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蜗牛景区管理
蜗牛(北京)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方位的景区发展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携手景区为游客提供好玩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己任,致力于优化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共同推进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歸藏的AI工具箱  ·  苹果准备把 Gemini 也集成到 ...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苹果准备把 Gemini 也集成到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新消费日报  ·  “廉价版”iPhone来了! ·  3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廉价版”iPhone来了! ·  3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蜗牛景区管理

有故事的乡村旅游才有灵魂

蜗牛景区管理  · 公众号  ·  · 2018-08-20 18:30

正文

蜗牛景区管理集团
携手景区为游客提供好看、好玩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实际上这才是最淳朴的人类美好生活场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甚至比农耕文明还要高级。并不是旧的就全部砸碎,而是要做到旧而不腻。



有故事的乡村旅游才有灵魂!有故事的乡村旅游也是留住乡村旅游客源的关键,乡村旅游项目设计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挖掘体现“农耕文化”元素。


1、土特产或农副产品的各种传统加工技艺

咸鸭、蛋板鸭、松花蛋、醋、臭豆腐、香肠、酒、酱菜、蜜饯、果脯、火腿、腊肉、茶叶、蔗糖等各种制作工艺,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结晶,值得传承。

2、农耕信仰和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农耕文化的神话传说已经流传千百年,农耕信仰沿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先民希望通过祭祀天地而获得消灾降福和佑护。包括信仰和传说:如各种拿农产品进行的祭祀活动。



3、农事活动经典歌谣、农谚

最早的歌谣咏唱的是生产劳动,主要是狩猎、采集和农耕。农谚是从歌谣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讲的是农业生产,类似于现在的技术指导手册。

4、手工技艺,及农民艺术作品

造纸、刺绣、紫砂、泥塑、农民画、剪纸、根雕、景泰蓝、雕漆、花丝、织布、青瓷、水轮、水碓等各种精湛的传承技艺,包括各类民间艺术,不少仍在广泛应用。

5、传统的农耕体验

各种作物的栽培种植、精耕细作等,包括耕种、浇水、定期施肥、除草、捕捉灭虫等农耕体验,以及插秧、堆肥、打场、传统收获及晾晒技巧、采摘果蔬、修剪果树、嫁接、栽桑养蚕、垂钓、捕捞、养殖等;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



6、传统饲养技术经验

我国先民在畜牧和兽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相马术、阉割术、杂交术、填鸭术等饲养技术经验,至今仍熠熠闪光,值得学习和传承。

7、生产和商贸习俗

千百年来,我国形成了很多祈求农耕丰收,传统种植经验的生产习俗,几乎存在于农耕生产的每个阶段,且随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明显的地域文化差异,具有很强观赏性。

8、时令和节气

大家都知道的二十四节气,源自农耕文明,是传统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宝贵的农耕文化之精髓,是华夏民族认识、把握、运用自然规律于生产和生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发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节气文化。比如二十四节气歌。



9、传统生态农业系统和景观

传统生态农业系统和景观,有“农牧结合”“农桑结合”“基塘生产”等生态农业模式,特别是梯田种植、桑基鱼塘、坎儿井、淤地坝和稻-鱼-鸭、猪-沼-果等传统模式,不仅具有悠久历史,生态景观也很美,不少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0、传统名特优农副产品展示和原产地保护

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创造和培育了丰富的名特优农副产品,可按地域分类办特产展销馆展销。还可以通过对传统名特优产品进行原产地保护,可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

11、古村镇村寨民居保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