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劣迹斑斑!和合期货被吊销期货业务许可证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正略集团2025校园招聘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易方达基金‌2025校园招聘 ·  昨天  
Wind万得  ·  意义重大,比亚迪即将官宣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爆火,银行下场“吃螃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我没选的那张卡片下藏着什么?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9-04-09 17:16

正文

文:橘子

编辑:乔乔


“今天的公交车会不会不这么挤呢?”在地铁一号线上被挤得怀疑人生的想想如是想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在选择之后,我们时不时会好奇那些没有被实现的选择背后究竟存在哪些可行性,即使这不能对我们当前所处的状况有立即的影响。

这种超越眼前的环境去探索未实现的可能性的行为被叫做 反事实好奇 。反事实好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它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以便在未来做出更优的决定。

比如,地铁上的想想可能给一个坐公交的朋友发信息,问他公交挤不挤,有没有堵车,即使这些信息不能改善他此时不适的状况。但有了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他明天也许就能坐着公交舒舒服服地去上学了,或者彻底打消坐公交的念头更多地去想如何应对地铁上的拥挤。

研究者们在成人身上观察到较为普遍的反事实好奇心,并且发现这种好奇更多出现在 消极结果 发生之后(地铁太挤、难受),尤其在事件中他们有一定的 控制能力和选择权 的时候(本可以选择做公交)。

好奇宝宝们是否也有着反事实的好奇心呢?如果有的话,他们的反事实好奇心是否有着和成人类似的特点呢?

为了探究这些问题,研究者招募了一些4到5岁的小朋友,和他们玩一个翻卡片的游戏。游戏在电脑上进行,通过一个事先编写好的程序来控制。

每一回合电脑屏幕上会出现几张卡片,其中一张卡片是揭开的,上面有一些图案,小朋友需要在其余没有揭开的卡片中选取一张,然后卡片的图案就会显示出来。如果被揭开的这张卡片与先前的卡片图案一致,小朋友就能获得一定的奖励;如果不一致,则不能获得奖励。

在揭开卡片之后会出现一个 魔法道具 ,小朋友可以使用这个道具查看刚刚没有被翻开的卡片是什么图案的。除此之外,在一半的回合中,小朋友可以撤销刚刚的操作,重新选择卡片。

研究者分析了小朋友在不同情况下使用道具和撤销操作的行为,发现75%的小朋友都至少使用过一次查看道具,并且不管能不能重新进行选择,他们使用魔法道具的概率几乎一样。除此之外,相比于选对的情况,当第一次选择的卡片没有匹配时,他们会更多地使用道具来查看其它卡片(49%)。在第一次选对的情况下,也仍然有40%的情况下他们使用了道具来查看其它卡片。

这些结果显示, 4到5岁的儿童拥有反事实的好奇心 ,并且这种好奇在 消极结果 出现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研究者们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实验(就像下面这样),他们让一些没有被揭开的卡片只能被查看而不能被翻开,结果发现小朋友更多地查看那些能被翻开的卡片。即,他们对 自己能够控制 的事件表现出更多好奇。

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卡游戏,研究者发现4到5岁的小朋友就能表现出反事实的好奇心,并且与成人有着类似的特点。他们在消极结果出现之后,对之前本可能发生的事件保有更强烈的好奇。

这种探索未实现的选择的倾向让儿童和成人去调查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其他选择来修正自己的决策,并且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行动的后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本文参考资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