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志良博士de职业健康
大家好,本公众号提供的职业病防治资料为全免费,大家不能作为商业等用途,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尊重对方版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车买买  ·  全球仅300台!马自达MX-5 ... ·  昨天  
汽车琰究  ·  周观点 | 人形机器人催化密集 ... ·  3 天前  
清单  ·  这 6 个城市太好玩了,念念不忘!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志良博士de职业健康

新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实施办法颁布

朱志良博士de职业健康  · 公众号  ·  · 2025-01-21 18:11

正文


不中毒 不得尘肺的中国绝好工具!
福利!22G 职业卫生资料,只要2次洗车的钱
福利,这么多的职业卫生资料,只要那么少的米!
2971篇推文,祝大家2025元旦快乐!
每一位专业人员必备的工具


昨天网上流传广东省最新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实施办法,具体的推文摘录其主要部分,仅供参考,以官方正式文件为准。



中括号内、红色字体为笔者添加。



上一版本明确执业医师包括临床\公卫\口腔\中医等类别,新版本删除了。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 粤卫规〔2025〕2号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 会民生事务局,省疾控局,省职业病防治院: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我委制定了《广东省卫生健康 委员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向省卫生健康委反映。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2 025年1月17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是指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备案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条 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全省范围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结合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并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第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工作坚持依法、便民、高效原则, 实行全程网上办理 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向省卫生健康委提出备案申请

第五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提交备案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备案材料应当完整齐全,内容清楚,复印件、影印件应当清晰并与原件一致(见附件 1)。

第六条 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以下六类:

(一)接触粉尘类;

(二)接触化学因素类;

(三)接触物理因素类;

(四)接触生物因素类;

(五)接触放射因素类;

(六)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 98)等规定执行。

第七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涉及放射检查项目的还应当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

(二)具有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场所、候检场所和检验室, 建筑总面积不少于 400 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

(三)具有与备案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和其他执业医师、护士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见附件 2);

(四)具有与备案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具有相应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能力(见附件 3);

(五)建立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见附件 4);

(六)具有与职业健康检查信息报告相应的条件(见附件5)。

[ 上一版文件: (四)至少具有1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删除] ]
第八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指定主检医师。

主检医师应具有相应类别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负责确定职业健康检查人群范围、项目和周期,对职业健康检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审核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 上一版文件: (一)具有执业医师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四)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 ]
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在开展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向省卫生健康委备案。

第十条 申请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的,应向省卫生健康委提交如下材料:

(一)《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申请表》(见附件 6);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涉及放射检查项目的还应提交有效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

(三)本办法第七条所列的(二)(三)(四)(五)(六) 项材料。

第十一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等发生变更的,应自完成变更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向省卫生健康委变更备案。

第十二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等变更的,应向省卫生健康委提交如下变更材料:

(一)《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变更备案申请表》(见附 件 7);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变更报告(注明变更原因等)及承诺书(见附件 8);

(四)机构名称变更的,需提交本办法第七条所列的(二)

(三)(四)(五)(六)项材料;

(五)地址变更涉及实际地址改变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变更且机构类型、隶属关系、能力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的,需提交本办法第七条所列的(二)(三)(四)(五)(六) 项材料。

第十三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变更职业健康检查类别(项 目)的,应向省卫生健康委提交如下备案材料:

(一)《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检查类别(项目)变更备案申请表》(见附件 9);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涉及放射检查项目的还应提供有效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

(三)职业健康检查类别(项目)扩项的,需同时提交本办 法第七条所列的(二)(三)(四)(五)(六)项材料。

第十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可以在 执业登记机关管辖区域 外的 偏远山区、海岛 的用人单位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偏远山区、海岛名单由省卫生健康委根据工作实际定期公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上述区域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的,应当在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10 天前向省卫生健康委报告。省卫生健康委应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用人单位所在地市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 新增 ]
第十五条 省卫生健康委对备案材料进行形式审核,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应当场受理。备案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通知备案申请机构 5 个工作日内补正。

对不按时补正或经补正后备案材料还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对受理的备案材料,省卫生健康委应在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工作。

第十六条 省卫生健康委应当及时将备案的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信息告知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在备 案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明或注销检查类别和项目等信息,并加盖公章。

第十七条 省卫生健康委应在完成备案后 3 个月内组织对新备案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现场核查。

第十八条 已备案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再从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应在10 个工作日内向省卫生健康委申请注销备案信息,并按照《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做好职业健康检查档案保存工作。申请注销备案信息需提交如下材料:

(一)《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注销备案信息申请表》(见附件 10);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十九条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卫生健康委告知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销相关信息,并视情依法进行处理:

(一)不再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

(二)不再具备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条件的;

(三)提供虚假的备案材料完成备案的。

第二十条 省卫生健康委应及时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备案医疗卫生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机构地址、 备案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及项目、备案时间、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区域范围等相关信息,以及注销备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本办法自 2025 年 2 月 28 日起施行,有效期 5 年。

附件:
1.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

2.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要求

3.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设备(仪器、车辆)及职 业卫生生物监测能力要求

4.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要求

5.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信息化要求

6.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申请表

7.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变更备案申请表

8.承诺书

9.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检查类别(项目)变更备案申请表

10.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注销备案信息申请表





[
上一版文件要求:

职业资格要求

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师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护士须取得护士资格证,并在本机构注册登记。

购买社会保险要求

职业健康检查专业技术人员购买四种及以上社会保险(至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备案所需有效人员中退休职业健康检查技术人员不超2名。

