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苹果基本面交流
做现货商、期货、投资者、交割库之间的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16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刚刚,DeepSeek放出重磅论文!梁文锋亲 ... ·  3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关注】低至200元!价格“大跳水”!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明确】减免!名单公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苹果基本面交流

国产水果中最被高估的水果,今年跌破3元一斤,很好吃但有一大“硬伤”

苹果基本面交流  · 公众号  ·  · 2024-09-08 22:30

正文

“桃中异品称猕猴,霜降尤挂在枝头。翡翠酸汁甜似蜜,耄耋也能轻入喉。”

猕猴桃是我国的原产水果,但我国的猕猴逃商业化栽培其实非常迟。

所以,在猕猴桃的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这几年,国产猕猴桃的价格一直是“处于低位”,也遭受到了不少的诟病。

像前几年,不少消费者都把国产猕猴桃叫成了“猕猴逃”,意思是“猕猴看到也不吃,转身就逃”。

可见部分消费者对国产猕猴桃的成见之深。

国产水果中最被高估的水果

很多人以前对猕猴桃这个水果都有着非常高的期待。

原因是新西兰的猕猴桃出口到我国后,在市场上几乎卖出了“天价”。新西兰的各种猕猴逃居然能卖到10多元一个,这个价格比牛肉都要高很多了。在各类水果中,算是价格上的顶峰。

很多人看到新西兰的猕猴桃能卖这么高价格,自然以为自己种出来也可以。

何况猕猴桃还是新西兰从我国“偷走”的,我国又是原产区,从任何角度来看,我国种出来的猕猴逃肯定要比新西兰猕猴逃强。

按我们的道理,师父还能输给徒弟吗?

可惜的是,师父一般是不会输给徒弟,但在猕猴桃上,新西兰猕猴桃和国产猕猴桃,谁是师父,谁是徒弟,还真不一定。

不是栽培历史久,谁种出来的猕猴桃就好吃。

国产猕猴桃没有预估中的那么厉害,反而问题很多。

不仅仅卖不到新西兰猕猴桃的价格,甚至连新西兰猕猴桃价格的十分之一都可能没有。

国产猕猴桃在过去是真的被大多数人高估了。

国产猕猴桃中的一大硬伤

很多人在分析,为什么国产猕猴桃卖不过新西兰猕猴逃的时候,有的会说是品种问题。他们认为是新西兰猕猴桃的品种更好,国产的猕猴逃品种不行。

实际上国产猕猴桃里也有很多“引种”的新西兰猕猴桃品种,也有一些国产本土的优良猕猴桃品种。这些品种未必就比新西兰猕猴桃品种差。

要真是品种的问题,按国内种植的习惯,早大量引种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没解决?

很可能问题的根源不是品种。

其次,有人认为是消费者出了问题,一些消费者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所以他们才会花更高的价格去买新西兰猕猴桃,而不是国产猕猴逃。

这个说法太过于牵强了,如果国产猕猴桃跟新西兰猕猴桃的价格差距不大,可能这类消费心理还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但眼下国产猕猴桃与新西兰猕猴桃的价格相差好几倍了。如果两者吃起来真的一样的话,哪个消费者会买新西兰猕猴桃呢?再有钱的消费者也仅仅是有钱,而不是有病。

其实,国产猕猴桃身上最大的硬伤,不是品种,更不是消费者心理。 主要是国产猕猴桃对于成熟度控制的标准化程度过低。

说好听点儿是过低,说难听点,很多种猕猴桃的小产区可能都没有什么标准化。

我们种猕猴逃普遍的都是各种各的,有人出高价采收就卖,并没有严格控制成熟度。所以,经常出现猕猴桃抢早采收的情况。

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猕猴桃久放不熟,硬得没法吃,软了就坏掉了。

前几年,这样的情况屡屡发生,然后差一点让国产猕猴桃的口碑彻底崩盘。

因为我们种植猕猴桃都是“散兵游勇”,别人出高价收,那自然会卖。至于消费者怎么说?其实跟种植者个体的利益关系不是很大。

这样就导致了猕猴桃整体上几乎难以较高程度的对其采收成熟度进行把控。

而我国猕猴桃又没有非常大、非常标准化的采收、分装企业,所以很多时候,猕猴桃产业都还是一盘散沙。

在这样的种植格局下,只能靠种植者的“良心”才可能把猕猴桃的成熟度控制好。

解决这类产业格局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只能慢慢的来解决。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国产猕猴桃确实有些地方改善了很多,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这是一大硬伤,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