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流感高发期,
有人说“流感不就是感冒”吗?
不,流感真的会死人!
在上一个冬季,四川省人民医院的ICU(重症监护)病房曾住进13位流感患者,尽管全力救治,却只有3位患者被抢救回来。
其中一位47岁的患者,耗费百万治疗费,最后仍然不幸离世……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有一位医生同样是流感,5天痊愈。
一位患者花费百万元,三周后去世
一位42岁汽修工,有咳嗽、发热的症状,按照普通感冒的方法处理,症状未缓解,在当地的医院救治了两周,病情丝毫不见起色,呼吸困难,肺里全部是水……随即用体外膜肺ECMO被送往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流感,最后全身感染,虽经百般努力,仍然不幸离世。
另一位医生及时应对,5天完全恢复
一位医生下夜班全身酸痛,乏力,咳嗽,发热,自行服药处理后,仍不见效,到医院检查,发现有低氧和淋巴细胞低,CT扫描发现右肺有白色斑片影,疑似流感。他立即口服抗病毒药,休息,隔离,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进一步检查确诊患有流感后,进行治疗,3天症状好转,5天就痊愈出院。
一死一活的区别
在于“早期识别”!
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外科ICU主任黄晓波:同一种病,两位患者结局却是一生一死,区别就在于是否掌握这四个字——
【早期识别】
。
“如果懂得预防,学会早期识别,结局完全可以不同。”
他说。
当感冒后发现有呼吸困难加重、干咳无痰、发烧>38.5℃,并且在感冒5天后症状仍然无缓解,一定要警惕了,这可能是流感。
•普通感冒:
病程5~7天,表现为咽部干痒或灼热、打喷嚏、鼻塞、流涕,或仅有低热、头痛。不传染。
•流感:
持续高烧>38.5℃,咽痛、畏寒、头痛、全身酸痛、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通过飞沫传播。
区分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最终还要依靠医院的病原学检测。
医生打败流感的
“五步防治法”
逝者已去不可追,生者当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患流感痊愈的这位医生的“五步防治法”值得借鉴,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学会了,或许能自救或者救他人一命——
第一步:
判断感冒症状是不是越来越重;
第二步:
医院系统检查,拍胸片或者CT、查血,采样检查来确诊流感;
第三步:
口服抗病毒药,如达菲,具体用药需咨询医生;
第四步:
隔离患者,避免传染。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幼儿及慢性病患者时。隔离时休息一周最好,增加自身抵抗力;
第五步:
对症治疗。如果出现胸闷气短,早点就诊,警惕病毒性肺炎。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简而言之,流感最容易盯上的,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们大体包括:
1.
65岁以上老年人;
2.
孕妇;
3.
婴幼儿;
4.
需要口服激素药物、移植病人;
5.
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患者、糖尿病患者和感染高危人群;
6.
特别肥胖的人群,特别是BMI≥40的肥胖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建议高危人群提前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间是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北方地区接种最佳时间为每年10~12月份。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