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下属自媒体,旨在通过传播教育常识、更新教育理念、发起教育讨论、发现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与社会大众一起追求好的、理想的教育。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思想网

高考远非目标,他们在探索一家终身幼儿园

教育思想网  · 公众号  ·  · 2024-06-08 14:26

正文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这里是南诏大理国故都所在地,有苍山洱海,古城村庄,四时田园,春花秋月……也是很多人向往的“有风的地方”。

近十年来,大理成为“城市反流”的首选之地。一批又一批城市中迁移到大理,他们的孩子也成长起来,教育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应试教育并不是这群背离主流生活方式人群的理想选择。伴随着对体制内教育的反思,大理开始出现第一批新教育的探索,2016年成立的云朵幼儿园就是其中之一。创始人解红燕老师(以下简称“燕子老师”)开始了以“生命”为内核的教育探索之旅。

云朵幼儿园

(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24年拍摄)
云朵幼儿园位于大理古城南门村,拥有一个白族院子和30亩的大农场,孩子们的学习常常是在林地、马场、池边、田垄发生。学校的课程教学采用跨学科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包括主题、项目、工坊(如戏剧、艺术、木工、园艺……)以及生活和劳作等等,还有丰富的在地文化和自然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得以接触大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30亩生态农场不仅是孩子们的游乐园和教室,一年四季也会产出各种时令食材。新鲜采摘的蔬果会在阿姨的巧手烹饪下,化为一道道营养又美味的餐食。

燕子老师大学学习的师范专业,毕业后做过体制内的中学教师,之后从事了长达10多年的记者和媒体策划的工作,2008年回到教育行业,在一家外籍子女国际学校集团从事了3年的课程研发工作。“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好的教育”是她创办云朵的最初动力,另一个原因则是她希望可以探寻一种既扎根乡土、又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式。

在大理的几年时间里,她因为办学接触到很多做教育创新的同行,有本地的教育者,也有像她一样的城市移民。她观察到在各种创新尝试中,更多是在教学法和教育技巧层面,而缺乏较为整体的结构化思考。

如何 基于整全的世界观和儿童发展观,融合乡土和 自然 ,融合悠久的生活传统和人 文特质, 而不是照搬时兴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是燕子老师和团队认为值得探索的教育创新之路。
云朵幼儿园的30亩农场一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24年拍摄)


生命 为内核 的“整体教育”

燕子老师是个生命力特别强的人,她在5岁半之前生活在湖北的小山村里。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亲人们无条件的爱和山川田野的滋养,给了她一段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正是这些亲情与乡土自然联结,让她在成年后,无论顺逆,都有着极强韧的内在生命力量。

当她探索云朵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时,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知识,而是生命。她说:“教育要回到人本身,看到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整全发展的人;以及无数生命个体彼此联结、充满意义、生生不息的世界。 有了 整体的世界 整全发展的人 这两点重要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开始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探索实践。 ”燕子老师称之为 整体教育

听风的小树林(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24年拍摄)

云朵的“整体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支持孩子身体、心理、智识、精神的整全发展,支持孩子与自身、自然和世界建立整全和谐的关系认识整体的世界。

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发展三大系统: 自系统 (对自我的认知,人格,跟自己的关系)、 他系统 (对人类社会的认知,跟社会的关系)和 它系统 (对自然世界的认知,跟自然的关系)。 这三个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的整体 系统发展。


课程是“生长”的,犹如生命一样

云朵的课程活动都以“生命”为核心概念,以发展孩子的“生命力、学习力、关系力、创造力”为目标。燕子老师和团队认为, 生命 为核心概念的课程,是鲜活的、不断 生长 的、彼此关联的 。他们选择了一种“生长式”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方式。围绕“生命”概念,基于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及日常生活,不断生成新的课程内容。 就像在土地里播下种子,它 会不断 长, 形成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结和影响的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整体的世界 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具有真实、鲜活、切身、联结等生命特性,支持孩子形成对世界整全的、生生不息的认知,进而内化为生命力量。

