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计算机六十年
中国计算机历史研究,科学家与社会进步,人与信息系统,智慧城市与谋略,创新和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省发改委  ·  冰雪奇遇“冀”|萌宠大集结!快来吸一口“毛茸 ... ·  13 小时前  
河北省发改委  ·  冰雪奇遇“冀”|萌宠大集结!快来吸一口“毛茸 ... ·  13 小时前  
南京零距离  ·  宠物狗狂叫,救了主人一命! ·  昨天  
南京零距离  ·  宠物狗狂叫,救了主人一命!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计算机六十年

谁让计算机高唱东方红?

计算机六十年  · 公众号  ·  · 2021-02-23 10:16

正文

计算机的确是一个与之前所有人类发明不同产物,除去它的基本功能和如长江江水一样滚滚向前并不断更新的目标之外,还有许多使计算机发明者意想不到的附带功能产生,让计算机唱歌就是重要一项。时过境迁,许多事物昙花一现,但是回忆往事,除去前辈怀旧外,也是如今中小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的范例与优秀教材。

这台103系列的DJS-1计算机有磁芯存储器,应当能够唱歌。


电子音乐,更具体的说就是计算机作曲、唱歌,是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当然各方的态度不尽相同,因为当时计算机是一种高价值、高技术的重要装备,那能用于公众的日常娱乐?

所以,1957年8月23日的《人民日报》消息说:“电子计算机能够作曲的消息,最近在美国哄传一时。”使用“哄传”,当做一种贬义去描写。

鉴于当年的社会形势,凡是美国信息,那怕只是科技信息,编辑也要顾及社会动向,作为贬义描述是没错的,以保自身安全。

这条早年的新闻是,据美国科学家说,把作曲的规则译为电子计算机所能了解的文字,然后将这种文字供给电子计算机。结果,就有歌曲出来。在试验中得到的第一首作品是一支叫“按电纽的伯尔赛”的歌曲。

IBM7094计算机

前几年又有消息说,“ 1961 年, IBM 7094 成为第一台唱歌的电脑,唱的这首由哈利 · 达克尔于 1892 年创作 "DaisyBell" 。人声由约翰 · 凯利和卡罗尔 · 洛克鲍姆编程,伴奏由马克思 · 马修斯编程。”看来, 50 年代的计算机作曲活动,并未在美国主流媒体上传播和占位。所以 4 年之后,名声更大的 IBM 计算机又上高台,反倒当成“第一”载入史册。

澳大利亚人却有另外一种说法, CSIRAC 才是世界上第一台播放音乐的计算机,是他们在 1949 11 月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计算机,也是幸存的还能运行的最古老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目前在墨尔本博物馆保存。它 1 秒钟只能运行 1000 次,内存约 2KB 容量,配有 3KB 的磁盘存储器,连一首歌曲都存储不了,也没有显示器,只有纸带穿孔输入输出。

数学家杰夫 · 希尔成功地编写出了一个让 CSIRAC 计算机播放音乐的程序,播放音乐成了机房招待客人的节目。 1951 年,在澳大利亚的第一届计算机大会上, CSIRAC 演奏了《波基上校进行曲》(电影《桂河大桥》主题曲)。音乐非常动人,在澳大利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想找出在这台大而笨拙的机器里藏着的会唱歌的小精灵。

对国人来说,影响最大的电子音乐是 1970 年第一颗东方红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以实现既定的“听得见”目标。 卫星以 20.009 兆赫的频率发射“东方红”乐曲,是由传统 乐器 —— 乾隆时代的编钟 演奏 。当年 1 万多两黄金铸造的 16 只编钟,音色极其宽洪、清远,余音不绝,国宝价值连城。

地面站收到卫星发射的乐曲信号,再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公众听到的“东方红”乐音是经电台转播的卫星信号。地面站到央广的传输线路,则是由北京邮电学院完成的数据传输电路,这也是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一个成果。

而在国内,真正与电子计算机相关的数字音乐,出自那台机器,似乎没有记录?在计算机史,特别是以后的计算机博物馆中应当留下一笔。

笔者访问百万次计算机的总设计师孙强南先生时,他说,最近北大有人给我发一个东西来,“ 150 机开始高唱“东方红”,大家欢欣鼓舞,计算机能唱“东方红了”!”他说,唱“东方红”不是在北大,机器在北大已经试运行好长时间了。

这个回忆说明,计算机能不能唱歌,是新机器成功的第一个证明。

1978 年,电信传输研究所购买了天津电子仪器厂的 130 计算机,配套设备中就有一台高级半导体收音机,似乎是名牌“红灯”收音机,还有乐曲纸带。

几千台装备了磁芯存储器的电子计算机都配了这样的收音机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马京然的《 我与计算机 30 多年 数学学院计算机发展史 》,也说到1978年 5月数学系借了30万元购置了北京无线电三厂(后为计算机三厂)生产的 DJS-130型16位数字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共42万元,还包含一台电传打字机、一台纸带穿孔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这台半导体收音机并不是计算机的标配外设,当年有磁芯存储器的计算机出厂,都会奉送用户一台收音机。用它接收的是主机的辐射信号,要是计算机按照特定的音乐程序运行,磁芯翻转时的辐射信号,在收音机中就成为音乐。计算机是否性能正常工作,是否能持续可靠运行,听到高扬的音乐就能够证实。音乐证明了可靠性,收音机就是最简便的观测仪器。当然,厂家也会将音乐程序做成纸带,成为计算机的出厂附件。

一台计算机有几十万只磁芯,它们工作时,那怕有一部分同时翻转,辐射的电磁波也很壮观。 DJS-130 机是 32k 字内存,每个字 16 位加上 1 位校验位共 17 位就是 32768x17 位,要使用 32768x17=557 056 个磁芯。

国产一般是 4k(4096 字)一块板, 32k 8 块板组成。当年购买计算机时,磁芯板都要拆下来装箱,由专人乘坐火车软卧、民航飞机,由小轿车迎送!

在铁氧体磁环里穿进一根导线,导线流过不同方向的电流时,可使磁环按两种不同方向磁化,代表“1”或“0”的信息便以磁场形式储存下来。

磁芯存储器是一种精细的产品

上海交大毕业的美籍华人王安利用这一特性研制的“脉冲传输控制装置(Pulse transfer controlling device)”于1949年获得美国专利,开创了磁芯存储器时代。

通过实验和材料的工艺控制得到能让磁芯磁化的电流最小阈值,每个磁芯都有XY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导线穿过,另外还有一条斜穿的读出线,在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线,磁芯组成阵列,XY分别做两个不同方向的寻址。磁芯的两个磁化方向,可以作为0和1的状态来记录数据。

北京计算机三厂王宝田厂长(左)在检查计算机下雨


为了检查磁芯存储器的每一位的读书,也有一个“下雨”程序,因为程序运行时,在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如同下雨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