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套利Geoarbitrage
Geoarbitrage® 生活&投资无国界 ♾️ 地理套利、加密货币|创始人:nataliamok.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刚刚,微信接入 DeepSeek ... ·  2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5] ·  6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小爱同学也接入 DeepSeek-R1 了 ·  6 小时前  
APPSO  ·  突发 | ...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3]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套利Geoarbitrage

海外人士回国,如何快速适应

地理套利Geoarbitrage  · 公众号  ·  · 2024-10-08 18:00

正文


好几年没回国, 感觉很大变化但同时也没怎么变 ,分享呆了大概一个月的感受 👀


饮用水


到步后第一个较大感受是饮用水,尤其「烧水」这个动作;其实在其它国家也会有烧水,大多是主要是为了喝热水才做这个动作,但在这边是为了杀毒,搜了搜主要原因是这边的水本身过滤做不好, 但空气,饮用水,食物,情绪是影响身体的最重要因素,现在选生活地我最看重的是水和空气质量。


整齐划一的相似感


放眼望去基本是长一样的高楼大厦,无论到哪基本一个set:密集商品房,商场,连锁超市,餐馆...看出窗外看不到山也看不到海,也没有蓝天白云,灰蒙蒙的, 挺压抑。


不止高楼大厦,连大多人打扮也几乎一样,但相似感 只带来内卷,差异才是致胜关键。


物价


感觉国内总体物价还是算低的, 除了不能被理解的楼价


这里多分享和一位滴滴司机的交谈,无意提起自己刚从X回来很久没说普通话,然后貌似他很好奇国外生活,问了很多东西,然后讨论起为什么国内的人这么忙,明明挺有钱的也很忙,他说主要因为要买房,然后我说不买就好了?他说不买不行,你看想要结婚的,女家还要看你有没有房;结婚生小孩后,没有房也上不了好的学校,他还提起这边的一些私立学校10多万一年... 感觉很多人忙完全不是为了自己 ;我随口说那么有想过到其它地方生活吗?他直接把“门”关掉,说语言不行,在国外干什么,小孩哪上学等...


其实有种限制叫自我局限。

Knowing your options is really important.


做任何决定前清楚分析自己的选择太重要,很多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选择所以落得很被动; 我习惯纸搭配笔把手头上的选择全部写下来 ( 通过不同方式获取关键信息) 然后看选哪个能靠近喜欢的生活,然后逐步获取所缺技能或资源 我觉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是最难的。


冷漠


感觉这边的人际交往很“冷漠”,如身体语言上的冷漠:在外习惯了基本hug,这边是 0 身体接触;或人际交往上的冷漠:每次去cafe坐,感觉旁人基本是盯着手机,没有半点眼神接触;也看到很多在走路的行人也盯着手机,吃饭也的是...


便利,但过度


一个微信号基本一键登陆全部内地软件 ,但这么便利的背后是更轻松的大数据收集...建议有 条件的 ,特 设不同的 独立 手机;因为很多软件会默认获取“过多”权限,如相册,联系人 地理位置 等。


焦虑感


这次回来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这么焦虑,打开小红书看到各种炫耀风,各种人生赢家即视感然后推荐买买买, 但有没有想过背后这些人花了多少时间和心思的摆拍?🤔


话说我现在越来越低的消费欲望,更大的是创造欲望,如我现在的穿衣服全是自己设计的 ( 经历了快二年的选布 - 设计 - 找裁缝 - 超好玩!) 终极目标是想拥有的物品都有背后的故事! 真的是别人在研究如何买买买,我在专心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并如何一步步实现,现在已经默默过度到设计好物给家属们:)


再分享一点:越喜欢在互联网“炫耀”的人,应该是内心越空虚;有分享欲是好,但应该是出于帮助别人的分享;话说我认识的很多人 (有了一定阅历和经历的) 基本默默隐居,自由自在干自己喜欢的事;还是那句:坚持创作和学习,真心认为能消费什么没啥好炫耀的, 自己亲手能干什么或干过什么才更有意思, 而且这些技 能还是能随身能携带,真正的自由不是炫耀和攀比换来的。


附:回国后面对的三大问题


1. 如何保持网络自由


这个简单,二种方案:


第一,wee pi en

首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用那些美其名免费的


欢迎来隐私保护课程获取神器推荐:

Hacktheskills.com/privacy/


第二,海外电话卡

要么选择海外实体电话卡,要么直接e-sim 但我测试出来的终极解决是选择支持闪电网络支付的e-sim. ⚡️ 不但保护隐私,还能优雅在各地链接互联网,下机即连那种:)


二种方案均在内地测试了四周,很优雅。


2. 手机的软件对比表


附手机软件对照list

地图 :高德地图 VS Google Map

叫车 :滴滴叫车 VS Uber

社交 :微信 VS FB + Whatsapp

网购 :淘宝 VS Amazon


内容创业

- 小红书 VS  IG

- 微信 VS Twitter


一个细节建议: 海外人士其实可保留内地手机号 (无需使用时拔出sim卡) 和1-2张银行卡


3. 消费文化


感觉在这边除了逛商场就是吃吃吃,网上看的基本是网红们让你买买买,或是各种炫耀,很dull.


简单总结


整体感觉是偶尔呆一阵子还是可以的, 当不 再依赖一个地方,保持健康距离感就很舒服; 这文说了很多不好的点,但其实国内也有很多好东西,毕竟 最重要还是 「人」


正所谓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好与不好,没有完美地儿 ,更优雅的玩法是去掉标签,物尽其用,考虑自己真实需求再从不同地方获取想要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