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4月发表在JOM上的论文《领导者虐待后的一致性自我形象维护:整合自我呈现与自我概念导向的视角》。领导者虐待现象是指领导者持续表现出敌对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这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尽管受到这种不良待遇,许多员工仍然选择留在这种关系中,并采取行动维护他们在同事和领导者眼中的形象。过去的研究主要从情绪角度出发,而本文则引入了自我呈现和自我概念导向的理论,认为员工的“关系型自我概念”——即自我身份建立在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上——会影响他们在遭受领导虐待后的自我形象维护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那些关系型自我概念较强的员工,如何在遭遇领导虐待后,通过帮助同事和迎合领导的方式,维护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正面形象。
论文通过两项实地研究收集数据。第一项研究在中国某大型便利店连锁公司展开,研究对象是来自474个工作小组的员工及其直接主管。通过三轮调查,分别收集了员工的自我概念、声誉维护关切、以及主管对员工帮助行为的评价。第二项研究在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进行,研究了员工在遭受领导虐待后的迎合行为。这些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验证了论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具体来说,研究使用多层次模型分析互动效应,重点考察了“关系型自我概念”和领导虐待如何共同影响员工的形象维护动机及其行为。
研究结论表明,具有强关系型自我概念的员工在遭遇领导虐待后,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声誉维护关切,积极帮助同事并通过迎合行为来缓解领导的负面评价。这一发现拓展了关于领导虐待的研究,表明员工不仅会受到情绪影响,还会通过社会形象维护的动机来应对虐待情境。这为理解不同员工在面对领导者虐待时的应对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Identity-Consistent Self-Image Maintenance Following Leader Abuse: Integrating Self-Presentation and Self-Concep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s
Lei Huang, Ted A. Paterson, and Siting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