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建国际
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国际”,是中国建筑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国内,以海外业务为主、国内外一体化发展的二级子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投资开发等全产业链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建国际

实干开新局 | 中建国际承建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中建国际  · 公众号  ·  · 2024-03-13 19:15

正文



实干开新局 跑出加速度

近日

在江苏苏州 庄里山西

由中建国际承建的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项目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热火朝天

继学生生活综合体 主体结构 封顶 之后

北大楼和文体中心也相继封顶

进入二次结构施工

南组团建筑群 整体冲出正负零

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项目又一次绽放新颜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区)项目 是江苏省重大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学生生活综合体、北大楼、 文体中心、公共教学楼、 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科研综合体等, 苏州校区是南京大学走出南京的 第一个综合性大学校区, 是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苏州市深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 争当全省和全国高质量发展 先行军和排头兵的重要着力点, 项目建成后将为苏州高质量发展 提供新引擎、增强新动力。



高效建造 完美履约


项目自开工以来

面对工期紧张、结构复杂

质量要求高等多重困难

项目部秉持“高效建造”理念

全体管理人员精心谋划、精细准备、精密部署

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

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间节点

通过倒排工期,科学编制工作进度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针对项目分区较多、场地狭小

人防体量大等特点

项目部会同参建单位优化分区

合理进行场地布置

采用跳仓法施工

有效开展工序穿插

在节约建设工期的同时

有效减少后浇带渗漏隐患

项目还将无节点验收区域作为首开区

合理部署后续工序的穿插引入

实现地下阶段连续作业

有效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在结构施工中

项目部还使用建筑机器人辅助作业

降低了工人作业强度

保证了工程节点

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技赋能 品质建造


项目毗邻太湖水域,水系河汊通连

同时地处山间盆地,岩土错杂起伏

坑中坑开挖施工难度大

项目团队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

前期采用BIM+等技术

构建地质信息、DEM数字高程等模型

辅助商务土方计量

通过事前控制对策措施

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

数字建模和工程应用四个方面

对项目周边地理特征进行分析

并结合项目自身重难点问题

形成一系列有效可靠的标准应用流程

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项目还运用BIM技术

对场地布置、建筑结构碰撞

空间网架、机电管综等进行事前控制

提高场地运营效率

确保项目管理的精细化


在地下施工阶段

项目通过搭建SMW工法桩、拉森钢板桩

三轴搅拌桩等多种基坑围护组合体系

划分六个区段独立施工基坑

制定盆式开挖方法

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针对建筑群各楼栋中存在的

阶梯结构、异形结构、地下管廊

下沉庭院等不同结构形式

采取“小分段、大合拢”的组织方式

将技术管理难度高、施工组织体量大的单体

进行分段施工



同时利用BIM5D技术测量放样

精准定位建立轻量化模型指导施工

保质保量攻克地下异形构造的施工难点

实现安全高品质建造


绿色施工 低碳环保



项目部积极探索新时代绿色建造方式

努力在建筑全寿命期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在全国建筑行业率先尝试

把光伏发电用于工程建设

实现绿色低碳施工

项目部共安装624块柔性组件

单块面积为1138毫米*1145毫米

总装机容量近200千瓦

可满足办公生活区零碳运行



项目部使用低碳光伏能源系统

通过屋面BAPV光伏系统

装配式光伏围挡系统

光储充一体系统和

一体化光伏门卫房系统

实现接线并网、独立发电



项目各单体建筑

对电力、热力、燃气等能源供应系统

及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系统综合规划

采用海绵城市、可再生能源等

10多项创新绿色建筑技术

推进绿色建造方式全覆盖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高效

可持续的建筑能源供应体系



中建国际

用匠心铸就品质

助力打造百年名校

千年名城的合作典范

为建设“第一个南大”

提供新引擎 增强新动力



素材来源:城市建设公司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