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贫困地区产品设计水平
1. 建立设计需求信息库。以提升贫困地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导向,组织相关地区围绕企业产品竞争力短板开展摸底调查,针对生产过程、材料、功能、品质、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不足,建立设计需求信息库。
2. 搭建设计扶贫对接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设计扶贫对接,利用已有相关设计服务平台开发设计扶贫专门功能板块,连接设计师、设计企业等各类设计资源,面向贫困地区设计需求提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信息咨询、招商引智等服务。
3. 实施千村千品设计促进计划。组织设计力量深入贫困地区调研,针对贫困地区设计需求提供设计解决方案。鼓励设计师、设计企业与贫困地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应对市场变化持续提供设计改进方案,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二)提升贫困地区产品设计能力
4. 开展设计知识普及培训活动。为贫困地区工业行业政府管理部门人员,企业负责人、设计人员,能工巧匠和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等提供设计知识普及培训,培养一批设计人才,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工业设计理念和意识。
5. 实施百校千人设计互助计划。动员高校设计专业师生力量与贫困地区企业设计师开展设计互助行动,每个互助团队支持不少于10名企业设计人员,三年持续帮扶不少于1000名设计师。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企业的设计能力与水平,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
6. 培育设计脱贫标杆企业。引导贫困地区工业企业重视和发展工业设计,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带动区域脱贫。鼓励有关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有能力的工业设计企业扩大服务市场,协助贫困地区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或开展设计服务整体外包,培育一批设计脱贫标杆企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三)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质量
7. 推出一批特殊人群专用产品。在国家和各地举行的各类设计评奖、比赛等活动中,鼓励设立面向贫困地区学生、老人、残障、病患等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开展产品(方案)征集评定,形成一批有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的产品或方案,并以适当方式组织生产和捐赠。
8. 组织开展设计师精品义卖活动。组织设计力量,围绕改善贫困地区普通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设计高品质产品,并组织线上和线下义卖活动。鼓励有关公益平台积极参与,并接受公众监督。
(四)推动乡村风貌改观升级
9. 务实培育发展乡村产业。根据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各类需求,组织设计力量主动对接,围绕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农村教育卫生设施等方向发布设计方案,兼顾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带动相关投资到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0. 推进乡村新风貌塑造计划。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做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实施乡村风貌塑造计划,3年实施不少于50个乡村风貌或公共设施改观设计方案。通过整体设计保持乡土风情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实现乡村与自然田园景观等协调统一。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厕所革命”,征集并实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设计方案,解决贫困地区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带动乡村旅游等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