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识产权界  ·  国知局依法驳回抢注“DEEPSEEK”等相关 ... ·  18 小时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协商交流 共促知识产权保护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华为“卖车” :是不是“吹”就等下半年!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4-22 21:19

正文

周鸿祎在华为展台主动搭讪余承东 图源:IT时报

30秒快读

1

这几日,多次强调“不造车”的华为不仅“造车”,还卖起了车。车展上,华为作为智能汽车供应商,发布了30多个智能驾驶部件,更与北汽极狐发布了国内首款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余承东再次登台,第一辆赛力斯华为智选汽车直接在华为门店开卖。

2

难道真如王兴所言,华为会成为特斯拉的对手吗?还是如前员工所质疑的,华为自称1000公里无干预自动驾驶是吹的?

3

据《IT时报》了解,华为激光雷达将在明年下半年量产。

“这辆车的自动驾驶技术都是你们做的吗?”

“是啊,都是我们做的。”

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开幕首日,《IT时报》记者在华为展台偶遇余承东。突然,一位身穿红衣的男子上前与余承东搭讪,不知在场人是否记得,这位“红衣教主”周鸿祎旗下曾经也有过手机,只是今天,他和余承东围观的是第一辆“华为智选”汽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下场围观华为造车的,不只有美团王兴,想造车的也许不只有小米雷军。

01

华为第一辆车为何是赛力斯?

首卖火爆  交1000元才能提前试驾

4月21日,“华为智选”汽车开卖首日,《IT时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华为全球旗舰店,闻风而来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三辆不同颜色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占据了C位。

图源:IT时报

当天上午10点一开卖,线上平台便有人直接下订,下午, 销售人员表示已经卖出去几辆,五月底将批量交车 。这些车主甚至都没有试驾。

因为人气火爆,上海试驾已经约到五一假期后,如果想提前上门试驾,需要支付1000元意向金 ,试驾不满意可全额退还。 目前,只有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四个城市可试驾,5月20日后将陆续开放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

进驻华为店的第一辆车不是极狐阿尔法S,而是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定价是首要原因,前者是40万档次,后者是20万档次。


此外便是量产能力, 华为与北汽首发的阿尔法S华为HI版将于今年11月底12月初交付,北汽极狐销售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我一天能卖出5辆。”

“以前没听说过赛力斯这个汽车品牌,主要冲着华为来。”一位前来看车的消费者道出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声。


华为为何要和赛力斯这个不甚知名的品牌合作?赛力斯又有什么来头?

2016年,SF MOTORS在美国硅谷成立,创始人员来自特斯拉、宝马、大众等车企,由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小康股份”)以3000万美元投资设立,专门负责研发新能源汽车。

图源:小康股份公告

2018年,小康股份又将SF MOTORS的100%股权转让给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简称“金康新能源”),为的是借金康资质落地国产,于是SF又有了一个新名字——“金康赛力斯”。天眼查股权穿透后发现,金康新能源由小康股份80%控股。

图源:天眼查

小康股份一直在砸锅卖铁研发新能源汽车,3年烧掉40亿元,70%股权质押,其中一半亏损都是由赛力斯新能源车项目贡献的。

根据乘联会2020年12月数据显示,赛力斯SF5在去年12月只卖出了62辆,金康新能源2020年累计销量732辆。

同月,同为增程式电动车的理想ONE卖出6126辆,是赛力斯SF5的近100倍。

华为看中的是金康赛力斯的整车制造厂,毕竟鲜有车企敢在两三年前上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继而直接用华为的电驱系统。

2019年,一个急着上自动驾驶,一个急着找整车厂商,双方不谋而合,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02

华为会是特斯拉对手吗?

激光雷达明年下半年量产

华为与北汽极狐首发阿尔法S自动驾驶汽车后,美团CEO王兴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段毁誉参半的评价:“特斯拉终于遇到了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旗鼓相当的对手了。”

图源:王兴饭否日记

“华为自动驾驶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这不比特斯拉差。”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

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真可以与特斯拉势均力敌吗?


