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紫砂价值连城,像时大彬、陈鸣远、曼生壶、顾景舟
等,都是造假的重灾区,怎么鉴别呢?今天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假时大彬壶
明朝
紫砂壶的款印体系还没有成熟,
时大彬传世壶,皆是以竹刀在壶底刻的款
,而印款,则是在后来才出现的。
▲时大彬圈钮壶
只要看到是
印款的时大彬壶,一定为假。
下面这三个底款为陈鸣远的,也是明显为假老壶:
▲假陈鸣远壶
首先看两个刻款,
陈鸣远的壶,素以书法刻款健雅而名
,被赞有晋唐之风。
上面这两个刻款的字,笔者当真是半点健雅没看出来,而且刻这么大,
丑不可言。
▲假陈鸣远壶
第三个印款造假的比较鸡贼,
刻巡抚珍藏,看着很是唬人,
但上面
原矿铁砂
就很搞笑,
原矿后世我们用来称呼黄龙山的
,清朝怎么可能称呼原矿?
而且这个
字体也不是清代做壶人的风格
。
▲陈鸣远南瓜壶及诗文
下面这两个也是明显的假老壶:
▲假曼生壶
紫砂壶的
印款多为篆书
,这两个用了
楷书
,
明显不符合规制
。
而且
曼生壶的底款,多是阿曼陀室
,陈曼生多是刀笔铭刻,或许当年他也兴之所至抟制过,但
从没见过落陈曼生款的壶。
▲曼生壶及底款
下面这三个底款,也是典型的假壶:
▲假顾景舟壶与周桂珍壶
这两个落的分别是顾景舟先生和周桂珍老师的款,这两个壶都
在壶底落了三个款
,
实在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
紫砂壶底部,只会落一个底款
,另外壶盖内、壶把、壶内壁会落款,在底部是不可能落三个款的。
▲假顾景舟壶
第三个款,很多新手乍一看被唬住了,觉得有点像顾老的款。
但实际上,这也很明显假,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个印很大
,占据了底部大部分空间。
顾老的印并没有这么大
,这个印虽然竭力在模仿顾老的印,但仍是有明显差别。
▲顾景舟壶及底款
下面这两个一厂壶,明显也是假的:
▲假一厂壶
有了二厂、三厂后,紫砂工艺厂才被称为一厂,
一厂壶不会打一厂的款,它的全名是紫砂工艺厂,而不是所谓一厂。
至于什么景舟、王寅春辅导什么的,当时是不会打这种印的。
▲假徒弟壶
上面这两个徒弟壶,也明显是假的。
两个
底款刻字,让很多人迷惑,觉得刻的还可以,有点像真的。
景舟之徒
这个很搞笑,当时作品
并不会在壶底刻上某某之徒
这种刻意的话。
此外,顾景舟虽然教导过周桂珍,但
周桂珍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顾景舟的徒弟,她的
师父是王寅春
。
一九六八,
潜台词就是“我这个壶是一九六八年做的,是文革老壶
”,
太刻意了,事实是
文革壶并没有刻一九六八的习惯
。
看第二个,上面有
顾景舟的款
,落三个款就不说了,
老一辈紫砂艺人都是很传统的,
他们如果在壶底刻留时期
,并不会用所谓的几几年,而多用
传统的干支纪年
,如
葵亥春
这样。
▲顾景舟鹧鸪提梁底款
当然,除了比较
典型的底款问题,
还有造型风格上可以看出的漏洞,这就需要壶友们对紫砂历史有一定了解才行。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