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本文来自一位邻里的投稿,他曾经从事电竞行业,但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文章洋洋洒洒一万余字,在篇幅与细节呈现上都与左林右狸相投,故刊登于此。同时也欢迎各位邻里给我们投稿,出行、泛娱乐、媒体、教育等各赛道均可。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本文的主题是电子竞技。过去20年中国电竞几经起落,有太多的风雨,有的人一直坚持,有的人已经离开,但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该被铭记,文章里的很多人与事读来都令人唏嘘。如今随着I.G在S8夺冠,中国电竞想必会再上一个台阶。
3.在《游戏直播江湖》一文中我们对电竞行业有一些简单的描述,本文则更为详实。另外,我们也在操作电竞主题的长文,这篇文章也提供了很多线索,也希望各位邻里给我们提供更多史料。科技史写作,我们是认真的。
1.起步:与国际接轨
很多年前,网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争论,到底是Quake2(雷神之锤2)奠定了中国电竞的早期基础,还是星际争霸让电子竞技这个概念开始在玩家中普及。
星际如今玩的人少,Quake2更是鲜为人知。但Quake2的意义怎么夸都不为过,它是一款划时代的FPS游戏,其操盘手是约翰·卡马克,就是后来加入Oculus的大神,而且后来Half-Life 2的引擎正是基于Quake2的引擎改良的,而CS是跑在Half-LifeL 2上的MOD。
但是不管是哪款产品,游戏的全国赛事和对赛事报道,是在1998年开始出现的。当时视频重播还不存在,甚至网络还没有普及开来,在这样一个电竞上古时代,玩家获取赛事信息的方式非常单一。有一个ID名为寒羽良的作者通过娴熟的笔法和对星际争霸的了解,将最早的赛事过程文字化,然后通过纸媒的方式让读者了解到国内顶级玩家的操作。
寒羽良本名陈宇,现在是腾讯光子的负责人,年轻人手机必装的游戏中,王者荣耀出自天美,吃鸡就是出自光子。
陈宇(寒羽良),曾经参与引进了LOL、DNF和CF等游戏
寒羽良不止是优秀的报道者,在上个世纪末获得重庆冠军的他后来前往北京,寻求电子竞技这个全新概念在中国的职业化可能。
1999年左右,韩国留学生在北京五道口秀出星际争霸花里胡哨的操作的时候,一批中国最早的游戏人开始了中国电竞行业的最早尝试。电子竞技和传统竞技体育一样,一定要选择受众最广的项目,毫无疑问,星际争霸在当年的影响力几近二十年后的英雄联盟。
在这些尝试中,逐渐出现了最早公司化的亚联游戏,以及从出现到消失都保持民间组织性质的CPGL(中国职业玩家联盟),而且大家选择的项目都有星际。
亚联隶属于海虹控股公司,海虹同时也是游戏平台联众的母公司,属于国内网络的先行者。彼时国内游戏还处于娱乐阶段,而国外已经有了电子竞技的概念,并出现了CPL(职业电子竞技联盟)等组织。于是很多海外华人开始把电竞的概念带入中国,其中一位就是美籍华裔胡海滨,他与亚联的一位高管相熟,后来回国加入亚联,帮助公司将电竞作为重要方向之一。胡海滨后来与寒羽良等人成立了“=A.G=”战队,名字取自Asia Game,也就是亚联游戏战队。=A.G=应该是国内最早的职业化电竞战队,队员全职参与练习和比赛,月工资2000左右。
2000年,CPGL对接了WCGC(世界电子竞技挑战赛),选了第一波选手去韩国比赛,而WCGC正是后来被誉为电子竞技奥运会的WCG。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国内的电子竞技初期也是如此。随着网络的普及,江湖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当大家把战队成立起来后,每个人的背后都代表着江湖中不同的势力。但是早期的电子竞技江湖中,外事还是不迷糊,大家都能坐下来,选出被认为最合适的选手前往韩国。
WCGC是在当时亚联和CPGL这两大组织之间某种竞合关系下,顺利完成大陆地区的选手选拔的,只不过没有经过有体系的比赛进行选拔,所以WCGC实际上不算在国内落地。现在的玩家大概已经不知道亚联,更不知道CPGL了。
