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22日,由SDN/NFV产业联盟和ETSI ENI(
Experiential Networked Intelligence
)工作组联合主办,
中国电信
5G
联合开放实验室
、
中国电信网络重构开放实验室
、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2025
实验室
协办的“网络智能化”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召开。本次技术研讨会邀请了联盟理事长韦乐平先生、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
ETSI ENI
工作组主席
Raymond Forbes
博士、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慧玲女士以及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诺基亚上海贝尔、新华三、烽火、
Intel
、联想、大地云网、盛科、
同余科技
等企业代表共
120
余人,会议由
SDN/NFV
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马军锋和
ETSI ENI
副主席王海宁主持。
当前,全球运营商相继发布网络转型战略,
期待能够通过引入
SDN
、
NFV
、云计算等新
技术,减少对专有硬件的依赖,实现新业务的快速部署,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提升核心竞争力
。
SDN/NFV
为网络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操控性,但是作为一个复杂、异构、动态的网络系统,对不同的设备编程并构建敏捷、个性化的服务使得在其网络和操作环境中集成不同的标准化平台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人机交互挑战成为了阻碍创新和将高级服务推向市场的主要障碍,传统的人工方式不足以支撑未来网络运维。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观察
-
判断
-
决策
-
行动”的反应方式,能够在复杂场景下做出比人类更优的决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网络管理运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解决电信网络重构中遇到的业务自动化部署、资源智能化管理和分配、分层解耦的网络故障分析定位及预测、智能化能耗管理等各种复杂问题,助力网络智能化重构。
此次研讨会聚焦
人工智能技术
在网络中的应用场景、解决哪些问题,
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通过业界专家的技术分享和智慧碰撞,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中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图1.
技术研讨会现场
图2.
联盟理事长韦乐平致辞
联盟理事长韦乐平先生在致辞中指出,海量的数据资源,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机器学习算法的突破推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在运营商网络转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网络的智慧化运营是整个产业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希望通过联盟平台汇聚产业界的智慧,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中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
图3.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陈运清副院长致辞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在致辞中指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迎接竞争挑战,中国电信于
2016
年
7
月正式发布和启动了
CTNet2025
网络重构计划,通过引入
SDN
、
NFV
、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传统网络向智能化网络的演进。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为网络管理运维带来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网络面临的自动化部署和智能化管理等问题。中国电信愿与联盟各单位共同推动和促进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助力运营商网络智能化重构。
图4.
ETSI ENI
工作组主席Raymond Forbes博士、副主席王海宁、技术总监刘树成、项目报告人金亦然(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ETSIENI
工作组主席
Raymond Forbes
博士详细介绍了
ENI
工作组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组成立背景、研究范畴、工作目标、两阶段的研发计划以及当前在研的项目基本情况等。副主席王海宁介绍了
ENI
工作组关于需求和术语的研究进展,其中需求包括业务和网络需求(业务编排和管理、网络规划和部署、网络优化、弹性和可靠性、安全和隐私等),功能需求(数据采集和分析、策略管理、数据学习等)和非功能需求(操作要求和规章要求等)。技术总监刘树成介绍了
ENI
工作组在研项目上下文感知的策略管理
GAP
分析进展情况。该项目总结分析相关标准组织在研的策略模型,包括
MEF PDO
模型、
IETFSUPA
策略模型和
TM Forum SID
策略模型等。项目报告人金亦然介绍了目前在
ENI
工作组立项研究的
13
个用例,涉及基础设施管理、网络运维、服务编排和管理以及网络可靠性四大类,重点介绍了基于策略的网络切片应用
IoT
安全和策略驱动的
IP
管理网络两个用例。
图5.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2025实验室主任
梁伟博士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2025
实验室主任梁伟博士演讲题目是“人工智能应用和中国电信的实践”。他首先介绍了
AI
技术在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突破,商业巨头在
AI
领域的战略布局,以及
AI
技术在本轮技术浪潮中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电信转型
3.0
战略,重点阐述了
AI
、大数据等技术在运营商网络重构中的应用思考;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了采用
AI
技术实现云化数据中心的有效节能。
图6.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夏旭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夏旭的演讲题目是“
5G
切片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他首先介绍了
5G
网络切片的概念及标准组织开展的相关研究、智能电网中对于网络切片的特定需求,然后分析了网络切片在电网中的应用场景及相关定制化的要求,最后介绍了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开展的关于园区智能电网切片技术解决方案的研究项目。
图7.
