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QeO8tPHltJASprdWmlYph2vGRMkRy4KicTsQzRibsLiaqic9u5B4Gt4BBHaPtmZ5CQbKk9rSzVQCDGfoHk9eHxQoicw/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QeO8tPHltJAWaWEvsbw62rRGwWBoftamkY6gpZjZhAdvOS1gxazmAabWRuxmnKhibpFZHETFCMrFNe4Yvb1X9og/640?wx_fmt=png&from=appmsg)
记者/胡楠楠 编辑/米娜
来源/《中国企业家》题图/中企图库
12月13日~15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泽平宏观创始人任泽平出席本次年会,围绕“新周期”这个主题,分享了他对2025年经济趋势的洞察。
1.每一次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都会酝酿产业浪潮和科技革命,因为人类在寻找新的突破口。2.美联储降息打开了我们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时隔14年,我们重新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明年国产替代、新质生产力可能会受到空前的重视。4.第四次科技革命可能在7个领域爆发,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基因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5.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淘汰赛,下半场是智能驾驶的时代,储能、氢能的时代,这些在未来有大把的机会。6.提振资本市场不仅有利于提振消费,还有利于中国的创新。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未来中国经济政策的一些观察。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新周期》。2014年,我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海”,很多人记得我预测过“5000点不是梦”,当时我提出一个观点是,新5%比旧8%好,新的经济增长大概5%左右,当时GDP增速大约是8%~9%,很多人对这个观点争议很大,现在就是5%左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得的成功,就是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制度红利。我在2015年提出中国新的增长平台是5%左右,大概是L型的增长,大家看这几年的增长曲线就是L型。2017年,我提出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为什么?中国过去高增长靠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现在是逆全球化,人口红利的结束,老龄化加速到来。在全球经济的低谷,往往酝酿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马斯克以4000亿美元身家登顶全球首富,英伟达市值3.5万亿美元,大约是二三十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整个A股市值的30%。他们分别代表了新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的到来。经济学是有规律的。每一次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都会酝酿产业浪潮和科技革命,因为人类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我们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现在正在新周期的起点上,这是一个新周期、新趋势,是一个新的挑战,也会带来新机遇。展望2025,我想大家可以记住几个关键词,希望能帮大家洞察2025年将会发生哪些大事件,有哪些新的趋势,有哪些新的机遇。
美联储降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打开我们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来是稳健。适度宽松上一次提,是2008年和2009年,2010年之后,我们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时隔14年,我们重新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什么现在大家要出海?一方面是主动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被逼的,中国的产能是为世界准备的,中国制造业占全球1/3还多,中国14亿人生产了全球1/3的东西。现在为什么价格内卷?因为外部需求大幅度收缩。所以我们要出海。我们的应对,一是扩大内需,另外就是出海。明年国产替代、新质生产力可能会受到空前的重视。在这一轮科技浪潮中,在1~N上,中国是有优势的,无论是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中国有两个优势,一是我们有14亿人的市场,美国是3.3亿人,二是我们有丰富的场景,数据非常丰富、优质。再比如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的超级应用究竟在哪些领域,我认为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更有优势的应用,就是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这才是真正提升了生产效率,它不是编个PPT,生产一个动画。我认为,生产方式最根本的变革一定是在中国,我们有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所以没必要悲观,没有最好的时代,没有最坏的时代,这就是我们的时代,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另外,特朗普可能会支持科技行业,他有一个亲密的盟友马斯克。他们两个人结合究竟会带来什么?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会更加All in在科技领域。
人类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革命,发源在英国,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是电力革命,发生在美国,美国的汽车电力工业非常强大。第三次就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这也是在美国。第四次科技革命让人类看到新的曙光,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美股现在占全球市值的60%,特斯拉、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7姐妹”,大约占全球股票市值的20%左右。第四次科技革命可能在7个领域爆发,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基因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有的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有的还在实验室阶段,但是在快速推进。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非常厉害,中国年销26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汽车1~10月已经超过1000万辆,今年大概是1200万辆。但是这个行业非常卷,没有几百亿元的投入,上不了牌桌,有几百亿元资金还不一定能活下来。当年日本企业抱团出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也面临着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一大批日本企业走出去。我们不要简单讲内耗,尤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淘汰赛,下半场是智能驾驶的时代,储能、氢能的时代,这些在未来有大把的机会。智能驾驶一定是革命性的,处于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交叉地带,是集大成者。大家可以关注氢能,因为中国在大力发展绿电。未来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绿电,占整个中国能源体系可能超过80%,超过一半是大概率事件。但问题在哪?这些绿电不好消纳,无法就地消纳,而且不稳定,不容易上电网,这就给储能带来巨大空间。人工智能领域是激动人心的。比如在药物研发上,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很多癌症、渐冻症、老年痴呆症都可能会克服。所以行业有一个说法,大家再坚持活10年,可能技术突破之后,大家都可以活到120岁以上。
我们需要理性、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房地产,不要污名化中国房地产。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中国房地产是有解的。房地产是居民最主要的财富。中国股市市值约80万亿元,GDP126万亿元,房地产430万亿元。稳住房地产就稳住了预期,稳住了居民财富,稳住了消费,稳住了就业,甚至稳住了经济增长。房地产占我国GDP比重,高峰时期是11%,现在是6%~7%,它拉动了60多个行业——建材、家具、家电、水泥、玻璃等。房地产最好用时间来化解。中国房地产有没有解?我认为是有解的,从短期来看,可以建立住房银行;从长期来看,通过人地挂钩,让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尽快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