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申公豹一家身着红色西装,满脸笑意地走在街头,申公豹亲昵地揉着弟弟申小豹的头,父亲申正道慈爱地看着兄友弟恭的孩子们,弟弟申小豹手里还拿着个豹子头,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这个家庭的幸福与美满。这画面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就像现实中那些孩子取得优异成绩、家庭获得荣耀时刻的场景,充满了希望与自豪。
而申公豹,作为全村第一个考入昆仑山的“高材生”,承载着全村乃至全族的希望。在那个修仙的世界里,能进入昆仑山修行,就如同在现实中考上顶尖名校,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他的成功,让家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也让整个家族为之骄傲。他就像现实中那些凭借自身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孩子,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榜样。
父亲申正道每日督促他修炼,弟弟申小豹也以哥哥为楷模,睁眼就练功,一家人都沉浸在 “鸡娃” 成功的喜悦之中,似乎美好的未来已经触手可及。
然而,这一切看似美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场深深的悲剧。
申公豹的努力与家人的期许并未带来他应得的光荣,反而让他们在生活中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在"体制内"任教20年,是个众人眼中的“老好人”。他堪称修仙界的“鸡娃狂魔”,一心信奉“考上公务员(成仙)光宗耀祖”的理念,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儿子的教育上。
他自己勤恳经营着民办学校,教导着无数没有门路的小妖小怪走正道,希望他们能通过勤勉努力进入阐教修仙,这是这些小妖们离开小山村、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在他心中,仙界就是正道,成为仙人就能拥有光明的未来,他也将这个信念深深植入了儿子们的心中。
申正道把申公豹进入昆仑山修仙视为家族的荣耀,他每日督促申公豹修炼,对申公豹的教育成果充满了自豪。他的教育方式虽然严厉,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就像现实中那些为了孩子的教育不辞辛劳的家长,他们省吃俭用,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只为了孩子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申正道也一样,他希望申公豹能在仙界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
然而,现实却给了申正道沉重的打击。天庭的权谋斗争让他的“鸡娃”成果化为泡影。他被无量仙翁的徒弟鹿童,以及被蒙蔽的哪吒伤害,不仅断了一只手臂,还目睹族人被抓走炼丹,自己也锒铛入狱。他一心追求的“正道”,却成了伤害他和家人的凶器。
他的教育理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就像现实中那些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长,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如高考失利、职场不顺时,他们的希望瞬间破灭,那种无奈和失望让人感同身受。
申正道看着自己的儿子申公豹在职场中被打压,看着家族遭受如此大难,他心中的痛苦和悔恨可想而知,他或许在想,自己一直坚持的“鸡娃”之路,真的是对的吗?
而申公豹的修仙之路,就像是现实中“小镇做题家” 的奋斗缩影。他来自妖族,为了改变命运,考入昆仑山,每日凌晨四点就起床苦修,对自己的修炼日程安排得极为严苛,简直就是修仙界的“卷王”。
可即便他如此努力,却依然因为妖族出身,在昆仑山这个“职
场”中处处碰壁。
在昆仑山,他遭遇了严重的职场不公。
晋升的机会总是与他擦肩而过,那些能力或许不如他,但出身正统的“仙二代”们,却能轻松获得晋升名额。
就像太乙真人,凭借着嫡系身份,早早跻身十二金仙之列,而申公豹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努力似乎在出身面前一文不值。
他的努力被无情忽视,还总被安排去做那些脏活累活,比如替无量仙翁处理屠戮妖族、掩盖丑闻的差事,成为了被严重 PUA 的仙界打工人。
现实中的“小镇做题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凭借自身努力,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入名校,本以为能就此改变命运,在职场中大展宏图。
可进入社会后才发现,职场上的晋升并不只看能力和努力。
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往往能轻松获得更好的职位和发展机会,而“小镇做题家”们即便工作能力出色,却可能因为没有人脉、没有背景,而被长期打压,难以晋升。
他们努力工作,加班加点,却只能看着别人升职加薪,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像申公豹在昆仑山的遭遇一样,充满了无奈和不甘。
申小豹,这个一心向学的少年,在“鸡娃”的道路上拼命奔跑。他虽天资不如哥哥聪慧,但始终怀揣着一颗努力向上的心,是个有孝心、有野心、有善心的“三好学生”。
他视哥哥申公豹为榜样,心中怀揣着成为仙人的梦想,每日日夜苦读,勤奋练功,一心只为能通过升仙考核,就如同现实中那些为了高考日夜苦读的学生,将考公、考名校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在申小豹的世界里,努力就能改变命运,他单纯地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像哥哥一样进入昆仑山,成为一名仙人。
他的生活被学习和修炼填满,没有丝毫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他的努力程度堪称 “三好学生”的典范。可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因为他妖族的出身,在“高考”(升仙考核)中,他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就像现实中一些孩子,因为户籍、学籍等问题,即便成绩优异,也无法参加高考,被剥夺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申小豹含恨而死,他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为什么自己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他的死,是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无声控诉。现实中,也有许多像申小豹这样的孩子,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却因为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在升学、就业等人生重要节点上,被无情地挡在门外。
他们的努力被忽视,梦想被扼杀,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现实。
申公豹一家的悲剧,是家庭、社会和个人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深刻地反映了“鸡娃”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
从家庭层面来看,申公豹一家对“体制内”(成仙)的盲目迷信,是悲剧的根源之一。
申正道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进入仙界上,认为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种单一的价值观,让家庭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就像现实中一些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和名校录取通知书,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
他们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让孩子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喘不过气来,却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也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一旦孩子在“鸡娃”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整个家庭就会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而在社会层面上,仙界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固化的上升通道,是申公豹一家悲剧的重要推手。
申公豹的妖族出身,让他在昆仑山这个“职场” 中备受歧视,无论他如何努力,都难以打破出身的桎梏。这种阶层固化和规则不公,在现实社会中也有体现。比如一些行业存在着严重的 “关系户”现象,有背景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和资源,而普通人即便能力出众,也可能因为没有人脉和背景,而被拒之门外。
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人们感到失望和无助,也让“鸡娃”变得更加盲目和无奈。
家长们拼命让孩子学习,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可他们不知道,即便孩子足够优秀,也可能因为社会的不公平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个人层面来说,申公豹、申小豹等个体对命运的无力反抗,也让悲剧更加令人痛心。
申公豹虽然努力奋斗,但面对仙界的不公,他却无能为力,只能在无奈和愤怒中逐渐迷失自我。申小豹则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命运无情地抛弃。现实中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有些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比如一些孩子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些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学习和生活。这些孩子在命运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他们的努力和挣扎,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鸡娃”现象背后,是社会的焦虑和教育的困境。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让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拼命给孩子“打鸡血”,希望他们能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可这种过度的教育方式,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让家庭陷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孩子在高压下,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家庭也因为 “鸡娃”变得疲惫不堪。
申公豹一家的悲剧,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 “鸡娃” 背后的残酷现实,也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和社会的功利需求 ?
申公豹一家的悲剧,为我们敲响了“鸡娃”的警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拒绝单一的“鸡娃”模式,拥抱多元发展。
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让孩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就像有的孩子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就应该支持他们学习绘画,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科。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社会也应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上升通道,打破阶层固化,让努力和才华得到应有的回报。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鸡娃” 也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是沉重的负担。
申公豹一家的故事,是一部充满血泪的“鸡娃”悲剧。它让我们看到了“鸡娃”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从申公豹一家的悲剧中吸取教训,不再盲目 “鸡娃”,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