中国移动研究院技术
经理
王朝民
中国移动研究院技术经理王朝民的演讲题目是“网络智能化工作实践”。他结合中国移动的大连接战略介绍了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包括构建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和应用及产品研发,最终实现智慧决策、智慧运营、智慧服务的愿景。随后,他重点介绍了移动构建的
AI
深度学习平台、投诉根因分析及预测系统、云端机器人原型产品以及在智慧网络方面的实践和思考,包括建立以各类网元对象为实体的画像系统,智能监控,故障快速发现和定位以及智能网优等。
图8.
中国联通网研院廖军 博士
中国联通网研院廖军博士的演讲题目是“
人工智能在通信网络的应用研究及案例分析”
。他首先回顾了
AI
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
AI
能够帮助人类解决的重大问题、全球运营商在
AI
技术领域的布局以及我国在
AI
领域的相关国家战略规划,重点分析了
AI
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包括基于
AI
的分层架构,
AI
技术应用网络规划、建设、优化、管理、运维、安全等领域,以及和
SDN/NFV
、
5G
的结合,最后以网络告警的根因分析系统为案例,介绍了中国联通在
AI
领域的实践工作和项目研究进展。
图9.
华为2012未来网络理论实验室主任
张弓
华为
2012
未来网络理论实验室主任张弓的演讲题目是“
面向应用驱动的智能网络”
。他首先分析了未来网络的需求和面临的主要挑战,给出应用驱动网络的解决方案,其设计原则是要把网络抽象成一台大电脑,能够按需控制,具备自学习能力。随后,他详细阐述了
ADN
网络理念,包括网络系统架构、如何实现多任务的控制、基于
App
意图的闭环控制、可编程的测量系统架构等,并通过
Demo
演示和云化
VR
、云化智能机械手臂两个案例进一步介绍了
ADN
网络的架构和业务工作流程。
图10.
中兴通讯OSS产品总工
汪锐
中兴通讯服务与MANO产品部OSS产品总工程师汪锐的演讲题目是“网络管理智能化与AI应用”。他首先指出,智能运维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人工智能提高了网络智能运维的水平,开启了网络智能化的新纪元。随后,详细介绍了中兴RCA AI解决方案,包括车辆调度、CDN硬盘故障预测、网络智能优化、无线覆盖优化、智能弹性策略、动态路由智能优化、网络攻击与异常流量智能分析等功能。最后,介绍了中兴AI 平台的原理与架构,并利用成功案例进行了说明。
图11.
诺基亚贝尔IP与光网络集团IP首席架构师
谷为
诺基亚贝尔IP与光网络集团IP首席架构师谷为的演讲题目为“基于深度感知的自动化网络”。他首先指出,在运营商所追求的经济指标与客户希望的服务质量之间作出平衡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深度业务感知和传统IP网络分析又不是为云计算/物联网时代设计的,因此需要对现有网络加以改造。随后,介绍了IP网络分析的演进方案Nokia Deepfield,并介绍了Deepfield与SDN集成、利用Deepfield进行IP流与多维流控制等方法和应用案例。
图12.
新华三先进技术研究部
技术经理
张光明
新华三先进技术研究部张光明经理的演讲题目为“新华三NAI应用”。他指出,为满足我国10亿网民同时在线的的需求,网络发展已经从应用驱动转向为网络智能化,但以往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急需要引入新的机器学习能力。随后,从规范、优化、控制、交互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华三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最后从WAN、SDN、物联网、云计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其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
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