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E早餐
关注私募动态,专注私募研究,共享私募经济,这里是私募早餐。私募精英的集中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卤猫  ·  开工大吉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PE早餐

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讲个段子你就懂了!

PE早餐  · 公众号  ·  · 2017-07-25 00:32

正文


关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来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解读很多,也都很有道理,我呢还是给大家讲讲段子吧。

第一点,关于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地位,不用说了,必须压倒一切。为什么呢?因为稳定压倒一切啊!

第二点,关于强化监管,大家都读懂了,那些一行三会管不了的可以归为金融的行为,只要事关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也都可以管。

什么概念呢?过去一行三会每家画个圈圈,三会各管(hu)各家熊孩子,一般情况谁都不管谁,央行管货币政策、三会管银、证、保及相关持牌金融机构,一家一个环,偶尔有交(che)叉(pi)。

那么,到底怎么个交叉法呢?

这样说吧,有那么点像奥运会五环那样的,你可以自己脑补一下感觉。

自从1990年代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以后,这套分业监管的体系就这么几十年运行下来,一开始还好好的,可是最近几年,越来越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这到底为什么呢?

很简单啊,没听说过那首歌么?“啊,四环,你比五环少一环……”



所以呢,必须要再加上一环,这一环就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来设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只不过,加上这一环以后这个画风跟奥运会的五环还是不太一样,区别在于,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而这个刚加上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一环呢,简单来说就是“(逼格)更高、(权力)更大、(管得)更宽”。

我们搞金融的嘛,当然要make一点difference,要不然人家还以为我们的金融是体育老师教的呢。

说到底,就是给原来的分业监管体系找了一个管事的婆婆。这个婆婆什么都好,就是管得宽有点不招人待见,要不然怎么说婆媳关系是人类古今中外第一号难题呢?

但,说句公平话,这个金融创(zha)新(pian)层出不穷的年头,没这个婆婆也还真不行。

为什么?很简单啊,打个比(duan)方(zi):


马路正中央有一大滩狗屎,人人都绕着走,只有路人甲看不下去,口袋里掏出些纸巾、路边捡点树枝树叶什么的勉强清理一下,可他毕竟不是专业铲屎官出身,再说还要去赶早高峰的地铁,所以地上还是留下了明显痕迹,结果这一幕被路人乙、丙、丁看到了。

三个人说话了:

“这一定是你家狗拉的,要不然你怎么这么好心呢?”

“就算不是你家狗拉的,你这清理工作没做到位啊!”

“领导又没让你铲屎,你明明就是不务正业……”


这时候,一条野狗(我一直怀疑它就是肇事者)冲过来对路人甲摇头摆尾,各种谄媚……恨不得张口说人话:“主人,请带走我……”

路人甲看看手上不小心擦到的一抹狗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叫你以后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看懂了没?

这个段子把为什么互联网金融跑路没人管这种事就说的很清楚,以后碰到类似的事,做好事之前一定要先扪心自问以下几个终极问题:

不是我干的、为什么要管?

管了对我有什么好处?

管不好会不会挨骂?

万一是碰瓷的呢?

明白没,人间正道是观望……


分业监管体系下这种事还有很多,还真不能说这是哪家监管机构不作为,主要呢还是因为本届人民不行,不但给点空子就整出乱子,还想办法给监管机构下套。

为什么要整出乱子来呢?

道理也很简单,野狗不叫两声哪有存在感呢?必须要搞出点动静才能让人知道,甚至激起爱心人士的同情心,从此纳入门下豢养,从此锦衣玉食,走向狗生巅峰。

所以呢,没有金融牌照的所谓“金融”机构其实最希望监管机构来管自己了:只要你这么一管,我就是你的人了……妥妥的持牌金融机构,一秒钟身价倍增啊。

你说,面对这个坑,监管机构怎么跳?!

这,就是分业监管体制下机构监管思路的死结。

后来,有了改进,搞了个一行三会联席会议出来后,也还是解决不了,都不是自家养的狗,让谁牵走?

现在好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随手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竖了块牌子叫“金融”,把原来央行、银证保监都划在里面,外面还有一大片没人住的草坪,再有野狗胆敢在这空地上撒野拉屎,马上一顿乱棒打出去。

就是说,行为监管思路下,就别再打通过碰瓷等待被监管招安成为持牌金融机构这样算盘了,小心挨揍就是了。

那么,到底什么叫功能监管?

简单讲,就是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功能类似的金融业务,比如券商/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和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都进行大致相同的监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分别由三家监管按照不同的标准监管。

这并不是说,机构监管没用了,正好相反,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就好比管理学上所谓的矩阵式管理,功能监管管横向,机构管理管纵向,目的是堵住监管套利,以后别想在监管机构之间躲猫猫,到哪家该挨板子都逃不掉。



举个栗子



机构监管好比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除了学生的功课(机构业务与发展)之外,早恋、打架、心情不好、人际关系都可能需要他操心。但是呢,班主任又不知道学生在其他课堂上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权力有限也管不了自己课上的其他班学生。

比如说,1班的小明和2班的小红在语文考试中传纸条,可是语文老师是3班的班主任,所以语文老师要惩罚这两个作弊的学生,以前必须要去找1班班主任和2班班主任,这所谓机构下“谁的孩子谁抱走”的思路,搞几次就没人管了,然后就便宜了那帮坏人了,形成所谓“监管空白”。


功能监管呢,就是要堵上这种监管空白,让学生也怕任课老师。

段子讲完了,大爷如果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取相关内容及时整理展示。

点击关键词 | 回顾经典图文


适当性 | 产业基金 | 债转股 | PPP | 特色小镇 | 估值

私募基金 | 私募牌照 | 金控平台 | 产品备案 | 对赌

从业资格 | 三类股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