那一年,在韩国总决赛中,帝国时代这个项目,中国人就创造了在前16强中占据8强的显赫成绩,其中还有一名来自宝岛台湾的选手。这是帝国时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大陆地区选出选手前往世界总决赛,后来因为版权落地的问题,我们再也没有在大陆地区进行选拔赛。
但是在普及范围更广的星际争霸项目,我们铩羽而归。那一年韩国人包揽前三,中国准职业玩家出身的高手一脸懵圈,知道强,但是没想到这么强。曾经在263战网、亚联(和东魅)战网、北碚战网叱咤江湖的高手大神在韩国才见识到了真正的职业玩家,见识到了韩国当年如火如荼的电竞环境。
2.WCG:2001的狂欢
到2001年,WCGC改名WCG,亚联此时已经将重点已经转到了网游,CPGL则继续承办了当年的赛事,不过主办方变成了当年最大的线上游戏公司联众。在三星冠名,联众主办的强力加持下,那年的WCG总算落地,并且在全国设立了几个赛区进行选手选拔。
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我只记得沈阳赛区因为种种原因,是在北京完赛的,地点是一家海淀区的网吧,后来这个网吧还成了总决赛预选赛的比赛场地。在CS项目中,沈阳赛区只来了一个当地战队参赛,这个战队的名字叫I.D战队,而且它突破了跨区域报名的数支北京战队的包围,杀入了总决赛。
WCG 2001的中国区总决赛,成为了当年电竞爱好者的狂欢,各个赛区被选拔出的顶级选手聚集北京。在比赛前,赛事组织方带领所有参赛队员进行了首都一日游,并且在那天,留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
细心的邻里可能发现,照片上面的时间是2011年,这是因为这张照片是2011年对着原照片翻拍的
很多战队之所以跨区域报名,是因为CS项目已经成为最火爆的竞技项目,它需要五个人配合且对战更为激烈,在2000年末席卷全国网吧,并且由此诞生了后来CS的三大咨讯网站,CSCHINA、CCSK和CS-CN。CSCHINA是由来自亚联的李翔建立;CCSK则和CPGL关系更好,在做CS之前,几个负责人还做了当年最大的三角洲部队这款游戏的个人站点DFCN;CS-CN则是因为汉化CS客户端被用户所了解。
而从广东赛区杀出来的CS战队EVIL,是当年的夺冠的大热门,他们到达北京后,和北京S.U.R.V战队进行了多场线下训练赛。当年的网络环境并不好,对于北方战队不太了解的EVLL通过线下训练赛,不但在决赛期间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并且也能了解到北方战队的战术打法。S.U.R.V战队,DEVIL战队和26ZM战队在那个年代称霸北方地区,而S.U.R.V则因为拥有大饼,海带等传奇选手在当时影响力最大。
S.U.R.V战队
但是S.U.R.V战队在那一年遭遇到了另外两支战队的强力狙击,在北京赛区被26ZM战队淘汰,没能进入最后的总决赛。在战队的江湖中,能代表战队出战的是少数,但是当年的电竞圈,每一个战队都规模庞大,战队的标签让大家有固定聚集训练的网吧,有自己的线上论坛,同样,在战队的江湖,也出现了无数的故事。2002年,S.U.R.V战队传奇人物大饼转会DEVIL战队。
26ZM战队
三星为了宣传WCG和三星品牌,每个赛区都派出了来自韩国的形象宣传大使,形象宣传大使据说都是韩国本地的女性职业玩家。
如果说WCGC是让中国的顶级选手们了解到职业电竞的魅力,那2001的WCG是让这种魅力被更多的游戏爱好者们所感受。那年总决赛在中国大饭店进行,这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赛事,现场也带来了很多第一次出现在大陆地区的设备,比如选手都被隔离在玻璃房间内比赛。
现在看起来,当年的比赛场地并不算大,但是在2001年,这已经是前无古人的现场赛事搭建了。在赛事组织的过程中,和CPGL关系走的很近的CCSK为当年的WCG输出了多个赛区的裁判。
星际项目中,被称为无冕之王的马天元在那一届比赛中再次表现失常,获得了第四名。不管是在电子竞技还是传统体育项目中,总有一些出道即是天才的选手,而突破自我的选手,是可以再登巅峰的,马天元就是这样的人。马天元在川大读书时因为红警打得好而知名,后来他开始玩星际,在亚联战网上战无不胜,但总是在正式比赛中输掉比赛,也因此被称为无冕之王。不过在2001年的WCG中,因为第三名选手的签证问题,马天元得以最后进入韩国总结赛。
