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广州全面放宽入户条件#】 ... ·  6 天前  
新浪科技  ·  【#史玉柱等被强执3.5亿##史玉柱及巨人投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刘成城X包凡、冯仑、汪潮涌、郑庆生:互联网业态已经变化,创投怎么做?| 影响力投资峰会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8-18 18:14

正文





所谓寒冬,其实是互联网业态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变成标配,需要新的模式杀出红海。




文 | 张晴


8月18日,在36氪集团旗下联合办公品牌氪空间与华兴资本旗下早期FA品牌华兴Alpha联合主办的“「影响力投资」——创业又一个十字路口的来临”大型峰会上,36氪CEO刘成城、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包凡、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汪潮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共同探讨了“十字路口”之上的创投之道。


寒冬来了吗? 嘉宾们颇为乐观。“我对整个中国经济还是非常乐观的,我们国家第一次出现跟全球发达国家年轻人接轨, 90后这代人是全球接轨的。另外一点有意思的情况是中国即将出现跟全球接轨的中老年”,郑庆生说。汪潮涌则表示:“我们这些做创业的人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所以我们不考虑什么寒冬”,关键在于坚持自己的商业模式,像滚雪球一样,慢慢把企业价值的雪球滚大。


那么创业和投资的机会在哪里?包凡认为,现在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原点,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动机对了,成功的概率也就大了。”冯仑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本身已经越来越像电灯一样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因此在度过了红利期之后,就要把互联网看作是标配,考虑在同一个新起点上大家怎么竞争。


“放大了看寒冬在整个经济周期里也不算什么。但过去的五年,其实是中国经济在增长、互联网行业也在增长,我们跳进这个行业里,大家可以去分这两块增长的部分”,刘成城说,而现在往后五年,基本上这两部分增长有限,那么就要考虑下一个五年里这些公司怎么发展。



所谓寒冬,其实是互联网业态在发生变化


汪潮涌:我最近在看一本书《世界上下五千年》,讲两百年、三百年的事特别有感触,我自己做的公司是1999年6月份, 过去在中国创业的17年感触蛮多的。我1999年创业的时候有一个想法,让天下没有难创的业。为什么这么想呢?因为当时李彦宏、张朝阳刚回来,那个时候在北京有一个海归小圈子,一起喝茶喝咖啡的时候大家唉声叹气,有好的硅谷商业模式带回来却找不到钱,说你搞金融的出来帮我们一把吧,于是我就创办了信中利。一回想好像听起来做投资很光鲜,但是我们做创业者的投资公司,所以我们自己本身也是九死一生,刚成立不到两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一堆互联网公司打回原形。过完互联网泡沫以后就是“9.11”美国资本市场打击,全球悲观的情绪弥漫。好不容易熬到2005年百度上市了,搜狐的股票也很好,刚过了几年的好日子,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开始了。所以刚才冯仑讲的很对,说我们这些做创业的人是不考虑什么寒冬的,因为在我们面前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所以市场的好坏对于我们来讲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坚持,坚持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商业模式,然后像巴菲特所讲的,像滚雪球一样,慢慢把自己的企业价值的雪球滚大。这是创业17年的心得。


郑庆生:实际上像“冬天十字路口”、“下半场”这是人类定义这个时代,但是实际上整个自然界或者整个历史没有飞跃,阳光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寒冬的感觉,是因为我们在整个过去的十年、二十年当中其实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这个过程里互联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一个时代,商业模式需要效率的同时,还会继续往前演进,到下一个时代,材料、生命科学,从这些领域演进。我认为如果真正成为一个大国,这些领域还会再继续开花结果。


另外一点,随着创业的业态变的丰富,原来的BAT实际上是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下一个阶段垂直的领域,内容的领域会慢慢起来,创业的生态变的更加的丰富之后,实际上使投资人的业态也会变的更加丰富。


刘成城:我前一段时间也看了历代经济得失,放大了看整个寒冬在整个经济周期里也不算什么。今天确实是一个回调,从今天来看,其实行业里大家都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因为其实大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咱们拿五年或者十年来看,过去的五年的话,其实是中国经济也在增长,互联网行业也在增长,我们跳进这个行业里,跳进水里来,大家可以去分增长的部分。现在就往后这五年,基本上可能这两块的增长都没有,这两个因素一变的话,咱们讨论讨论这个五年有些东西就没了。



互联网变成标配,需要新的模式杀出红海


刘成城:做互联网的行业前年开始干,在去年做的不赚钱,抓用户,这些公司的话现在可能他们正在融A轮、B轮,他们往后怎么走?就得立刻开始考虑结合电商,结合广告吗?还是没戏关掉,加入别的公司? 


