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讯,了解内蒙古,从这里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学霸  ·  王露课题组招聘科研助理/助研/副研 ·  昨天  
BioArt  ·  Nat Immunol | ...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你关注的亚冬火炬手是谁?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你关注的亚冬火炬手是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跨新年 过大年 |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墨香情浓迎新春·福临书海贺佳节”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公众号  ·  · 2025-01-21 12:09

正文



歌游内蒙古

····

书寻非遗韵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借此契机,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策划了“歌游内蒙古·书寻非遗韵”系列活动,为中华文化的自信输出添砖加瓦。

新春佳节,我们开展“墨香情浓迎新春·福临书海贺佳节”新春写福活动,邀请读者写下“福”字及新春祝福语,墨香情浓,在黑墨红纸间感受笔墨丹青的独特魅力,续写与图书馆的绵绵情谊。同时为读者回赠祝福礼物,让墨香盈馆,情留心间。

咨询电话:0471-6293132








关于“福”的小故事

                 



有关过年贴“福”字,较早的记述是宋代钱塘(今杭州)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的记述“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所谓“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而今对“福”字的解释是“幸福”,但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关于贴“福”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西周时期的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即姜太公)在封神时,他的老婆姬氏(另说马氏)也来讨封。姜子牙很不高兴,怎能先封自家之人,且这姬氏品行不端,便生气地把她封为“穷神”,并告诉她不得到有“福”字的人家去。封穷神这一天正是旧岁除夕,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在自家的门窗写上“福”字,以示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便成为民间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延续至今。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以求吉利。

图书推荐

还想了解更多的春节习俗吗?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任您挑选,为您推荐以下书籍: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汉文第四阅览室


汉文第四阅览室


年节习俗


中国传统年节与年画


汉文第四阅览室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恭祝大家

新春快乐

点击福字翻看新年祝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