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龙凤和鸣银条纪念章!可佩戴! ·  昨天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8:仙女注意说话分寸 天秤保护个人隐私 ·  4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蛇年12生肖开运指南 ·  2 天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钞艺玫瑰!超有仪式感!现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虎嗅蔷薇——乡村振兴,从爱出发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8-17 17:26

正文


作者: 闫琳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体规划研究中心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 所长


本文为作者参加2018北京市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的演讲稿,原标题为《虎嗅蔷薇——乡村振兴,从心出发》


不得不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好的时代。物质从未如此丰富,资源可以任意获取,空间可以随心转换,人们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然而,也是在这个时代,不知何时起,焦虑、迷茫成为了人们的常态,物质的富足却没有弥补内心的空虚。你还记得上一次开怀大笑是何时么?于是, 人们开始怀念那种简单的生活,怀念小时候的味道,怀念“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真实和真诚,仿佛成为了最奢侈的内容

然而我是幸运的。因为如今的我仍能够常常真切的体会到这种朴实无华的情感,每一次,当我换上行装,踏上那片泥泞的土地,走进那个炊烟袅袅,满是猪圈味儿和青草香的村庄, 那一刻,我的心总是能够忽然安静下来


作为一个城市的孩子,机缘让我从05年开始研究乡村,经历我国乡村地区剧烈变化的十几年时光,从一个对乡村一无所知的“小白”,到现在如假包换的“村姑”。然而时间越久,我越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 乡村到底是什么?


多年的工作让我有 两点感触: 第一,乡村是中国城乡社会发展质量的最终标尺,是 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后一道“门” ;第二,乡村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根基, 秉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 。作为城乡规划者, 我们既要做好一个守门人,实现城乡发展的全面提升;也要继承传统,让中华民族的灵魂得到一个最好的归宿


然而,在以往的时间里,我们在乡村做了一些并不合适的事情,那正是因为我们对乡村的了解并不够, 我们对乡村的认知是片段的、破碎的、割裂的 。城市与乡村是割裂的、历史与未来是割裂的,乡村与我们是割裂的。我们甚至从来没有将乡村的发展与我们实际的生活、与我们未来的追求联系在一起。 所以当我们看似在做一些“衔接”、“修补”、“改造”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正是秉承了这种割裂,加深了这条鸿沟。


因此,在这样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新时代到来之际,当乡村振兴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时,它也正在引发一场全方位的思维转换。 在人们追求城乡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乡村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是什么? 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01

首先我感到, 乡村振兴正在经历一场新旧观念的变革与较量



曾经、或者现在,仍然有人认为,乡村振兴是一种施舍与帮扶,是对“落后地区”的改造,是一次现代化的洗礼……而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区。城市和乡村确实在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异,存在差距, 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是城乡的本质,而是被割裂的制度和割裂的思维造成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群,愿意到山野乡间去享受充分的放松?为什么越来越多无处安放的灵魂,在乡村地区获得了安宁与平静?因为乡村的价值需要从更高层面才能够重新认知。从历史的角度看,从民族的角度看,从人和人应有的平等权力来看, 乡村振兴,都必须成为一场平等的对话 。城乡不应再割裂,一切正在流动起来。 乡村和城市,未来只是一种生活区域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02

第二我认为,乡村振兴正在改变人类对空间的思考模式。



用一个流行语来说: 乡村地区是一个“熵”值很高的地方 。熵,体现了事物的复杂度和混乱度。相比城市,乡村地区是一个人类与大自然、与其他生物共处的地方,是一个极其混杂、深度交织、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但同时,这些看似复杂混乱的内容却最终实现和谐与共生。


在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人们不再把自己当成永恒的中心,而是开始把自己融于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与大自然的其他“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对话 。这不正是生命共同体的真实呈现吗?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更高品质的空间和谐吗?


03

第三,我理解,乡村振兴正在变成一个重新向乡村学习生活的过程。



这个时代,世界正变得无限小,小到一个手机可以装下;但是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却不断拉大。大到仿佛已没有任何边界可以束缚。然而忽然,人们对于乡愁的怀念,实际上不正是对那片青山绿水的渴望,对那种单纯亲密关系的羡慕,和对于朴实真诚观念的向往吗? 这正是城市社会中长期缺失的群体感情,是高品质生活中最奢侈的需求。


正如一位老师说的:“ 不是我们在拯救乡村,而是乡村在拯救我们 。” 是的。或许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最质朴的空间,一个最真诚的空间,才有可能让我们摒弃外在、向内去寻找力量,才有机会真正触碰到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才能真正获得平静与满足。 乡村,或许是未来距离我们的心最近的地方


所以,当淡化了“乡村振兴如何做”的技术性讨论,而 回归到“乡村振兴为了什么”来重新审视这四个字的内涵 的时候,我感到或许答案会有所不同。


前不久,我在陕西汉中留坝县参加了一场在“村里”举办的乡村复兴论坛,先不说这场开在花田里的大会多么生动有趣,处处的都是城市里体验不到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更重要的是我遇到了很多在乡村做事的人 。有的是设计师,有的是投资者,有的是开民宿的人。他们是“乡村振兴进行时”的实操者,从他们的谈吐和分享中,我感到了一种思维的变化正在发生。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谈起乡村时都是满满的情感,满满的善意。


比如一些人在乡村投资酒店民宿,或许一开始也带着一些赚钱的想法,但是慢慢的,他们 会不知不觉地把生活融了进来,和当地人一起住,一起吃,逐渐也就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 。他们让本地的农妇成为服务员,那些不会英文的乡下妇女,让来自国外的客人“手足无措、每一步都是探险”,但是她们脸上大大的笑意,却成为了客人们最喜欢的服务。 这种真诚与自信,为中国的乡村开启了一张直通世界的窗子


一些建筑师们也特别喜欢在乡村做设计,探讨充满地域和乡土文化的建造模式。 在这里,他们尽情与天地对话、吸收灵气,描绘他们心中那幅“千里江山图”, 那种灵感恣意爆发的感觉,被他们说已经“久违了”,这是乡村给予他们的营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