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印度人抱怨称,中国正在用廉价的产品充斥印度市场,印度本土的制造商被迫关门,印度对华贸易赤字由此不断扩大。美国同样对中国拥有大量的贸易赤字,但与美国不同,过于庞大的贸易赤字对印度构成了迫切的风险。
印度进口的产品都是使用印度央行的外汇购买的。如果央行外汇储量不足,或者投资者感到这个节点正在到来并对央行发起投机性攻击,印度政府或许将不得不债务违约,并对印度本国货币重新计价,这将给债权人造成巨大损失。
上一次的国际收支危机迫使印度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采取自由化措施。为了隔绝未来的威胁,印度对进口设限,以防再次遭遇收支危机。然而,这些屏障也将能够令印度消费者受益的廉价产品拒之门外,同时或许还难以推动印度公司加快发展。
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观察家都认为,中国和印度当前的贸易结构不可持续,两国政府均公开或非公开地就改善两国贸易不平衡进行过讨论。中国进口自印度的产品主要由棉花和铁矿石等原材料组成。而印度则进口大量制造产品,从中国进口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从其他国家进口。贸易赤字出现的潜在原因是,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竞争力优于印度。
贸易不平衡导致保护主义倾向的可能性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不明智的。然而,如果中印两国的贸易不平衡持续下去,将会为保护主义的呼声提供“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