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饭爷的江湖
这是个小号,主要说投资故事,讲人生道理。大号:炒股拌饭 通过历史经济大视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福建又要下雪!刚刚预警!厦门今起3天…… ·  18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特斯拉招聘!(多地) ·  3 天前  
厦门日报  ·  突发讣告!知名专家意外去世! ·  昨天  
厦门日报  ·  纷纷宣布!停货! ·  2 天前  
厦门日报  ·  “比价神器”上线,买药必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爷的江湖

让人欢喜让人忧。。

饭爷的江湖  · 公众号  ·  · 2024-08-27 20:50

正文

刚刚有小伙伴给我发了个消息,说这些年伴随着医疗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国家老百姓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了。

我看了看确实是这样的,前几个月财联社也说到这个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的事情了。

按照国内学者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研究成果,到2035年国内老百姓预期寿命会达到81.3岁。

其中北京的女性和上海的男性是这里面最长寿的,分别可达到92.6岁和83.9岁。


虽然大家都说现在饮食啥的不如以前那么天然,各种添加剂也多了不少,导致人的体质在变差。

但是我们如果从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这个角度看,其实我们大家的医疗和生活水平是不断改善的。

这里面尤其是国内的大城市,尤其是几个一线城市老人的寿命变化更加明显。

这几年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在大幅提高, 原因就是大城市的医疗水平更高。

说起这个,想起以前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

很多大城市手里有点钱的中产家庭,以前不是会到那种山清水秀的旅游城市去买房嘛。

问他们买这个房干啥,一年到头也住不了两次,距离这么远维护成本也很高,他们经常会有个说法是养老。

说现在住在大城市是因为自己要在大城市上班,孩子要在大城市上学没办法。

等自己年纪大了,就从大城市搬到这种山清水秀的旅游城市。自己不是在这个地方有房子嘛,可以去那边养老享受生活。

这种山清水秀的地方环境好,大概率空气也比大城市好,所以住在这里养老会比较长寿。

每次我听到这个说法都觉得特别好笑,长寿这个东西和基因还有医疗条件关系很大。

和什么空气环境关系虽然有点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说其实关系并没有那么大。

要不然你看古代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纯天然食品,皇帝应该是吃的很好了吧,但是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40来岁。

还有就是你买个旅游城市的房子,先不说这个房子买到手就开始贬值这件事吧。

毕竟有人买这个旅游城市的房子就是为了消费的,也并不是为了什么升值。

但是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一方面这个房子距离很远很难打理,每年为了打理还要千里迢迢跑过去。

因为一年去不了两次,所以每次去了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打扫卫生,还没享受旅行的快乐先累个半死,远不如住酒店省事。

另一方面国内房子的寿命可能也就几十年,很多小区过二十年基本也就旧了。

你在旅游城市买个房子准备养老, 可能还没等你年纪变老,这个房子本身就已经变成了老破小,到时候根本没法住。

还有就是人年纪越大,其实是越难建立新的圈子的,老了之后最大的问题是无聊和寂寞,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再建立圈子并不容易。

所以你要是考虑长寿和生活便利的问题,那么你年轻时候居住在大城市,老了以后更应该在大城市,最差也应该呆在个不错的二线城市。

因为大城市的医疗条件好,年纪大了以后各种毛病出来,所在城市的医疗水平才是决定你是不是长寿的关键。

不然你就不会看到2035年预期寿命最长的地方是北京上海,而不是山清水秀的云南贵州。

要知道 通常那些旅游城市的医疗条件也就那样,年纪大了万一心脏出点问题,想做个复杂点的手术都找不到地方。

这也是为啥我们两三年前就会说,《 旅游地产是万年深坑 》,还是掉进去就爬不出来那种。

其实要是真的考虑养老的话,更应该选择的是在大城市环境比较好的小区,去买个小房子。

这房子旁边最好离大医院不远,这样医疗条件会比较有保障,到时候出点啥问题也能很快解决。

未来随着国内老龄化加剧,以前可能学区房比较吃香,未来从趋势上看的话,可能医院附近这种小房子会比较吃香。

其实有时候看到我们老百姓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高,感到非常欣喜的同时也有担忧。

之所以欣喜是因为预期寿命这东西,和生活条件还有医疗条件都是强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越好,那么预期寿命就会越长。

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说明我们国家老百姓不管是医疗还是生活条件都越来越好了。

不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也意味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延迟退休这个事情一定会落地,而且可能不止延迟一次。

按照现在的退休时间,如果女性按照55岁的年纪退休,预期寿命接近93岁需要领40年左右的退休金。

一个女性正常大学毕业我们就算23岁,到55岁退休的话也就交了32年的养老金。

男性因为退休年龄相对比较晚,但是死亡年龄相对比较早,可能这个时间差会缩短一点。

目前我们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后面新出生的年轻人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少。

现在退休老人的工资又没办法降,因为工资这东西涨上去容易,想要降下来可就难了。

算算账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延迟的话,退休养老金的池子是没办法持续下去的。

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延迟退休,还有未来的降低养老金替代率,给养老金池子开源节流。

让大家能够多交几年养老金,领的时候晚领几年,这样养老金池子里的钱才能持续。

不过问题在于,现在好多人到了三十五四十岁,已经是职场大龄人士了,如果被裁员找不到工作就只能是被迫失业了。

如果真的四十岁左右失业,延迟退休以后到能领养老金的六十五岁,中间还有快二十年时间。

这二十年时间怎么维持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因为多数工作不可能让你在一个就业岗位干到退休。

以前看社保口的专家说,这些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可以从之前服务的企业退出来,经过居家培训就近参加社会服务。

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

事实上这就是从之前的岗位上转岗,从之前的脑力劳动转换到体力劳动的岗位。

比如说你之前是程序员或者公司白领,到一定年纪脑力跟不上了,但是转做体力劳动比如说园丁护工是没啥问题的。

这类工作经过一些培训就能上岗,而且现在护工整体上非常紧缺,整体需求也比较大。

从之前的脑力劳动转岗到体力劳动,正好可以帮助这些到了50岁手头还缺钱,需要获得更多养老金过日子群体的需要。

因为你大学刚毕业就能做一份工作到退休的,往往只能是公务员或者体制内的工作。

其他多数人到一定年纪要面临的是“转岗”,类似的情况在新加坡这类成熟社会已经是很常见了。

如果年轻时候没存到钱,到年纪大了以后又赶上延迟退休,等于说给你发养老金的年纪推迟了。

很多人在这中间可能会有几年或者十来年,因为日常现金流短缺,日子是非常难过的。

因为国家给你发养老金还没到时间,自己年轻时候又没攒到积蓄,只能是出去打零工讨生活。

我们之前写过几篇相关文章,其实也讲过这个事情,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点下面蓝字自己看看。

我们终将面临的养老困局

延迟退休要落地了

努力在50岁提前退休

有时候想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到了一定年纪从脑力劳动转岗做体力劳动,可能还是比较难适应的。

但是不管适应不适应,你到了一定年纪手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转岗就是必然的,因为你总要继续生存下去。

而且既然知道这个变化一定会出现,我们这代处在转折点上的一代人,还是趁年轻早点做准备比较好。

早点给自己多点存钱,给自己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涯断档期留下足够的储备,这样到了一定年纪才会不慌张。

毕竟未来伴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可能《 平均工资不涨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