马天元(红色帽子)
在Quake3项目中,有一名同样少年天才选手,这名选手在那年和来自I.D战队的选手CHJ遭遇。CHJ之前被认为是Q3中国区王者,那一年的Q3比赛还没有开始双败赛制,第一轮就开始淘汰的赛制异常残酷,最后CHJ被淘汰,而淘汰他的选手叫孟阳。我们也许对他的ID更加熟悉,他就是RocketBoy,后来中国在FPS领域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一个百万奖金获得者。
值得一提的是,CHJ与马天元同属=A.G=战队。
在CS项目中,来自上海的SH战队被来自广东的BOB战队击败。SH战队中的选手金亦波,现在是腾讯英雄联盟赛事负责人。
上海赛区的领队施谦,被称为上海电竞圈的教父级人物,南航毕业的他为了电子竞技的推广和普及,在上海一家名为3C+T的网吧工作,主要是这里可以定期让他组织比赛。在上海,施谦的网上ID会被更多人知道:“飞影”。他和上海两个本地电视频道合作了两款游戏节目,《游点疯狂》和《动漫情报》,频频在本地电视节目上镜的飞影在那个年代不遗余力的宣传电竞。
施谦(飞影)
当年CS的总决赛,在两支同样来自广东的战队中展开,他们是BOB战队和当年如日中天的EVIL战队,准备更为充分的EVIL战队最终大比分取得了那一年的CS项目冠军。
2001 WCG,中国代表队出行的时候没有送行的粉丝,选手们一大早从酒店出发,天还没有亮,我在酒店大堂,拍下了这一届WCG中国区的最后一张照片。
当年中国代表队的领队是洪哲夫,这又是一个叱咤电竞圈的前辈。洪哲夫后来加入了世模科技,并且将ESWC(电子竞技世界杯)对接落地大陆地区,这是后话。
在2001年,洪哲夫表现出了超越当时电竞人的政治觉悟,不但准备了国旗,并且将出现在韩国后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都和选手们做了说明,这个风气也一直被保持了下来,这也出现了后来WCG总决赛现场上,大陆选手和宝岛台湾省选手的种种冲突。
目前还保留下来的韩国总决赛的大部分图像资料,是一名来自华彩的员工自费去韩国拍摄,我们都叫他老马(Maverick),他是Q3ACN的站长。他从四川发现了一名颇有天赋的选手,并把这名选手安排在了华彩工作,这名选手就是上文提到的RocketBoy。老马在华彩负责的是《万王之王》的运维,万王之王是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图形化网络游戏(之前的网络游戏是文字MUD)。
老马(Maverick)
在那几年,川渝两地为中国电竞输出了众多人才,不管是前文中提到的寒羽良还是老马或者EVIL战队的butcher。因为同为川渝出来的选手,RocketBoy和butcher的私交非常好,这也让RocketBoy和整个EVIL战队的关系都很好,一年后的WCG 2002,又是EVIL战队和RocketBoy分别代表中国赛区的CS项目和Q3项目参加世界总决赛。
顺便八一下,曾经Quake届的女神EDOO,后来嫁给了这一届EVIL战队的偶像级选手KING(KEN)。
前排左起分别为RocketBoy、butcher和FISH
老马是个非常NICE的人,他授权CCSK可以转发他的照片,并且也从韩国发来了很多没有发在Q3ACN上的现场图片,这些都被发布到了CCSK上。CCSK是2001年依靠着WCG第一手的报道,一跃成为当年影响力最大的电竞站点。作为自费去韩国看比赛的玩家,老马在那个年代是绝对的硬核,而他的Q3ACN也聚集了中国最硬核的一批用户,在Q3ACN的论坛上,也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
2018年10月14日,老马因为癌症告别了爱他和他爱的人,已经在腾讯工作的孟阳(RocketBoy)在微博上留言说:
颜颖,ID:Maverick,爱称“老马”,中国电竞第一批将帅级、教父级人物,我最尊重的导师,在最困惑的时候给我最大帮助的人,10月12日傍晚6:25因病去世。当我1年前得知老马病情,就知道这一天可能会来临,但没想到是今天。我的哥,一路走好,来生再与你一起抗战!
