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没文化的野狐狸
历史票友,业余写手,用微笑的态度写一部严肃的正史。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者原文链接。 微博:没文化的野狐狸 微信公众号:野狐狸讲宋史(ID: yhlsongshi) 小编微信号:nbhanli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千万不要学哪吒收鼠鼠!“獭”很危险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纪录片首曝,《哪吒2》的幕后秘密 ·  2 天前  
新北方  ·  又涨了!金饰价格每克突破870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没文化的野狐狸

[历史]宋朝进行时(0126)科举之门

没文化的野狐狸  · 简书  ·  · 2017-12-27 16:31

正文

前一篇 宋朝进行时(0125)三个书馆和三部大书
后一篇 [历史]宋朝进行时(0127)第一个人,暴脾气张咏

2. 科举之门

为了招揽各方英才为朝廷服务,赵光义竖起了一面最有效的旗帜——科举。

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在于公正,不管你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你长得一张明星脸,还是一张八戒脸,一律考场上见真章。落笔无悔,童叟无欺。

对于大多数平头百姓而言,科举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赵光义即位以后,立刻大开科举之门,扩大开科取士的人数。有人统计,赵光义当了二十年皇帝,共开科八次,取进士1478人,平均每榜186人,相当于赵匡胤时期的14倍还多。

当时不但开科取士名额多,对新考上的进士授予的官职也特别优惠。以前,新科进士刚入仕途,哪怕你是状元,也得先从一个从八品的小官干起。但到了赵光义这里,情况完全不同,那些一甲、二甲的进士,起步价就是七品官衔,这一来一去,一下子就缩短了十年的官场奋斗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赵匡胤时代的进士,很可能你还在某个犄角旮旯干些低级公务,比你迟几年考上进士的小学弟却突然跑到前面,成了你的领导。

这时,你也许不得不感叹:人生还真是需要点运气啊。

光批发官帽还不够,赵光义还在礼节上对新科进士予以特殊优待,前面提到的赐琼林宴、发行装钱等活动,都是在赵光义时期形成的。那时的进士,开始享受前所未有的优待(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赵光义这么做,除了推崇文治以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突然扩大取士名额、提高起授官阶,大大笼络了一批读书人。这些新晋文官充斥到帝国的各个角落,对赵光义感恩戴德,成为他最忠实的支持者,自然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基础。

公心也好、私心也罢,赵光义的做法确实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宋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开始成为朝野的共识。民间读书之风大盛!劝学之风大盛!人人都希望自家孩子多读书,通过科举光耀门楣、扬眉吐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