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专利观察
聚焦和分享全球各领域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理念、经验与策略,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应对。有原创,有转载,有海外经验,有中国实践。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独角兽500强……,统统都到碗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晨报  ·  被曝更衣室有摄像头,医院回应 ·  昨天  
重庆晨报  ·  被曝更衣室有摄像头,医院回应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专利观察

最高院再次确认InterDigital两专利无效

企业专利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5-23 23:59

正文

作者: 黄莺


2024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了两份美国InterDigital公司专利无效行政 的二审判决 案,(2022)最高法知行终 233号 (2022)最高法知行终 252号
这两起案件分别涉及InterDigital的两件专利:一件是名为“ 用于控制移动站上行链路功率的组合的开环/闭环方法 ”的发明专利ZL200880007482.6,另一件是名为“ LTE中用于可变数据速率服务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和信号发送 ”的发明专利ZL200780031049.1。
这两件专利的无效记录显示,都是在2020年4月3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的。而无效请求人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最高院在这两起案件中,相继维持了一审判决,其中一件专利的无效理由是 修改超范围 ,违反第33条的规定;另一件专利的无效理由是在 优先权不成立 的情况下,涉案专利不具备创造性,因此争议焦点就是能否享有优先权。
这两种方式也是通信行业常用的无效手段,目前来看,已经获得最高院的确认。
实际上,在今年以来公开的一系列涉及InterDigital的二审行政判决中,几乎InterDigital全败,而且相关专利都是被全部无效。
我们曾选取2020年InterDigital的无效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在总计 26件 专利的样本中,有 20件 专利被宣告 全部无效 (77%), 维持有效 仅有1件 。而且这个无效的比例与无效请求人并无本质差异,无论是 华为 还是 联想 ,都取得了大体相似的结果。同样,这也与各家企业聘用的代理机构没有本质的关系。
通过这些案例,其实是可以总结出无效InterDigital专利的一些经验的。基本上这些专利都是只提出一次无效请求就成功了,部分会有第二次,从无效理由来看,用对比文件结合公知常识,包括3GPP文档,超范围,再打掉优先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窍门”。
随着InterDigital众多行政二审案件的公布,可以发现最终验证的结果是InterDigital至少在中国的专利是质量有待提高的。
如此之高的专利无效比率,以及如此之高的最高院维持一审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无效决定,也说明了这背后并非是国家之间的差异,可能还要从专利质量入手。
但即使是这样的专利质量利水平,依然未能改变其与苹果等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
例如,在其公布的许可收入构成中, 仅苹果一家每年付给InterDigital的就有1.34亿美元 ,如果再加上三星的差不多与苹果类似的金额,这两家就占据了InterDigital智能手机许可费收入的约一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