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5月发表在JFQA上的论文《华尔街的收益是否真正惠及普通民众?》。这篇论文探讨了股市回报与美国劳动市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股市的表现是否能够预测就业和工资增长。研究背景主要源于近年来经济学界对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关联性的质疑。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认为,资本收益的增加通常伴随劳动市场的改善。然而,随着“明星企业”的崛起以及上市公司数量的减少,经济学家开始质疑这些大公司股市回报是否仍然能够反映整体经济的状况,尤其是在就业和工资增长方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华尔街的收益是否真正惠及普通民众?
研究的主旨在于,通过构建“暴露加权股票回报率”(EWSR)这一新指标,探讨上市公司股市回报与美国整体以及行业和地方层面的就业和工资增长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研究者们将上市公司的股票回报率与其在特定行业或城市的就业占比进行加权,计算出每个行业或城市的暴露加权股票回报率。通过对多个行业和地区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尽管上市公司在行业层面的代表性有所下降,但其股市回报仍然能够有效预测劳动市场的表现,尤其是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
研究方法涉及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分析。研究者们首先将Compustat中的上市公司数据与YTS中的公司层级就业数据相匹配,以获得上市公司在不同行业和地理区域的就业分布。然后,他们通过计算每个行业和城市的暴露加权股票回报率,评估其对就业和工资增长的预测能力。研究使用了包括时间固定效应在内的回归模型,控制了宏观经济变量和其他可能影响劳动市场表现的因素,从而确保结论的稳健性。此外,研究还纳入了多种控制变量,如国债期限溢价和公司债务利差等,以验证模型的鲁棒性。通过这种详尽的方法,研究不仅揭示了股市回报与劳动市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还强调了产品需求冲击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最终的研究结论表明,尽管上市公司在行业上的代表性有所下降,但其股市回报仍然能够有效预测美国的就业和工资增长,特别是在制造业。研究发现,推动股市回报的主要因素是产品需求冲击,而非传统上认为的技术冲击。这一发现为理解资本市场与劳动市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Does Main Street Benefit from What Benefits Wall Street?
Sean J. Flynn Jr. and Andra Gh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