回到2001年,如日中天的EVIL战队,全民都在玩的CS项目,当这一切结合在WCG世界总决赛上时,我们还是看到了差距,在CS项目中小组赛没有出线。
但是那一年的WCG,我们收获了中国电竞史上的首枚金牌。那一年的WCG,我们一共收获了两枚金牌,分别是星际双人赛和FIFA团体赛(林晓刚和阎波)。
在韩国,马天元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同样来自=A.G=战队的DEEP组成了双子军,在韩国拿下了一枚星际争霸1双打项目的冠军。
在我的印象里,这是我们在WCG的唯一一枚星际争霸1的金牌,此后直到WCG停办,韩国人一直牢牢把持着这个项目的霸主地位。
2001年就这样过去了,尽管当时电竞领域还有CPL以及后来CLANBASE发展出来的ESWC等世界顶级赛事,但WCG作为能在中国落地的赛事,让中国的玩家和中国的媒体注意到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相对于2004年才落地中国的CPL和ESWC,WCG 中国区的意义非常重大,在那几年,每每在中国电竞的至暗时刻降临时,WCG的赛事让玩家和电竞人都心存一丝希望,因为和国际接轨,全球选手参赛的赛事,会拥有更高的关注度,就像传统竞技比赛一样,赛事才能聚集流量,电子竞技也是如此。
随着WCG的成功进行,全国CS赛事爆发式的出现,2002年的年初,湖南都市频道进行了大陆地区第一次由电视转播呈现的CS比赛,电视转播的介入让这次比赛成为里程碑式的赛事。
同年,美年达在北京赞助了一场当年最高奖金的赛事,这次赛事不但吸引了国内顶级战队的参赛,还吸引力海外战队参赛。来自马来西亚的M战队成为史上第一支来到中国大陆参加电子竞技比赛的海外战队。
这一届比赛,则是由CCSK和CSCHINA共同承办,就像亚联和CPGL放下成见,一起努力将WCG引入而做出的各自妥协一样,当年两大CS网站也和江湖中的前辈一样,携手进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合作。
2001年的暑期到2002年的五月,是中国电竞的高光时刻,用了如此之多的文字来描述这段时间,是因为这段时间里的许多人、许多事,让电子竞技在大陆地区全面开花,在CS的带领下,星际赛事也在全国铺开,在被表弟李俊峰介绍了星际争霸后,后来的人皇李晓峰也爱上了这款产品,并且在2001年成为HOME战队的主力。
3.至暗时刻:蓝极速网吧纵火
但是这些人当时大概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即将到来。
2002年6月,北京蓝极速网吧,四名年轻人因为和网吧管理员发生了矛盾,选择了纵火这种最极端的方式来报复。6月16日凌晨,蓝极速网吧突然起火,当晚的25名上网者罹难,大部分是学生。这一事件带来了全国网吧大检查,而当时的电竞赛事,大部分都在网吧进行,蓝极速网吧事件让刚开始看到光明的中国电竞迅速降至冰点。
同年,一场名为CEG的全国赛事在大陆地区展开,总决赛在上海进行的CEG爆发了奖金欠发风波。年底,非典在广东地区出现,蓝极速网吧的阴霾还没有过去,非典又要给当时的电竞发展以致命一击。2002年,可以说是中国电子竞技的至暗时刻。
不过在当时,电竞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线上的对战平台开始出现。浩方对战平台在2002年的4月5日开始内部测试,9月开始公测。
浩方对战平台只是集团下一家分公司的试水项目,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叫徐欣,徐欣后来被我们称为徐老板,他是游戏的狂热爱好者,同时也是一流的程序员,浩方平台这个项目,是他顶着巨大压力完成的。但是上线测试后,浩方在线一直不高。
那一年,SH战队队员金亦波加入了上海游戏中心,上海游戏中心隶属上海电信。浩方选择了和上海游戏中心合作推广,尽管在线不高,但是平台还是有了一些用户登录。
电竞领域也不全都是坏消息。2003年,中央电视台一名是帝国时代爱好者的制作人,在那一年成功在央视立项《电子竞技世界》,他就是田洪。在WCGC举办的时候,田洪与和所有玩家一样,只能从网络上获取到相关信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段暄或许更为观众们所熟悉。节目的成员中还有如今做赛事执行和节目制作的英众文化的CEO徐鲤。
在电子竞技世界节目组中,几乎每个人都热爱游戏,在当年各种电竞项目比较繁多的时候,大家更多的选择用FIFA一决高下,这一切的改变大概是随着CNDI进入节目组而结束。CNDI本名陈迪,WCGC FIFA项目中国区冠军,并且在WCG 2002获得全国冠军。
徐鲤(左)和段暄(中)
