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1
测评平台现在开始忽悠客户了,最大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首先我们最响亮的口号是,我是帮助企业里面的员工,是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规范,这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说,我是你的终身职业生涯的一个顾问,我是帮你解决问题来了,不是来忽悠问你要钱来了,我们得把我们的目的包装一下,上次已经在4C理论就说了,我是帮你解决问题来了,是你的职业生涯的专业技能的顾问,然后我帮你先免费测试一下你的能力。
我们说是岗位能力测评平台,现在我们已经换成一个什么词了,是岗位才能。我帮你测试,你人具不具备才能,然后大家想一想,你来想象用户的问题,比如说企业要升级了,我能够乐意的来进行系统的测评什么,我是帮你来衡量一下你能力,跟全世界的人全中国的同样的人的基本能力有什么不同,然后看一下怎么样让你能更好地评价一下自己。
你可别说我测一下你的能力,是行还是不行,这就完蛋了,他肯定不来了,你就记着我如果说我想测试一下你能力行不行,然后你在基础上强化自己的能力,这是为了你自己的提高着想,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打动他,这样我们的系统才能不断的能运转与维持下去,这才叫一个商业系统。
182
我们系统最核心的是帮助人家做一个职业生涯的顾问,要理解什么叫职业专业,职业和专业有什么关系?我们做系统的时候,你就发现了词儿都是表面上听着看着挺好理解的,一做系统一落实,坏了怎么都不理解,职业和专业有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咱们举个简单例子,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是学理论物理的,他的专业是理论物理,他的职业是搞经济的。所以说职业和专业没有联系,现在你来设想一下,你招聘岗位的时候,你是不是首先有个资格快,比如说我要招聘一个经济学家,不是招聘一个搞经济的,然后你给他写一个必须经济学毕业的,这是对他的专业做要求,你不是在网上填简历吗,填简历的时候你不是写了你的专业吗,如果你这专业不匹配,人力资源部根本就搜不出来。
所以你现在知道,因为我们测评的是岗位上的能力,然后他实际上现在是在做一个职业,但他有可能干的职业跟他的专业是不匹配的。
但是,我们希望理想的情况是什么?架构学的就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干,比如点评的家伙说,我是一个高级的专家,他自认为他在企业里面是个高级专家型的技术人员,现在点评他了。你怎么点评,臭骂一顿,他接受能力很差,根本就不够社会公认的标准,这样肯定不行,你是不是得委婉的表达说,经过我们的测试,虽然你专业不匹配,但你自学能力等等还挺好的,你看你几乎能达到同类的水平,就还差一点点,再努力培训一下就行了。
你现在来设想你在收集干什么?这很重要,你的点评职业是需要专业的,但是现在你不是专业的,比如你看了家伙也说我就是学专业的我干了五年了,一看能力跟社会相比就是差得多,再怎么点评他?
比如测出来就不行,比如说他就想竞争,比如说高级的应用工程师,他就想应聘去了,然后你有什么资格什么东西当时一看都是对的,但是现在一考试发现比如答的不对,这怎么点评?现在你要想问题,因为最终你要给人出具一个测评报告,现在再来看涉众参加完测评之后,最重要的对他来说,他的交互,我们给它的交互是个什么?是不是那测评报告?
183
所以说你看,现在来想,个人我到你花了钱测评了,最终我的目的是什么,个人的目的是不是我获得一个测评报告,这是他的目的,然后测评目的,紧接着会变成什么事,变成他的手段,然后他去找工作去了,这是不是他的手段和工具了,大家都知道最终的目的是找一个工作,然后他找了工作的时候,他有了一个什么手段,我来测评报告,然后出具的证书,这是能证明我的能力,他是这样的,但是第一次他来使用我系统的时候,他的目的或者那个报告。
然后下面大家再来看,怎么样对专业进行分类,因为你看你招聘的不同的职位和不同的岗位,或者不同的职业,它要求的专业是不一样的,你得对它进行分类,这是它的招聘的资格条件,这是你点评的前提条件,刚才说职位和岗位一定要和职业连在一起吗,比如你就碰到这家伙是学物理的,比如有些名人做经济学家还做的挺好的,然后你还不敢说那个家伙学非所用。
再看一个概念,价值价格物品和商品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学的专业是不是挺能体现你的价值的,这是你的价值,但是,是不是你拥有一个职业之后,是不是才能把你的价值转变成你的价格,这是逻辑,大家知道理论是什么呢?物品只有进入流通领域的时候,才能变成一个商品,所以我们现在来想,拥有一个职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不是你也得进入流通领域去?
那什么是流通领域,你是不是先到企业里面找到一个工作,然后你的专业这时候才能卖出钱来,所以你要理解概念模型,这就相当于你有专业能力价值的,但是你要把你的专业变成价值,那你人,你一定要先从一个人,他变成一个企业的员工吧,在里面拥有一个岗位,岗位就是说,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有个职业,然后你在理解,那为什么要这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