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临证和思考
中医 无头衔 无职称 临证十余年 互联网 发散思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临证和思考

三伏天晒背养生,是真的吗?揭秘其中的利弊!

临证和思考  · 公众号  ·  · 2024-07-18 16:3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伏天晒背养生的相关内容,包括晒背的好处、适合体质、注意事项以及晒背的时间和方法等。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养生方法,如饮食调理和作息调整,并提醒人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三伏天晒背的好处

借助天时地利调养身体,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改善阳虚症状,缓解慢性疾病症状。

关键观点2: 适合晒背的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更适合晒背,但其他体质如痰湿、寒湿等也可考虑使用此方法,而阴虚热、本身体质热的人可能不太适合。

关键观点3: 晒背的注意事项

孕妇、婴幼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不稳定的人群、皮肤过敏或紫外线过敏的人、正在服用增加光敏感性药物的人不适合晒背。晒背时间宜选择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初次晒背者可以从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关键观点4: 晒背的方法

选择安静、空旷、无污染的地方进行晒背,注意补充水分和保湿,避免立即进入空调房或吹风扇,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公众号文章可以播放音频,用耳朵听就行了
“三伏天”,这个每年都让人又爱又恨的时节,伴随着滚滚热浪,带来了独特的养生契机—— 晒背。

最近,这一话题在网络上热度颇高,不少博主纷纷分享自己的晒背经历,而在我的门诊中,也有患者就此向我咨询。

在我的就诊群里面,也有患者咨询这个问题。作为一名中医,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三伏天晒背这件事。

三伏天 ,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

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的毛孔张开,气血流通更为顺畅,仿佛大自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养生调理的特殊窗口。晒背养生,便是巧妙地借助了这个天时地利,以期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这与我们常说的冬病夏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冬病夏治, 大家也可以看我前几天分享的一篇文章《 三伏天保健:什么疾病适合贴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

晒背的好处不可小觑。

从现代研究来看,比如阳光中的紫外线就像是一位神奇的使者,有助于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要知道,维生素 D 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调节免疫系统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身体的“建筑工人”,为我们的骨骼大厦添砖加瓦,又如同免疫系统的“卫士”,帮我们守护健康。

另外, 晒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繁忙的城市,血液是其中的交通要道,新陈代谢则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动力源泉。晒背就如同为这座城市疏通了拥堵的道路,让动力之源更加充沛,使城市的运转更加高效有序。

什么体质更合适?
对于那些 阳虚体质的人来说,晒背是一大福音。 阳气通过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进入人体,能有效地补充阳气,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适度晒背还能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丝难得的轻松。而其他体质, 如果是偏阴邪的,比如痰湿,寒湿,风湿等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法,但是如果本身阴虚有热,本身体质都是热的,可能就不太合适了。这种体质的就是火上浇油了。

然而, 凡事皆有两面性,晒背虽好,却并非人人皆宜。 孕妇和婴幼儿,他们的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需要格外的呵护和谨慎。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且病情不稳定的人群,他们的身体就像一座脆弱的桥梁,承受不住过多的“压力”和“冲击”。

皮肤过敏、紫外线过敏的人,阳光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甜蜜的负担”,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不适。

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增加光敏感性药物的人群,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晒背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什么时间合适?

选择晒背的时间和方法也颇有讲究。

上午 9 点到 11 点,下午 3 点到 5 点, 通常被认为是比较适合的时间段。此时的阳光较为温和,既能达到养生效果,又能减少晒伤的风险。就像烹饪一道佳肴,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过犹不及。

初晒者可以从 15 分钟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到 30 分钟左右,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晒背时,要选择一个 安静、空旷、无污染 的地方,避免在风大的地方“冒险”,以免着凉感冒。

俯卧或仰卧的姿势,能让后背充分沐浴在阳光下,接受阳气的滋养。在户外晒背时,别忘了准备一个遮阳帽保护头部,戴上太阳镜防止阳光直射眼睛。

晒背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是关键。 在晒背时,身体的水分会随着汗液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就可能导致脱水,影响身体健康。这就好比一辆汽车在行驶中,如果不及时加油,就可能半路抛锚。同时需要 及时保湿,涂抹温和的保湿乳液,能防止皮肤干燥,让肌肤保持水润光泽。

避免立即进入空调房或吹风扇,以免冷热交替,让身体“措手不及”。

在饮食方面,也要有所节制,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类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

保持充足的睡眠,遵循“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规律,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调整,就像给身体的电池充满电,迎接新的一天。

除了晒背,平时也要注意,比如在饮食调理方面,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冬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让肠胃保持轻松和舒适。

作息调整方面,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在宁静的夜晚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汗蒸,产后发汗,总结

回想起几年前流行的 产后发汗,通过热蒸的办法达到出汗的目的 ,声称可以治疗疾病。

然而,中医有云:“ 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这提醒我们,养生之道,切不可盲目跟风。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都不同,就像没有同样的一片叶子一样,每一片树叶都有着不同的脉络。

现在这个社会, 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 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筛选和甄别。不要看到什么都一股脑的跟着去做。
→→→公众号文章可以播放音频,用耳朵听就行了

欢迎对中医、经方、针灸等传统文化感兴趣,对于被中医育儿、妇科,痛症等困扰的新老朋友,扫码加我微信。


围观更多经验心得和更多案例、关于中医、关于生活,我都分享在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输入“ 咳嗽 ”“ 慢性鼻炎 ”“妇科”“月经量少”“ 消化不良 ”“不长个”“ 小儿疳积 ”“ 痛经 ”“中医美容”“黄褐斑”……可以了解相关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