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刚刚结束,各种重磅新闻纷至沓来。
今天一早,商务部就发布消息了贸易谈判的最新消息,应美方邀请,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拟于8月下旬率团访美,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马尔帕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双方各自关注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而与之相对应的新闻,则是昨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负责牵头中美贸易谈判的刘副总理出席并讲话,表示要大力加强教育,培养更多机器人领域发展所需人才。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诸多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说起来,过去几年,代表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一直都是分管科教文体卫的副总理。而今年,改由分管金融商务工业的副总理参加,这背后隐含的信息,是今年新一届政府中,我国科技观的改变,将
科技与工业分成了一组
。
而这不仅仅是巧合,同样是假期中的8月9日,我国成立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继总理出任组长之后,刘副总理出任当副组长。还有,就在8月4日,中组部陈部长受委托,看望以两院院士为主体,暑期一起来秦皇岛休假的专家,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对于一直紧盯假期的吃瓜群众们,会发现,假期的三个大新闻,统统都指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
科教兴国
。
对此,不禁令从小梦想是当科学家的我心潮澎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嗯,顺带我又对此次中美经贸摩擦的升级有了点新的看法,就像刘副总理说的,
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记得去年的时候,我写了《卫国战争》三部曲时,以二战期间的苏联为例子,来分析我们如何打赢这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不过在人类工业化之前的历史上,受于生产力所限,欧洲和日本千人级的规模,就堪称是大规模的国战了。可是,进入工业化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战争的规模被无限的扩大,仅二战中苏联一方的伤亡就达3000万之巨,这也意味着整个苏联的青壮男性中一半以上都非死即伤。
可即使是这样,完成了工业化的苏联,工厂里面仍然能够大规模生产数装备数千万人规模的坦克、枪械和弹药,正是凭借着工厂流水线下来的钢铁洪流,苏联红军轻松的逆推纵横欧洲的德国军队。
而这种自信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就在几天前,面对德防长表示,要对俄采取更严厉措施时,俄防长表示:
我认为他们200年内都不该提起这个话题。
要想跟俄罗斯来硬的,最好去回顾一下历史,要是历史没学好,就去问问你爷爷,对俄罗斯强硬的下场是怎么样的,他们应该能给你答案。
对中国也是如此,经历工业化之后,我们的人均寿命翻了一倍,从30多岁上升到70多岁,民国时期每年都会爆发的大饥荒,在我们学习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规划之后,就从中国的大地上消失了,我们也从4亿的环境人口上限,迅速上升到如今的14亿后还有大量的富余。
甚至我们的幸福感,也远不是工业化之前的祖先们所能想象的。
幸福生活背后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背后是教育。
全球那么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就中国如今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甚至还有了跟美国叫板的势力?答案是我们建国以来,历代核心都在积极推动教育。
毛主席带领我们从零开始,靠着大队组织学习,提升了全国的识字率,几乎消灭了文盲,带领着我们进入了工业化。小平同志通过恢复高考和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带领我们实现了科研上的大飞跃,奔向了现代化。第三代领导集体,更是通过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为我们迎接WTO的全球化和互联网浪潮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如今我们看到果实的背后,都是当年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种下的种子和辛勤的耕耘。
最近呢,随着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老龄化,很多人开始反思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生育的问题。
对此,很多当年鼓吹计划生育的专家们又跳了出来,表示,随着未来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多生孩子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失业。
看着他们自娱自乐,说的看似有道理,我不禁暗笑,实际恰恰相反,我们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正是我们迈向下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基石。
中国这些年工业能够在开放之后迅速发展,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供应,另一个是这些人才所孕育的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就像有人说过,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同样,在中国任何微乎其微利润的产品,一旦乘以13亿的庞大市场,都会变得有利可图。
而与此同时,我们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又会为这些有了可图的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新。这些创新企业进入一个领域,就会凭借中国庞大的市场摊平成本,将这个蓝海变成红海,使得很多外资无利可图,纷纷退出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