


02   刚结束的高层出访, 关乎一条国家命脉的未来走向

中国和匈牙利建交75周年之际,两国正式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匈牙利践行着“向东方开放”的立场:宁德时代2022年宣布在匈投资73.4亿欧元,建设欧洲最大电池工厂;2023年中国成为匈牙利最大投资国。本文聚焦匈牙利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和自身产业基础,激活连接东西的供应链红利。 (点击阅读)


03  让赖清德跳脚的“第三势力”, 竟然在台湾内部?

5月20日赖清德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紧接着发出的“台独”言论引发舆论风波。台湾最终的和平回归,与岛内政党政治变化密切相关。那么,跳出简单的“蓝白合”“立委席位”等问题来看,台湾政党政治的关键究竟在何处?本文深入分析了台湾政治动员底色和选民基础,指出:第三势力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影响未来台湾政治走向的关键。 (点击阅读)


04  犹太学者的纠结:“只有神话级灾难, 才能打破各方‘复国主义’幻想”?

针对巴以冲突,以色列提出的两阶段新停火方案得到了哈马斯方面的回应,然而 ,美国高 票通过的“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给冲突解决增加了不确定性。回顾 过去一百年的冲突,为何所谓“两国方案”始终难以落地? 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又能维持多久? 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冲突,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点击阅读)



05  “介意女方怀孕就是没担当”? 中国青年的“婚前性”究竟什么样

在某地“王婆说媒”活动上,相亲小伙被质问“介意女方怀孕就是没担当”引热议。 当下愈发普遍的未婚先孕、婚前性行为等婚恋现象既与社会制度与文化观念的更新保持了同步,也使得结婚率、生育率连年走低的状况更加严峻。 那么,当下中国青年的婚前性行为呈现何种特征? 这一选择背后又受到哪些社会因素驱动呢? (点击阅读)


06 “一股‘拒绝上学潮’席卷中国, 很多家庭都深受其害”

如今 频发的青少年心理危机,使升学竞争的 压力得以凸显, 过去 长期得不到重视的拒学现象也愈发严峻。 本文 通过对北京市7名拒学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深度访谈, 发现拒绝上学现象并非个人问题,更是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社会系统的失衡是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点击阅读)


07  美国经济学正在制霸世界, 中国经济学界如何摆脱“本末倒置”?

面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迫切性,本文以经济学为例,从其知识生产的内在特性来分析,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应如何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作者指出, 中国经济学界需要一套能够“内外兼修”的知识分析能力,将经济学的内在特性与现实世界中政治经济霸权的变迁动态相联系。 (点击阅读)


08  被离职的百度副总裁, 道破这个时代最荒谬的隐喻?

近年来,职场体验的恶化备受关注。 身心高度承压 的劳动者对 身份认同、存在价值及职业前途都难保积极态度。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工作中 被他人“客体化”的现象,即 现代职场被忙碌、效率、竞争的旋律裹挟,劳动者一步步沦为实现目标的“工具”,他们的人性受到有意无意的忽视。 (点击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科院物理所  ·  原子核的利用
15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15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申公...公...豹一家的真身是什么动物?
15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物理笔记】高中物理学霸笔记
3 天前
金融先生MrFinance  ·  我是如何在某五百强金融外企实习的
8 年前
金融先生MrFinance  ·  我是如何在某五百强金融外企实习的
8 年前
星座不求人  ·  办事靠谱的五大星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