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治疗是肝脏肿瘤局部治疗重要手段,单肺通气是胸科常用麻醉技术之一。近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肝胆外科)肝脏外科亚专业联合麻醉科开展了单肺通气模式下肝脏困难部位肿瘤消融治疗。首次将单肺通气应用于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手术中,达到满意的肝脏暴露效果,为未来肝脏领域的手术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对肝胆肿瘤诊断与外科手术的精准化、多学科讨论机制积累了经验。
72岁的白先生(化名)以“胃癌术后1年,发现肝占位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查上腹部增强 MR:1、肝S4、S6段多发结节,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给予行FLOT方案化疗联合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经全院MDT讨论后,决定转入普通外科二病区(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肝射频消融术(LRFA)。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肝脏创伤大、恢复慢,且腹部疤痕明显,腹腔镜下肝射频消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交大一附院肝脏外科宋涛教授,驻榆专家、榆林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魏炜教授,普通外科二病区(肝胆外科)乔培宇主任团队于11月22日为老人行腹腔镜下肝射频消融术。麻醉师行单肺通气模式全麻满意后先经皮肝射频消融(S4a、S6),再次腹腔镜下探查、术中B超探查、肝脏荧光显影等技术发现残余病灶一并射频消融,将单肺通气模式麻醉、射频、腹腔镜技术和腹腔镜超声、荧光应用到肝转移癌中,使困难部位的消融取得了安全、有效的良好效果。
肝脏是胃癌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靶器官,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为9.9%~18.7%,中位发病年龄62岁。胃癌肝转移病人总体中位生存时间约12个月,5 年生存率<20%。行原发灶、转移灶根治性切除的胃癌肝转移病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23.8%~24.7%。目前LRFA是肝癌、转移癌微创治疗研究的热点,体现了微创和快速康复的理念,为外科医师提供了清晰的肝脏解剖及深部超声声像,使其能精确评估肝癌的数目及位置,对RFA进针路径有更安全的规划。
什么是肝射频消融术?
肝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手术方法。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在超声、CT等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将射频针穿过皮肤插入肝脏肿瘤内。射频针释放高频电流,导致周围组织升温,从而杀死附近的肝癌细胞。这种方法对肿瘤及周围少部分正常肝组织进行破坏,达到肿瘤局部凝固性坏死的目的。
宋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梅奥诊所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脾委员会 青年委员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兼秘书长
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MDT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肝胆疾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
陕西省保健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 常委
陕西省医师协会内镜分会 常委
陕西省医学会腹腔镜外科分会 委员兼秘书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乔培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九三学社社员,1992年10月参加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获榆林市科技成果奖3项,现任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榆林市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联盟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学会委员。擅长腹腔镜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熟练掌握肝切除、胆道肿瘤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胃结肠癌根治切除术等普外科四级手术。
李涛,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肝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协会肝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中西结合协会代谢与减重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日间医疗学会胆道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肝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腹部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肝脏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肿瘤联盟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肿瘤联盟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与转移、复发性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肝脏肿瘤分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 3篇,获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