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讲述了毛泽东在创业团队中的奋斗历程和他如何通过自媒体打出名声,以及他如何成为中共领袖的过程。包括了他创立自媒体刊物《湘江评论》,通过写文章赚取名声和赚钱;他如何通过游击战打败国民党的围剿,以及在长征过程中摆脱追兵并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等关键事件。
毛泽东在北京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因工资太低而生活困难,于是他回到湖南创办了自媒体刊物《湘江评论》,该刊物每期约一万字,只有毛泽东一个撰稿人,印刷了5000份竟然全部卖光。由于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快就被政府封号。尽管号被封了,但毛泽东的江湖地位也打出来了。
在占山为王的时候,毛泽东发挥出了超常的用兵能力,他创造性地发明出了游击战的十六字诀,并通过游击战打败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然而,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指挥不是毛泽东,而是一个对游击战一窍不通的奥地利人,导致最后失败,几乎输光了老本,这才有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由于长征过程中电台丢失,彻底断了和苏联的联系,使得中共第一次可以自己来决定重大事项。在遵义这个地方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文
/
端宏斌
话说毛主席干过自媒体,这你信吗?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这是一个史上最牛逼的创业团队,
1921
年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金接近于零。靠讲共产主义故事和马、恩、列的商业计划书,成功拿到苏联的天使轮和
A
轮,历经数次破产危机,终于在遵义选出天才
CEO
,一举兼并收购西方和国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资产,于
1949
年
10
月在北京宣布主板上市。虽几经改革重组,目前市值仍突破
10
万亿美金,居全球第二
......
这个史上最牛逼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就是毛泽东,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他,这个公司早就破产倒闭了。但一开始,党的领袖并不是他。在毛泽东之前,党的领袖如同走马灯一样,换过
6
个,他们分别是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我相信很多名字你听都没听说过。毛泽东最后成为领袖,完全是靠他自己奋斗出来的,因为大家发现,只有跟着老毛走才能打胜仗。跟着别人走,就只有输。
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不是毛泽东,而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在电影《建党伟业》中,毛泽东是年轻学生的形象,而李大钊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但其实你被骗了,李大钊只比毛泽东大
4
岁。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李大钊只有
29
岁,绝不是中年人。这很容易理解,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只有年轻人才会接受。
1921
年中共开一大会议的时候,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没去,因为当时谁也没觉得这是什么重要的大事。
李大钊不去的原因是,北洋政府当时拖欠教师工资,他作为讨薪委员会的负责人,离不开北京。陈独秀没去的原因是,当时他在南方的教育厅当厅长,公务缠身。后来北京小组派了
19
岁的高中毕业生刘仁静参加一大会议,为啥是一个高中生呢?本来是轮不到他的,可是其他人都推说自己有重要的事情。那时候全国才
50
个党员,连党员自己都不觉得一大有什么重要的。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能轮到参加中共一大呢?
因为他此前搞自媒体火了!
有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毛泽东也干过自媒体?当然干过。我们知道,老毛在北京的时候,做的正式工作是图书管理员。因为工资太低,他租的是群租房,晚上睡觉翻身都要跟边上的人打招呼。北漂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就回到湖南,创办了自媒体刊物《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是一份小报,每周一期,每期大约
1
万字,撰稿人就只有一个,毛泽东自己,印刷了
5000
份竟然全部卖光了。由于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快就被政府给封号了,
号虽然被封了,但是老毛的江湖地位也打出来了
。
那时候毛泽东只有
26
岁。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老毛强不强了,你
26
岁的时候,能不能有
5000
个读者给你付费?难度很高吧。很多年轻人说工资难赚,房价太高,那你也可以学老毛啊,弄个自媒体,开始写文章嘛,毛泽东就是靠这个混出头的。当然了,靠这个赚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打出了江湖地位,让大家知道了湖南有个毛泽东,
所以后来上海开一大会议,才叫上了他
。
虽然参加了一大会议,但是老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显山露水。其中的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一大会议还有两个外国代表,分别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为什么要让洋人参加呢?原因非常简单,当时的中共只是共产国际下面的会员单位,人家是你上级。这种组织架构就决定了能够混上去的,只有可能是和共产国际关系近的人。如果你从苏联留过学,那你回来之后大家都会高看你一眼,毛泽东并没有留过学,作为一个土鳖,你就难出头。
党的第一任领袖叫陈独秀,但他是个文人,对于政治斗争经验不足,为啥让他当领袖呢,因为他办了《新青年》杂志,民望大,知名度最高。可他是个悲剧式的人物。
一开始,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全体加入国民党,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什么要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你可以这么来理解。假设你是个投资人,你投资了一家创业小公司(名字叫中共),但是你对这家小公司的前途信心严重不足。这时候,另一家更大的创业公司跑来要求合作,这家公司叫国民党。你发现这两家公司的产品业务雷同,于是你突发奇想,要不干脆就让两家公司合并吧。这样只需要投资这家新公司就行了。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来了。但陈独秀至始至终就反对这种合作,只不过他没有话语权,名义上中共领袖,但说了不算。
国民党和共产党有一个共同的外部投资人,那就是苏联,但他们在国内的支持者并不是一样的。国民党的支持者是大资本家、买办阶级和大地主,说白了就是富人。共产党的支持者是无产阶级,说白了就是穷人。富人最怕的就是穷人闹革命,因为有钱了就胆小,害怕社会动荡,穷人就不怕,反正啥也没有,乱了才有机会出头。
蒋介石带领北伐军打下上海的时候,上海的富人就跟老蒋谈条件,要求消灭共产党,换取咱们有钱人的支持。老蒋一想,这个买卖可以做。反正北伐胜利在望了,摘果实的时候少一个人跟自己抢总是好的,于是就开始屠杀共产党员
,
这就是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对苏联来说,投资的两家公司竟然闹分裂,他就把全部怨气发泄到那个反对合并的陈独秀头上,可怜的老陈背黑锅,其实他不管事啊。后来苏联选的中共接班人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都不靠谱,没有一个能够混出头的。原因很简单,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懂了。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当务之急是要能做出现金流来,有业绩就好办了。但是呢,这个公司
CEO
的最高目标并不是做业绩,而是要让投资人满意,这下就悲剧了。这个
CEO
干任何事情,不是想着能不能盈利,而是想着外国投资人会不会高兴,会不会满意,这下全乱套了。
比如说那个李立三,特别热衷于搞城市大暴动,什么武汉暴动、南京暴动和上海总同盟罢工,等等,因为苏联当年的十月革命就是在城市里搞的嘛,我们也可以学嘛。结果全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