双方的技术较量又被聚焦到激光雷达之争上,“毕竟在电驱方面,华为还没有与特斯拉正面硬刚的实力”,一位接近华为的业内人士直言。

“激光雷达是个愚蠢的解决方案,谁依赖激光雷达谁就完蛋。” 与小鹏掀起激光雷达之争时,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公开反对这一技术路径。


在他看来,车子可以像人一样通过视觉,传输到神经网络分析并做出判断,所以 特斯拉采用的是摄像头配合毫米波雷达的视觉算法路径 ,这一方案的最大优势是便宜。

图源:特斯拉官网

华为则主要采用激光雷达路径 ,并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元件,这一方案的优势在于识别更为精准,在下雨天等激光雷达不擅长的环境下,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就能派上用场,缺点是成本较高,且技术成熟度、激光雷达量产都是考验。

世界主流厂商的激光雷达价格不菲,Velodyne一个64线激光雷达售价高达8万美元,相比之下,毫米波雷达的单价在300-1200元人民币左右。

华为、大疆等厂商进入后,激光雷达的价格有望降低至万元以内。去年底,华为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峰会上,首发了96线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并宣称要将成本压缩到200美元,甚至100美元。大疆官网显示,单个激光雷达售价为8999元人民币。


“量产之后,华为这颗激光雷达的成本可以压到万元(人民币)以内。”华为雷达研发部门工作人员向《IT时报》记者透露,但是要到明年下半年量产。

图源:华为

此前,也有华为员工向媒体表示,抛开激光雷达,华为现有算法没有太大价值。

特斯拉正在尝试4D成像雷达 ”,在他看来,现在普遍的技术方案是40万价位的新能源车配激光雷达,30万价位的配4D成像雷达,20万价位的配毫米波雷达。

上探至40万元价位,纵观此次上海国际车展,这几乎成了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用激光雷达的动力,毕竟目前能在这个价位有较大销量的国产新能源车只有蔚来,以高端社群营销见长。


03

1000公里自动驾驶无干预?

前测试员工质疑其真实性

随着华为极狐阿尔法S路测L4级自动驾驶视频不断露出,认证信息为前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媒体路测的路段他已经亲测上千回,目前极狐展示出的自动驾驶水平,大多数无人驾驶公司都做得到。

至于华为宣称的1000公里 无干预 自动驾驶 ,该前员工表示,最好的测试版本,也就是能实现城区30公里、高速100公里(无接管),比特斯拉强更是想太多。 目前华为的智能驾驶依然是各种算法的缝合,只是通过海量人力做规则。

早在2018年6月,《IT时报》记者就探访了位于上海浦东金桥的曼卡科技园,彼时,华为智能汽车研发团队还在封闭园区内进行测试,而特斯拉Model 3已经开始交付,实现了高速路段的L2级自动驾驶。

华为2018年封闭园区测试,图源:IT时报

目前,华为自动驾驶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高精度地图,第一批极狐阿尔法S交付时, 地图会最先覆盖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后每三个月会提供一系列新的城市,到2022年覆盖8个以上城市,2023年覆盖20个以上城市。


无高精度地图的区域,可以使用普通的L2级自动驾驶功能,只适用于高速公路。

2021年极狐阿尔法S路测,图源:网络

而地图采集能力,华为还要仰赖于合作伙伴,这就要提到,谁会是华为下一个朋友?谁又会是华为真正的对手?


04

谁会是华为的下一个朋友?

下一个目标:大众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图源:IT时报

华为卖的第一款车是赛力斯,选一个绝大多数人没听过的品牌是一个冒险的行为,难道是因为华为没朋友吗?在两三年前,是的。

谁会是华为的下一个朋友?

“华为与三家车企合作打造三个汽车子品牌。” 徐直军曾公开表示,今年四季度开始,华为将陆续推出子品牌汽车。

这三家车企分别是 北汽、广汽和长安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拿下大众”, 一位华为汽车BU员工对《IT时报》表示,只有拿下稳居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榜首的大众,华为帮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定位才会稳固。

2015年CES展会上,华为与大众汽车宣布在车联网领域展开合作,图源:网络

跟华为定位更类似的对手是百度,此次上海国际车展上,百度Apollo首次将自己的L2和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威马W6。此外,百度也正和吉利等国内外车企合作量产,也表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个月都将有一款新车上市。

可以预测的是,今年下半年开始,华为、百度等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大厂将会密集秀朋友圈。


05

华为造车如何“上位”?

手机销量大打折扣 汽车“救火”

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2020年1月,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首次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身份公开亮相,可见华为与北汽的渊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