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项目的规划建设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将主题做精、做深、做透、做出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多元经营与综合创收。
自2006年开始,国家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休闲农业表现出高度重视与关注,国家到地方,多个部门都从不同方面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扶持与鼓励政策,
包括贴息贷款、扶持资金等。
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者,可通过政府、专业咨询机构、相关网站媒体等信息渠道,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根据政策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尽量争取政府资金支持,解决部分项目开发资金问题。
银行信贷依旧是休闲农业项目开发商的主要融资渠道
,而不少银行金融机构也针对休闲农业项目制定了相关的信贷优惠政策,开发商应与这些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协商,寻找担保机构,提升信用等级,增大信贷额。
比较适用于较大型的休闲农业项目,在开发中,设立若干个项目,并制作单个项目的商业计划书,按照投资界规范的要求、准备招商材料,依据招商材料向境内外的社会资金进行招商,转让项目开发经营权,
获得资金用于基础性项目设施与其他项目建设。
过2014年中国众筹元年的探索发展,众筹开始进入全民化阶段,
旅游众筹也进入大众视野。
休闲农业开发商可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分项目进行在线的资金筹集,
众筹使游客变成了投资人,他们既是项目推动者,也是参与者。
大型的休闲农业企业可采取股份制改革独立融资、上市融资的方式,较小型的休闲农业企业可采取互助联保式小额股份融资、员工持股等方式。
互助联保式小额股份制融资
是指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休闲农业项目,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
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重视“生产、生态、生活、生命的体验”四者的结合,在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选择性保留原有动植物资源,
大量使用运用乡土材料、乡土植物和农作物,以生态工法进行景观营造与基础设施建设。
1)尽量保留原有水系,采用生态驳岸设计,投放种植本土动植物营造生态平衡,
使景观更具生态美感;
2)以农业景观代替城市园林绿化景观,通过保留大片的稻田、花田、茶园、竹林等廉价农业景观资源,搭配乡花乡树,
可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田园景观,降低景观成本;
3)
以生态材料代替水泥钢板
,如以砾石路代替水泥路,以生态温室、生态木屋、竹屋棚架、帐篷、集装箱等搭建度假休闲设施,降低设施投入成本,
也能给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
休闲农业项目的运营发展涉及到多个专业化行业
,包括生产服务行业、物流服务行业、专业景区日常管理服务行业、农业品牌策划服务商等,休闲农业运营商可与相关成熟运营企业合资成立公司进行整体项目运作。
搭建平台公司按照不同业务线分别与不同专业化公司进行合作,从而弥补发展前期实战经验不足、运营团队中存在的短板。
模式创新、业务整合、产品研发、品牌塑造、专项市场营销应是休闲农业项目轻资产运营的核心
,企业能通过输出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品牌等获取额外利润。
模式创新
——跨界思维,将其他行业模式创造性的嫁接到休闲农业产业中
3
产品研发
——以本地化思维和跨界思维,开发实体产品(农副产品、纪念品等)和服务产品(餐饮、住宿、教育、游乐等)。
4
品牌塑造
——可在大品牌下,实行休闲农业线与现代生态农业线子品牌分开运作
5
专项市场营销
——重视体验式营销与社会化营销,以多样化的活动体验和多维度的互动交流,扩大粉丝群体,形成市场粘性。
盈
利是休闲农业项目的主要目的,
但由于现代休闲农业项目投资主体多样,项目形态各异,规模大小不一,发展也各有侧重点,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也就不尽相同
。休闲农业项目的规划建设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将主题做精、做深、做透、做出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多元经营与综合创收。
表3 不同类型休闲农业项目的主要商业盈利侧重点分析
休闲农业项目类型
|
赢利模式
|
主要赢利点分析
|
主题农庄
|
自营
|
主题是农庄的核心卖点,其主要赢利点均围绕其主题设计,除门票收入外,还包括手工体验、运动休闲、康体养生、主题度假、购物餐饮类产品等;其农业产业收入比重相对较低。
|
休闲农牧场
|
自营
|
除基于农业观光与农业生产体验的门票收入外,其他旅游收入以生态餐饮、农产品购物、工具设施租赁为主;农业产业收入比重较大。
|
现代农业园
|
自营
|
除基于农业观光与科普教育的门票收入外,其他旅游收入以生态餐饮、特色农产品购物为主;农业产业收入比重占绝大部分。
|
农业公园
|
自营
|
以特色交通工具租赁、休闲运动设备租赁、土地出租、休闲餐饮、农产品购物、馆园门票收入为主;农业产业收入比重占绝大部分。
|
休闲农业地产
|
自营+商业出租+地产销售
|
以地产收入为主,包括乡村别墅、商业街区、艺术家工作室、度假庄园、田园社区等,附带休闲体验、运动娱乐、康体养生类产品收入;农业产业收入比重较低。
|
休闲农业综合体
|
自营+商业出租+地产销售
|
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基础发展出的各项旅游项目收入,包括馆园观光门票收入、特色购物、节事活动、休闲体验,以及度假地产收入;农业产业收入比重较大,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也是其主要赢利点之一。
|
图
文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项目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1、
意向介入阶段
想介入但不了解项目发展前景,以及是否适合自己做,想要系统学习了解
2、
初期拿地阶段
对项目有初步构想,需要与政府谈判取地,但不知道如何立项及资源整
3、
项目进行阶段
已完成取地,但不清楚下一步如何落位推进,找了不少机构,效果不理想
4、建设落成阶段
项目已落成,但没达到预期效果,不知道如何盘活,投了不少钱,进退两难
操盘手面临的难题
取地难
如何和政府谈合作条件,签订有价值的协议?项目如何申报立项?和村集体签署流转协议哪些有效?
实操难
参加不少学习,依然没思路?开发商/产业类公司如何操作该类项目?没有文化产业/山水资源的项目如何操作?
融资难
如何拿到政策性银行资金?民营企业如何找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自投资金占比多少为宜?
运营难
已经“入坑”如何盘活?如何打造自己的IP?项目如何招商引流制造爆点?如何打造四季全时爆款?
乌龙入坑
没有策划 生搬硬套 创新过度 只玩概念 盲目选址 缺乏学习
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有
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经济分析、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农村经济政策变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民收入与消费、农户和政府涉农部门行为、农村财政与金融等。
作为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参加过 49 项课题研究,其中国家级 6 项,部委级 15 项,国际合作 8 项。
参与起草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 23 篇,参加撰写《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和《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大健康委员会特聘专家、
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
中国客天下乡镇城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执行院长。
国内著名策划专家、资本领域实战专家,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文旅康养、产城融合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乡村振兴项目百科全书”。
主持策划宇翔盛泰天空之城特色小镇、保定漕河综合治理田园综合体、广东嘉士利郁南万亩无核黄皮文化特色小镇等百余个项目。受到地方政府与市场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