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很多考生已开始准备志愿填报事宜。
一些考生或是因为对未知的好奇,或是出于“自我疗愈”的目的会比较关注心理学专业。
然而与曾被吐槽上热搜的新闻传播专业一样,心理学同样具有浓烈的天坑属性,很多学生四年过后会发现根本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于是不得不继续读研或被迫转行。
所以,如果你只是好奇或想要“自我疗愈”,那强烈建议你不要选择心理学专业。
但是,如果你的职业规划十分清晰,未来立志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那又该如何选择院校呢?
今天我们分享几条标准,仅供大家参考。
一、专业排名
本科阶段,国内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并没有专门的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专业,而是统一以应用心理大类进行招生。
因此,
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即是填报志愿时一条十分重要的参考标准。
2024年6月13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了“2024软科中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25项测量指标。
在2024年度中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中共有151所院校上榜,
其中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六所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属于A+级别,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24所院校属于A级别。
具体名单可查阅: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应用心理学
二、硕士点
在相关部门统计的就业红牌专业名单中,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已连续多年榜上有名。
对于立志将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考生来说,仅有本科学历是远远不够的,考研将是多数人的必选项。
因此,该院校是否具有应用心理学硕士点,是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的第二条重要标准。
在教育部门公布的2024年硕士专业目录中,
共有32所高校招考应用心理学全日制硕士(04教育学-0402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这些院校可纳入参考。
具体名单可查阅:
https://yz.chsi.com.cn/zsml/queryAction.do
此外,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五所高校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项目已获得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CPS)认证,这几所
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
有效注册期内的硕士毕业生(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可直接登记为注册助理心理师。
PS: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
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专业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三、实践资源
目前,国内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专业学历教育阶段最大的短板是重理论、轻实践,很多高校虽设置有临床心理学或心理咨询的课程或专业,但学生几乎没有实习实践的机会,导致绝大多数专业出身的“学院派咨询师”在毕业时基本没有实操技能。
因此,实习实践资源是选择院校时同样需要着重考虑另一重要标准。
此前,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CPS)曾就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实习机构开展注册认证登记工作。
这些获得认证的实习机构须为实习学生提供有计划的、设置好顺序的实习培训方案,其重点和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实习培训的质量。须提供直接针对寻求专业服务者的系列服务,包括心理评估、心理治疗或咨询。同时,在实习期间机构会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个体督导和团体督导。
截止目前,共有以下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获得了CPS实习机构认证资质:
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
四、地域
作为一项为人服务的职业,心理咨询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水平会显著受到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相比其他地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的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更为成熟,从业者的平均收入水平也比其他地区更高。
此外,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因累计的行业资源远超其他城市,目前已成为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四大山头(精神分析四大重镇)。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优先考虑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成都这几座城市的院校。
五、就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心理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国家对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已日益重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相对而言,中小学、高校、医院等体制内单位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岗位以及大型企业(国企、外企等)的EAP岗位,是多数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
但因国内学历教育模式的先天缺陷,本科毕业即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通常十分困难,多数需要考研。
此外,个人执业也会是部分毕业生的选择。
在收入待遇上,2021年第二次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现状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人员中:
12.1%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38.2%的月收入为2001-4000元;30.8%的月收入为4000-6000元;10.9%的月收入为6000-8000元;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者仅为8%。
考虑到心理咨询师较高学习成本、较长的成长周期和较低的“投资回报率”,再次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慎重选择应用心理学专业。
如果你的志向明确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则可综合考虑院校专业排名、硕士点、实践资源、地域、业内知名人物等因素,结合自身高考分数选择合适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