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是2013年《中国信息界》杂志(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以“智慧城市”为主题打造的公众号,通过整合该领域最为精华的行业资讯和政策信息,力图为参与“智慧城市”和“互联网+”建设的中高层领导提供最为前沿且高质的决策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马斯克2025神预测来了! ·  10 小时前  
哲学王  ·  昨天被删的文章,究竟哪里敏感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宜昌智慧政务实行“5个1”“3个0”

中国智慧城市导刊  · 公众号  ·  · 2017-11-23 16:45

正文

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去年4月出台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要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两年内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的目标。在这一新要求下,宜昌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走在了前头,实行了“5个1”“3个0”的政务服务体系。


如何打造“5个1”“3个0”?


宜昌市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网络机房、统一应用开发、统一数据共享等“大统一”的思路建设,通过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和清理各种证照,进一步简化环节,率先形成了区域一体化的智慧政务体系。


以智慧政务为突破口,宜昌市构建了内网外网相协调、纵向横向全覆盖政务服务平台,实行一单(公共服务清单)规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卡(市民卡)通用,做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社区);宜昌还大胆拓展新的建设思路:由企业投资、政府服务外包,建设湖北三峡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除了硬件设施建设的保障,在智慧城市软件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从宜昌智慧政务体系的建设可见一斑。

政府的办公服务体系也实行“5个1”互联网+政务服务,即一单(公共服务清单)规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卡通用;将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系统部署到村委会(社区),通过一站式受理和代理代办,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办事不出村(社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工商营业执照全程网上办理,做到“零纸张、零见面、零费用”。


前来政务大厅办理业务的居民表示,智慧政务实现了网上预约功能对接、网上预约、窗口办理,解决了群众“排队难”的问题。“如群众申办流动人口居住证、港澳往来通行证等,按照传统方式,申请人需提交户口簿、购房或租住房屋房产证、社区或村居委会证明等原件到派出所户政窗口排队办理,而‘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上线后,只需网上提交申请,通过手机APP或微信、QQ等拍照上传相关证件材料,办证中心经过系统审核即可足不出户全程网上办理”,“再比如办理机动车号牌,原来申请人必须带车到车管所,排队、拍照、拓印、选号,大多需要半天以上时间,而‘互联网+公安服务’系统上线后,申请人可经页面申请,通过互联网上传机动车合格证、机动车购车发票、机动车交强险、车辆所有人身份证影像资料到车管所,车管所经计算机管理系统核查通过,经网上缴费后获取验证码,然后在自助服务终端领取临牌,一次办结,为申请人节省不少排队跑路的时间”。


以“互联网+”新思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借助工商税务“一网通”,宜昌市还在全国率先实施个体登记“两证合一”。从2014年3月份贯彻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开始,宜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根据市委、市政府改革部署,以打破部门传统行政审批“分口办理、分别发证”登记体制为抓手,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优势,构建了“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窗发证”运行机制。市场主体办理登记只需在工商一个窗口递交一套申请材料,各部门在互联网登记平台上同步互传资料信息,同步审批,申办者无需分窗口、多家跑路,在同一窗口领取证照,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项改革首先从企业登记开始实施,经历了从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同发”,到“三证合一”的过度。


此外,宜昌还在全国率先发起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企业办理登记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申请,一般3个工作日之内便可领取加注了三个部门相关证号的“三证合一”营业执照,申办者办理登记更加方便快捷。自实施以来,全市已有21000户个体工商户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真正实现了市场主体便利化改革全覆盖。


为创业者带来“三零、四化”便利


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智慧办主任王俊告诉《中国信息界》杂志社记者,“三零”即实现登记注册“零纸张、零见面、零费用”,申办者实现完全无纸化办公;无论身在何地,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提交登记资料,轻松完成营业执照申办;办理过程中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四化”即电子签名合法化——所有申报材料可全部使用远程电子签名,服务平台选用宜昌市数字证书技术服务中心发放的CFCA数字证书,保障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信息验证自动化——采取与宜昌市三峡云计算数据比对的办法,自动验证签名人身份信息和住所信息,有效解决了数字证书与签名人之间的身份匹配、以及住所申报信息的真实性问题;资料合成智能化——实现了自动合成申请文本、自动生成电子执照、自动保存电子档案等三项自动操作,申办者和登记机关办理登记,以及社会公众查询信息无不感到方便快捷;在线导办人性化——增强了人机对话和傻瓜式操作,每一步程序都有自动提示和电子校验提示,另外还建立QQ群、微信平台等在线服务,随时为申办者提供政策咨询、操作指导、在线答疑等服务。


有创业者表示:“宜昌实施的企业登记实现了全程电子化,突破了传统行政审批的时空限制,申办者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出旅行,只要进入宜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随时随地都可申办登记,既高效又便捷。过去企业办完登记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托这一平台的福,现在大多数登记业务都能实现了当日办结”。就连湖北省工商局局长王永高评价宜昌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的上线运行时也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宜昌,“互联网+”除了在工商管理方面效能显著外,“互联网+公安服务”也实现了惠民服务。宜昌市公安局还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公安服务”项目组,落实专人负责需求分析、调研。在项目需求调研中,宜昌市公安局梳理各警种的便民服务项目,汇总了8个部门的107项建设需求,其中,告知类41项,互动类5项,预约查询类28项,办(受)理类33项,在办理事项中,可“全程网上办理”6项,可“网上受理,窗口办结” 14项。按照“应上尽上”的要求,凡是能够搬上“互联网+公安服务”平台的项目,全部上线,建设“微服务、微咨询、微互动”三大功能模块,“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实现惠民服务 “5个便捷”的目标。经进一步清理业务流程,实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确立了“全程网上办理”、“网上受理,窗口办结”和“网上预约,窗口办理”的上线方式。

文章原载于 中国信息界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