在技术上,云朵幼儿园使用飞书作为工具,通过共享文档、知识库等方式,将核心教学理念以及所有课程不断沉淀,且随时更新……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和兴趣,在已经沉淀下来的预设课程和不断生发的生成课程中灵活切换,这样的课程建构方式被燕子老师称为 半结构式课程

因为最初的动力来自于探索出适合乡村的教育路径,在燕子老师看来,适合乡村教育的好课程应该简单易用,让普通的乡村妈妈或乡村教师也可以很轻松地用来支持孩子学习。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燕子老师基于面向未来的核心学习能力,研发了一套极简的探究式课程设计方法——Q-TEA教学法,以问题驱动整个学习过程,以全面发展孩子的思维、情感、表达和行动能力为目标。这套方法简单易用,可用于全年龄段的课程和教学设计,已通过线上课程和线下工作坊培训了近千名教师。


既扎根乡土又面向未来的可复制路径

燕子老师始终认为,创新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必须回归教育本质,遵循教育最朴素的内涵—— 支持孩子发展强健的生命力量,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和自己、和自然、和世界建立真切和谐的关系,成为整全发展的人

所以她希望在云朵幼儿园的孩子有活泼泼的生命力量,能灵活适应不同的环境,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建立关系的能力,有创造创新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是可以普遍适用于面向未来的不同教育形态的,既可以“走出去”(指国际化的教育),也可以“回得去”(指体制内的教育),而不是只能做“特立独行”的“非主流”。

也因此, 普适性 也是燕子老师认为好课程的重要标准之一。 云朵的理想是要探索 一条基于中国的乡土和自然环境、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路径 这样的教育路径,是可以在教育欠发达的乡村和村镇复 的。 “下一步,我们希望将已有的实践成果,分享给更多的乡村或乡镇幼儿园,特别是有一定自然资源的乡村或乡镇幼儿园。他们最缺的就是底层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框架以及相关的专业培训。”

虽然云朵的创始人和受众都是以大理新移民为主,但其也非常注重 在地 。除了课程内容的在地化,云朵着力 培养本地有较稳定 生命内核 、踏实好学的年轻老师 ,致力于解决创新教育机构教师流动性大这一问题。

此外,云朵还十分注重社区的营造与联结。云朵于2021年10月建立了 公益图书馆 为当地村民的孩子和新移民家庭的孩子提供阅读和学习的空间, 还每学期给南门村完小的学生们“送课上门”,包括生动有趣的自然课、阅读课等。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就这样慢慢开始并延续着。


生命力 的孩子 什么样?

在大理众多创新教育机构中,云朵的孩子似乎没有特别典型的辨识点。燕子老师却不以为意。在她看来, 好的教育 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将自己独有的特色呈现出来,而不是一模一样

云朵孩子的某些共同内核,比如活泼的生命力、温和友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是云朵的教育目标。 因为 一个具 有强健 生命力 的孩子,会有更强的 适应能力 抗挫能力 无论环境好与坏,都可以很好 生长 。他们自尊自信,对世界怀有好奇心,有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能力,有和他人、和自然建立关系的能力。

访谈的最后,燕子老师再次提起在乡下生活的童年时光,在山野里自由自在的撒欢奔跑铺设了她好奇和探索的人生底色,亲人们无条件的爱给了她穿越风雨的生命力。她希望云朵也可以成为这样一个乐园,因着人的爱和自然的滋养,让更多大人和孩子都能拥有美好学习和成长的幸福时光。

燕子老师还希望云朵 幼儿园 成为 一个 基于自然的 终身学习社群和平台 ,如同 米切尔·雷斯尼克(Mitchel Resnick)所 著的《 终身幼儿园》中所说, 让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用幼儿的方式,充满好奇地去想像,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2024年7月18日—20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 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将在 成都 盛大举行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购票页面
成为第一批拥有LIFE入场券的“早鸟”贵宾!
5月25日—6月25日 早鸟优惠价 1280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