汪潮涌:我觉得中国的微信群用户已经到了七八亿的水平,如果在上面找准自己的点的话,还是有希望,但是只会成为一个藤上的小瓜,不可能成为一个巨无霸。做创业有的人想做BAT,但是大部分公司都可以做成小而美,小而优的公司,也有投资价值。


刘成城:过去几年互联网行业,尤其2013、2014年那一段时间,很多讨论的不叫商业模式,叫用户,或者流量获取模式,一个羊毛出在猪身上,通过做微信号获得这些用户,再卖给谁,怎么怎么样。但现在讨论的都是怎么样赚钱,抓到一个用户在他身上赚钱,出现群体性思想的变化。


冯仑:我们现在比如说房地产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大家在两年前都特别关注互联网。最近这一段大家就稍微提的少了。什么意思呢?我们最后自己去研究这个事,任何一个新的事研究不明白的时候,我们总是往回想,其实有时候去看一下过去的故事,你就可以类比,所以我们研究电灯泡+房地产、房地产+电灯泡。


电灯泡没发明的时候,屋子是黑的,这条街上的餐馆打火把来开餐馆的时候,几乎营业的时间不能太长,光照的面积也不能太大,这条街上基本上晚上8点不会再有人。突然来一个家伙,100多年前发明了电灯泡,这个家伙就他们的生意好,为什么吗?第一可以干通宵,可以24小时营业,营业时间增加了,第二个照的面积多,1000平米也都能照到,营业面积大,客户体验非常好,在这不着火,光照比较均匀,比较舒服。这一家立即成为这条街上来的人最多的,都很新奇,现金流也好,所有人都羡慕这家。但是很快灯泡需求增加了,很多就开始做灯泡了。过不了一段时间,这条街上全都是灯泡。于是这一家的利润立即就摊薄了,等到灯泡到了全村都用的时候,灯泡变成成本,不变成竞争力优势了,已经完全是标配,就变成成本,任何一家开餐馆都必须这样,结果反倒加大了成本。未必回报率增加,原来营业时间短回报率和这个差不多。


于是房地产变成了所有房地产+灯泡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没有什么差别,又回到一个新起点上,大家开始竞争,谁做的饭好吃,服务好,你空间、租金是不是合理。


今天房地产跟互联网的关系是这样,互联网+了一阵,现在又回到原来,我们来看互联网的行业。互联网是标配的,任何盖一个房子都得有wifi,以前没有电话,所有都是标配,会做不会做都是这个成本,剩下竞争的是怎么创造空间的价值。


所以房地产行业现在进入到细分市场,首先是一个横向来看细分的越来越多,包括氪空间也是有细分出来的共享办公的新模式,另外教育相关的不动产,医疗相关的不动产,所以细分市场,大家不去看房地产和互联网的关系了,只是研究细分市场。再有竞争变成营运和服务,不在技术,又回到商业营运和服务上。接下来的房地产细分市场营运和服务就成为未来五年竞争的热点。


今天互联网对很多行业都是这样,不光是房地产,除了互联网自己,互联网对其他行业的影响都快变成这样了。互联网自身也面临这个问题,回到商业简单的事情,包括赚钱,不在过程中为灯泡欢呼,关键看有灯泡以后怎么活。



纯互联网创业难,但人口变化带来新机会


郑庆生:我很同意冯总说的,如果互联网只是加速信息传递,或者只是获客,实际上就是电灯泡,这个时代已经慢慢过去,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互联网的边界,但是互联网还保留着一点点小概率的产出,因为信息加速的时候使得人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可以互相点赞,吃个饭拍照,通过大数据把别人读的新闻我也读,这部分创业的确非常难,纯互联网创业,追求facebook的量级这种可能性有,但是非常低。


另外回到投资,我还是觉得整个中国经济还是非常乐观的,因为我补充我思考的观点,人口有几个现象,一方面90后的现象,不是文化的现象,而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出现跟全球发达国家年轻人接轨的,是跟整个发达国家的90后是差不多的,这代人是全球接轨的。


我们看到另外一点有意思乐观的情况,中国即将出现跟全球接轨的中老年,整个中国有消费力的70后,60后,慢慢进入中老年,他们的消费模式和现在中国老年人的消费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这块的体量虽然中国老龄化,但是这块的体量使得整个消费的盘子有一倍的涨幅,现在我们在消费升级,效率提升地进一步看这个公司,我还是非常乐观的。


刘成城:等于互联网投资策略有很大的调整?


郑庆生:也不一定,因为所有的都是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已经变成电灯泡了,变成水电煤了,我们思考新的模式下水电煤应该怎么发挥的问题。


刘成城:我想请几位嘉宾给未来五年的创业者的一些话,现在要进创业圈子准备怎么混?


包凡:现在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原点,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动机对了,成功的概率也就大了。 


汪潮涌:我认为现在是创业的好时机,和15年前比,政府双创政策战略支持力度大,社会对创新创业资本的投入和来源也多了,社会对创业者失败的容忍度也大,唯一的问题就是希望资本市场能够给创业者和创投更通畅的退出通道。


冯仑:我想起一个事,我也是第一次去美国华尔街的时候,总是跟人家讲美国很多机会,赶紧来,不来迟到了,结果一个大哥把我追回去,说了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对我们来说永远没有迟到,为什么?我来了是创造机会,别给我机会。大哥牛逼,我到哪哪就有机会,我由此自信了很多,现在对创业者来说得有这个自信,别老被这些忽悠,这个没机会,那个没机会,只要我出现,机会就出现。我是来创造这个机会,坚定相信自己的初衷。 


郑庆生:我很喜欢官方的一句话,叫新常态,我认为中国现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像其他发达国家,同时我们跟历史上也没有这么多可以借鉴的历史阶段。今天的中国进入到一个常态,我认为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好的事情。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万万没想到,这些中国App占领了印度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