因为央视的介入,电子竞技第一次被主流媒体承认,也正是这一年的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中国电竞有着特别矛盾的发展过程,每次大家感觉未来的路变黑暗的时候,总有一股新的力量重新进来,并让所有人再次鼓起勇气,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离开,有人坚守。
所有电竞爱好者都应该记住这些人,在那个年代,他们敢于站出来,让主流媒体关注到电子竞技,甚至辐射到当时的游戏圈,并且用正面的力量来为中国电竞做背书。电子竞技世界的每一期节目除了需要用心制作,还要面临审核上的阻碍,如今节目组中的一些人还奋战在电竞行业,电竞需要感谢他们。
摄像杨春来老师,做笔记者是制作人田洪
2003年,浩方对战平台从一堆局域网对战平台中杀了出来,靠着最快最新的赛事报道,靠着长期固定的线上赛事,靠着稳定流畅的联机速度,成了电竞爱好者每天必须登录的平台。那几年,浩方作为亚联之后的第二家纯电竞公司,也特别努力在做好电竞这个行业。
在那一年,浩方和一体机制造商浩鑫邀请到了当年全球范围内的顶级CS战队来华,他们就是来自瑞典的SK战队。这支战队在汇集了来自瑞典N.I.P战队的几名天才选手后,牢牢把握了那一年CS项目所有的全球比赛冠军,在获得WCG 2003的冠军后,SK战队来到大陆,在北京上海掀起了SK风暴。浩鑫是来自台湾的一家EPC制造商,也是大陆地区第一家签下全球顶级战队的厂商。
2004年,CPL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来到中国,这届CPL由浩方主办,来自新加坡的GBR|Titans轻松击败本土战队AS,拿走了CPL中国区CS冠军。在这次比赛中铩羽而归的AS战队的选手117(小荣)在那年退出了职业战队,加入了浩方。
同年,浩方对战平台在线超过400000人,也是在这一年,盛大网络宣布投资浩方对战平台。当年的浩方已经在内容资讯,平台建设,赛事组织上牢牢控制着话语权,浩方旗下的资讯网站CGA当年曾经常年保持着ALEXA全球网站排名前100,而这一切,全部是由浩方当时的兼职编辑团队来实现的,这些人大部分当时都是大学生,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现在他们也分布在全国各地,有些人还在从事着电竞相关的工作。
但当你看到希望,觉得光明即将来到的时候,现实会给你猛击。2004年6月4日,因为一纸禁令,央视《电子竞技世界》停播。
另一方面,被盛大网络投资的浩方面临巨大营收压力,为了完成指标,运营团队无所不用其极,在知乎上,有一篇赞同超过1000的回答,浩方是如何没落的。
这篇文章的回答者正是浩方的产品负责人,2002年加入浩方,大家都称呼他狗星。浩方的运营人员在2005年底,设想了一种新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直播来观看选手们的比赛,这种需求被浩方的天才程序员们很快实现出来,并命名为HWTV,并且他们用最熟悉的方式很快就组织了一届中韩对抗赛,并且邀请到了韩国选手,同时也是当年WAR3第一人的MOON。线上通过HWTV直播系统超过100000人观赛,当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数字,在那次比赛中,中国选手被韩国选手全面压制。
2005年的年底,已经完成和盛大交易的浩方团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新时代的降临,尽管内部已经立项了DOTA的积分房间并且已经完成了原型的开发,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在DOTA和直播都已经捏在手里的浩方,快速的做完了和盛大的交接,一部分核心成员在不久后继续选择创业,创建了起凡游戏。
盛大派到浩方的第一任总经理是传奇世界工作室的负责人蔡玮,在蔡玮之前,盛大还有一名员工频繁到访浩方,对接一些产品,这名员工叫冯一迟。在DOTA之前,众多对抗型和RPG型地图开始火爆,不管是曾经的3C还是守卫雅典娜,都吸引了大量玩家,但当DOTA出现后,这一切都改变了,另一家对战平台VS则靠着对DOTA的完美支持快速成长,并且在未来几年,成为浩方最大的竞争对手。
用了如此之多的文字来叙述浩方,是因为笔者曾经作为一名电竞从业者,在浩方工作十年。回想那几年,我们也拥有过RocketBoy,也拥有过SKY,但是我们在群体项目上,除了WNV的灵光一现,就再也没有过让大家喜悦的消息。
4.MOBA的兴起与电竞职业化
蓝极速网吧失火是中国电竞第一个至暗时刻,让如日中天的电竞比赛戛然而止,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正在走向全民产品的CS项目,而DOTA有了超越CS的火爆,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普及,让DOTA这个五人项目成为了新的爆款产品,并且由此催生了MOBA这个巨大的品类。