基本人员配置要求

职业健康检查体格检查医师至少2名,五官科医师至少1名;心电图检查医师至少1名;放射阅片医师至少2名,护士至少2名。( 执业医师包括临床\公卫\口腔\中医等类别,删除 )

各类职业健康检查岗位人员配置要求

粉尘类

主检医师至少1名具备职业性尘肺病诊断医师资格,肺功能检查医师至少1名。

化学因素类

主检医师至少1名具备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彩色B超检查医师至少1名,肺功能检查医师至少1名。(备案甲醇、三硝基甲苯等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化学物必须有1名医师具备眼科执业医师资质)。

物理因素类

主检医师至少1名具备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和(或)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诊断医师资格,听力检查医师至少2名。(备案微波、激光、紫外线项目必须有1名医师具备眼科执业医师资质)。

生物因素类

主检医师至少1名具备综合类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彩色B超检查医师至少1名,肺功能检查医师至少1名。

放射因素类

主检医师至少1名具备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医师资格,眼科执业医师1名,彩色B超检查医师至少1名。

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主检医师至少1名具备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听力检查医师至少1名。

质量和技术负责人资质要求

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应为本医疗机构在册的执业医师、具有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临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熟悉职业病诊断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

质量管理部门要求

质量管理部门应配有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监督员和档案管理人员。

主检医师配置要求

主检医师不少于1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备案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资格,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类别工作3年以上,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

实验室检测人员配置要求

实验室检测人员不少于1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培训要求

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职业健康检查技术人员每2年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法规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







  1. 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收集和应用程序

  2. 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分析确认程序

  3.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界定程序

  4. 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界定操作程序

  5. 职业健康监护分类和周期确定程序

  6. 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选择程序

  7. 职业健康检查的委托、要求或合同审核程序

  8. 职业健康检查方案实施程序

  9. 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0. 职业健康检查操作程序

  11.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控制程序

  1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质量保证程序

  13.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管理程序

  14. 职业健康检查监护档案建立和管理程序

  15. 职业健康检查文件控制程序


  1. 作业指导书职业健康检查个人资料信息采集与确认操作规程

  2. 职业健康检查症状征询操作规程

  3. 职业健康检查内科检查操作规程

  4. 职业健康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操作规程

  5. 职业健康检查其他专科检查操作规程

  6. 苯及苯系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7. 1,2-二氯乙烷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8. 酚类化合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9. 甲醇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0. 硫酸二甲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1. 汽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2. 三氯乙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3. 正已烷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4.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5.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6.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7.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8. 砷及其化合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19. 煤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0. 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1. 其他致尘肺病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2. 石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3. 矽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4. 有机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5. 激光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6. 手传振动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规程

  27. 微波高频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8. 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29. 紫外线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30. 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31. 电工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32. 高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33.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34. 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35. 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操作规程

  36.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编制规程

  37. 胸部 X 射线拍摄操作规程

  38. 振动作业人员冷水复温试验操作规程

  39. 纯音测听检查听力检查操作规程

  40. 神经肌电图检查操作规程

  41. 肺功能仪操作规程


  1. 疑似职业病报告卡

  2. 疑似职业病告知书

  3. 职业禁忌告知书

  4. 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卡

  5.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移送函

  6.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签收函

  7. 职业健康检查基本信息表

  8.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信息表

  9. 职业健康监护咨询卡

  10. 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汇总

  11.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12.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纠正申请表


备注:以上制度文件仅作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的基本制度文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根据工作实际,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相关的制度文件,并确保落实到位。







1 接触化学因素类
1.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1.2 四乙基铅

1.3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1.4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1.5 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1.6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1.7 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1.8 氧化锌

1.9 砷

1.10 砷化氢(砷化三氢)

1.11 磷及其无机化合物

1.12 磷化氢

1.13 钡化合物

1.14 钒及其无机化合物

1.15 三烷基锡

1.16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1.17 羰基镍

1.18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1.19 苯

1.20 二硫化碳

1.21 四氯化碳

1.22 甲醇

1.23 汽油

1.24 溴甲烷

1.25 1,2-二氯乙烷

1.26 正己烷

1.27 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1.28 三硝基甲苯

1.29 联苯胺

1.30 氯气

1.31 二氧化硫

1.32 氮氧化物

1.33 氨

1.34 光气

1.35 甲醛

1.36 一甲胺

1.37 一氧化碳

1.38 硫化氢

1.39 氯乙烯

1.40 三氯乙烯

1.41 氯丙烯

1.42 氯丁二烯

1.43 有机氟

1.44 二异氰酸甲苯酯

1.45 二甲基甲酰胺

1.46 氰及腈类化合物

1.47 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等参照执行)

1.48 五氯酚

1.49 氯甲醚、双氯甲醚

1.50 丙烯酰胺

1.51 偏二甲基肼

1.52 硫酸二甲酯

1.53 有机磷

1.54 氨基甲酸酯

1.55 拟除虫菊酯类

1.56 酸雾或酸酐

1.57 致喘物

1.58 焦炉逸散物

1.59 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

1.60 溴丙烷(1-溴丙烷或丙基溴)

1.61 碘甲烷

1.62 环氧乙烷

1.63 氯乙酸

1.64 铟及其化合物

1.65 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

1.66 β-萘胺

1.67 其他化学毒物(填写具体名称)

2 接触粉尘类

2.1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

2.2 煤尘

2.3 石棉粉尘

2.4 其他致尘肺病的无机粉尘

2.5 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

2.6 有机粉尘

2.7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2.8 硬金属粉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