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斐济日报
《斐济日报》是斐济的唯一一份中文报纸,创刊于2001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覆盖南太平洋的斐济、瑙鲁、汤加、土瓦鲁、瓦努阿图等多个岛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斐济日报

王非专家谈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斐济日报  · 公众号  ·  · 2018-03-29 07: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国驻斐济大使馆特别提醒: 近日,斐济卫生和医疗服务部确认,脑膜炎球菌病正在斐济爆发。截至2月21日,2018年已确诊病例18例。

脑膜炎球菌病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可引起脑部或血液感染。斐卫生部强调,该病具有致命性,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到大型医疗机构治疗,否则将危及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如不及时送医,脑膜炎球菌病致死率超过50%,即使及时治疗,死亡率也高达10-15%。2017年,斐济14.4%脑膜炎球菌病患者不治身亡。

该病症状包括:突发高烧、呕吐、头痛、肩颈与背部疼痛。其他症状包括:恶心、对光线敏感、意识不清、皮疹及皮肤出现红紫色斑点等。

脑膜炎球菌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如近距离咳嗽、打喷嚏、亲吻、共用杯子或餐具等。

中国驻斐济使馆提醒在斐和来斐中国公民密切关注脑膜炎球菌病疫情,做好相关防范。如发现疑似病情,请及时就医。

斐济医疗急救电话:911/3301439

驻斐济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679-9997287或+679-9997321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专家介绍

王非

主治医师

1991年毕业至今在友谊医院热研所工作,主要从事热带病的临床工作,主要特长是脑囊虫病,各型疟疾,肝及肺吸虫病等诊治。


1

-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


1)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s,Nm)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细菌感染性疾 病。

2) 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3) 脑膜炎奈瑟菌只感染人类,不存在动物宿主。


2

-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是怎么进行传播的? -


1) 传染源:带菌者和患者。

2) 传播途径:通过细菌携带者呼吸道或咽喉分泌物飞沫从人到人传播。 吸烟、近距离和长时间接触(例如接吻、打喷嚏或面向别人咳嗽,或与携带者居住在一起)均有助于疾病的传播。大型集会也有助于脑膜炎奈瑟菌的传播(包括朝圣和大型狂欢活动等)。

3)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人口流动、低温、干燥、沙尘、居住拥挤等为流行的危险因素。发病年龄从2个月~3个月开始,6个月至2岁时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但近年来成年人发病率增高。 易感人群受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后,60%~70%成为无症状带菌者,25%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7%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仅l%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


3

- 得了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之后,

会有哪些症状? -


病原菌从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1) 发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0天,一般为2-3天左右。

2) 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3) 本病病死率较高,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维持在8-15%的较高水平。

4) 临床上如果出现暴发型,合并休克或重症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发病6h~24h内即可危及生命。

5) 另外10-20%的存活者将长期留有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损伤等。



4

-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有哪些实验室检查异常? -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2) 脑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压力增高;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

3) 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或培养中找到细菌。

4) 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1周内有流脑患者密切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做出疑似及临床诊断。确诊需要脑膜炎奈瑟菌病原学或血清检测的阳性结果。

5

- 如何治疗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


在病程早期进行抗生素治疗是拯救生命和减少并发症的最重要措施。


6

-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有疫苗,

如何预防流脑? -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有疫苗。

1) 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方法是及时接种流脑疫苗。

2) 了解防治流脑的科普知识,增强预防流脑的意识,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

3) 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太阳,被褥、日用品和用具要勤晒太阳。经常洗手、不随地吐痰。

4) 经常锻炼身体,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易感人群也可短期口服磺胺嘧啶或青蓝汤预防;

5) 如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不要大意,尽快到医院就诊。

6) 如果身边有人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的,要提高警惕,并把他送到大医院就诊。

7) 发现流脑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流脑流行季节尽量少到剧院等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拥挤的公共场所去。

8) 当身边确定有人患上流脑要保护好自己,避免接触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飞沫。

7

- 如何预防用药?

(按照美国CDC的推荐) -


1) 抗菌素预防用于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如使用及时,可降低传播风险。WHO推荐,在非洲脑膜炎地带之外,建议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采用药物预防。

2) 环丙沙星是首选的抗菌素,头孢曲松作为替代药物。应该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进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