DOTA的出现和发展,有着和CS相似的轨迹。DOTA是一张来自于魔兽争霸3的地图,原作者是Eulsm,但是直到Guinsoo接手后,DOTA才开始了他的高速成长期。随着工作量变大,Guinsoo开始寻求其他地图制作人帮助,IceFrog(冰蛙)在这个时间点加入了DOTA社区。而为了纪念让DOTA出现和让它发扬光大的前辈,IceFrog给DOTA中的两个装备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也就是Guinsoo(羊刀)和EUL(神圣法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随着Guinsoo离开DOTA社区,加入一家名为RIOT的公司开发一个全新的MOBA产品,两个人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在Guinsoo把DOTA社区另一位重量级创始人PenDragen拉到RIOT后,双方矛盾激化,IceFrog随后把游戏中的羊刀改名为Guinsoo's Scythe of Vyse(邪恶镰刀)。
RIOT就是被我们所熟悉的拳头公司,而Guinsoo去开发的新的MOBA产品,就是如今最火爆的英雄联盟。冰蛙后来加入VALVE公司,负责DOTA2的开发。
2012年,盛大派往浩方的第一任总经理蔡玮加入完美世界,负责DOTA2的中国区运营。在他之前,前文提到的冯一迟已经先他加入腾讯,负责的项目则是英雄联盟。
纯粹意义上的单机游戏发行已经被时代抛弃,不管是V社基于STEAM发行的DOTA2,还是拳头的英雄联盟,此后的电竞产品完全杜绝了局域网连线的模式。局域网产品最后的高光时刻,是在2011年横空出世的11对战平台。
前文提到的起凡游戏依靠着自研MOBA类产品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那几年,不管是浩方还是VS,都在进行着自己MOBA产品的自研,起凡内部的紧迫感加强,他们选择了一种最好的防守方式,在对战平台市场占有率饱和的情况下,起凡团队用了几个月时间就研发出了11对战平台,并且依靠着他们对MOBA产品的深入理解力,快速的完成了对成熟市场的收割,浩方和VS都没有实现的百万在线,被11对战平台实现。
11对战平台的产品负责人,也正是前文提到的狗星,而促使起凡开发对战平台的,是浩方(2010年被交易给盛大旗下的边锋棋牌)在2010年完成了对武汉掌门人对战平台的收购。掌门对战平台的负责人是陈少杰和张文明,如果对这两个名字比较陌生,那么他们后来创业创建的一家新公司你肯定知道---斗鱼TV。
此后,围绕着游戏的直播成为了电竞中新的热点,也就了斗鱼、虎牙、熊猫等一批公司。游戏直播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可以阅读左林右狸此前发布的文章《游戏直播江湖和虎牙斗鱼的前半生》。
如果说在那几年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大概就是在2011年回国的一名年轻人,这个人就是王思聪。
作为一名富二代,他不但带来了钱,还带来了大批超级富二代对这个领域的关注,于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战队,也让职业化在中国具备了超越过往的基础。王思聪对电竞爱的深沉,也爱的真实,2011年,他在新浪微博正式宣布:“强势进入,整合电竞”。
曾经的职业战队,只能用苦逼来形容,拿着低工资,奖金经常被黑(主办方或者战队本身),从1998年到2011年,这个情况基本上没有改变,甚至还出现过WCG中国赛区冠军因为俱乐部自己的举报而无法前往韩国比赛的事情出现。
王思聪在2011年收购了CCM战队组建了I.G战队,也让CMM战队著名的“李庄白肉”这样的梗逐渐成为了过去,很多年之后,这个梗的主角之一成为斗鱼TV的一哥,开始了另外一段故事。
王思聪的进入也带来了资本市场对电竞的关注。电竞领域在2011年后开始不断收获投资,2014年曾经都在浩方工作过的张宏圣(BBC)和沈伟荣(117)等人创建了ImbaTV,并在2015年获得了一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在这一轮融资中,王思聪普思资本赫然在列。
ImbaTV团队(左起): 小波(sakula),xixi,alex,bbc,117,爱华,李文哲(fre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