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团队是中科院从事能源战略情报咨询服务的专业智库,致力于能源知识挖掘与分析,密切跟踪能源战略、科技发展、产业布局等最新进展,为决策层战略决策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高端咨询服务。欢迎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美国能源部投入5170万美元开发下一代交通技术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25-04-02 17:32

主要观点总结

美国能源部宣布支持19个下一代交通技术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电动汽车技术、越野车技术、车联万物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每个主题下都有具体的项目内容和预期成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下一代交通技术的资助情况

美国能源部投入5170万美元支持这些项目,旨在推动下一代交通技术的发展。

关键观点2: 资助项目的具体内容

包括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电动汽车技术、越野车技术、车联万物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每个主题下都有具体的项目内容和预期成果。

关键观点3: 具体资助的项目细节

如开发高能量密度磷酸盐基正极、钠离子电池、低温室气体排放越野车概念等,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资金分配和预期目标。

关键观点4: 原创声明与感谢

原创声明表明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感谢关注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的公众表示感激。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投入5170万美元支持19个项目,以开发下一代交通技术。资助项目包括:

1、下一代磷酸盐基正极

该主题下投入1700万美元支持4个项目,开发磷酸盐基正极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①开发磷酸铁锰锂(LMFP)正极活性材料,使电池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LFP)电池提高20%以上,循环寿命超过1000次;②通过掺杂和碳涂层等方法最大限度提高LMFP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和寿命;③开发N-甲基吡咯烷酮(NMP)高能量密度混合金属磷酸盐正极活性材料,基于该正极、石墨负极的30-50安时方形电池可实现200瓦时/千克的电池能量密度,可快速充电且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④开发高能量密度磷酸盐基复合正极活性材料PhosCAM,该材料结合了富锂/富锰材料的高能量密度特性以及磷酸盐基材料的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能量密度超过640瓦时/千克,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

2、用于电动汽车的钠离子电池

该主题下投入600万美元支持5个项目:①开发高容量、长循环的层状氧化物正极,并通过原位测试平台筛选适合形成坚固耐用固体电解质中间相的电解质材料;②探索掺杂低价掺杂剂开发层状氧化物正极,使用高价掺杂剂进行表面工程和喷雾干燥涂层,通过计算和实验筛选和优化新型电解质系统;③开发一种自熄灭电解质以延长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最大限度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④通过成分筛选、熔盐合成、单晶电极开发、电池制造和测试以及原位诊断,开发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单晶铁-锰-铜基层状氧化物正极;⑤利用低成本、可持续的硬碳前体开发硬碳负极粉末合成技术,同时根据硬碳表面化学特性定制开发液体电解质。

3、低温室气体排放越野车概念

该主题下投入720万美元支持4个项目,开发和示范越野车技术:①开发和示范越野车的混合动力模块,该模块配备针对低温室气体燃料的火花点火发动机、用于废热回收的电子涡轮增压器以及用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电驱动装置,比当前柴油越野车的温室气体排放低50%;②开发高效超洁净二甲醚中型越野车发动机,可将发动机效率提升10%;③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率、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的动力系统,由生物甲烷发动机、液压混合动力变速器和电辅助液压装置组成;④开发燃烧氢化植物油(HVO)的低碳液体燃料发动机,为使用液压系统运行的播种机等农业工具提供动力。

4、通过互连节约能源

该主题下投入700万美元支持2个项目,开发和部署车联万物(V2X)技术:①在使用燃料电池、电动及内燃机等各种动力系统的中重型卡车中部署蜂窝车联网技术,确保互操作性和网络安全风险管理;②开发智能生态驾驶连接城市道路高效车联万物平台,提供可扩展的主动拥堵检测和缓解解决方案。

5、国产电工钢

该主题下投入560万美元支持2个项目,推进美国本土电工钢生产:①扩大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的几种新型有前景的高硅电工钢合金的规模,并使用传统铸造和轧制技术进行加工;②利用平面流铸法生产电工钢片,还将通过热压缩绝缘薄片来生产高性能铁芯。

6、智能安全电动汽车充电的网络安全

该主题下投入850万美元支持2个项目,研发和示范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技术:①开发一种强大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保护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和车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免受网络威胁;②开发一种网络安全智能充电管理聚合解决方案,可参与电网服务市场,实现能源市场的广泛接入和参与。

(赵海龙 岳芳)


图片

原创声明:本文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团队原创,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其中论文引用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团队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图片


图片



感谢喜欢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的您能够持续保持关注,我们将继续和您一路同行。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