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棒、沙拐枣和梭梭是目前内蒙阿拉善阻止腾格里沙漠东进的三大主要灌木,花棒高大一些,有些生长为小乔木,沙拐枣矮一些,横向扩张,梭梭表现一般。
前些年吴向荣的公益团队种的较多的是花棒,兼种一些沙拐枣和梭梭,我们这次在林地里考察,发现沙拐枣的生长状况非常好,生命力旺盛,而且在沙地里出现了很多沙拐枣小苗,这是沙拐枣开花结果后的自然繁殖。另外,沙拐枣的枝条贴到地面,或是根茎在地下生长,也能长出小苗来。
现在看来,接下去的几块种植区域,对于树苗的选择和搭配可以有适当调整。我们甚至觉得可以“一个花棒两株沙拐枣”,或者是“两个花棒一株沙拐枣”,这样可能降低种植的效率,但更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生态。
去年九月的花棒,花棒的颜值很高
问题就是沙拐枣的苗和种子并不容易买到。“早期种沙拐枣,买种子来育苗,长大后发现都是新疆沙拐枣,不是很适应阿拉善的环境。”这次我们在林地里看到瘦高生长的新疆沙拐枣,大部分已经枯死了。蒙古沙拐枣矮一些,长势良好。
但是市场上沙拐枣的种子不分类,播种育苗几年后才能分辨这是什么沙拐枣。事实上基本只有新疆沙拐枣,这一错就是好几年。吴向荣决定自己收种,自己育苗,去年在项目的林地采集了不少花棒和沙拐枣种子,现在的育苗地里一片绿色。
沙拐枣的花,很小很小
红斑芫菁最爱吃花,好多花期的沙拐枣树上都是它
而且常常成群而来,吃花的速度很快
幸亏林地里鸟也不少,有了克星
沙拐枣的果
我喜欢沙拐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果的颜值
沙拐枣的地下茎在沙地拓展可以生长出新的苗来
把枝条压沙地里也能长新的植株
即使蒙古沙拐枣是这片沙漠边缘林地的优势树种,也不能只种沙拐枣,它良好的长势离不开花棒建立的林地基础,虽然梭梭的表现一般,但也需要,梭梭还可以寄生苁蓉。防沙不是造一堵墙挡住沙漠那么简单,这只是一个基础,锁边林要的是一个良性的生态,那就要生物多样性,要花草树木虫鸟兽,最后离开了人,能自然保持这种生态。
我这次在锁边林地做植物调查,与吴向荣的团队在锁边林几个林地走了两天,来来回回几趟,晒成干,但每次发现一些以前没见过的植物,就激动兴奋。
天仙子,花开的很好看
我们推测应该是从贺兰山过来的
雨水把种子带过来,或者是鸟带来的
两天里第一次见到这个植物,就这一株
林地的工作人员也没见过
正在开花,大概石竹科下的一个,不知具体
距离上一次的植被调查已经过去好多年了,这次粗略排查,新出现了不少植物,像角蒿、天仙子以前都没有出现过,另外还有几个植物,以前也没有见过,只是我们翻遍了内蒙阿拉善植物图鉴仍没翻到。有几个植物,走遍了林地,竟然就只发现一株,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就一株长在那里,它是从哪儿来的,是否能生存繁衍下来。
在林地,有不少老鼠洞、兔子洞,常在林地巡视的工作人员说,狐狸也多,所以不用担心。我跟吴老师在一小片蒙古扁桃的林地里聊着扁桃的用途,突然一只狐狸跳出来,黄沙滚滚而去,少见的黑色狐狸。
最后,请大家把手机横过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是我站在沙漠边缘的一个沙丘上拍的。
最左边前方是腾格里沙漠,往右边逐渐过渡,最右边是锁边林,有花棒、沙拐枣,以及梭梭、砂蓝刺头、鳍蓟、沙蒿、沙葱、沙蓬、阿尔泰狗娃花、草霸王、白刺、骆驼蓬、沙冬青、苦豆子、紫花苜蓿、独行菜……等等,一百多种植物,远处是贺兰山。
是因为有人在坚持做美好的事情,才由黄慢慢变绿。若我们都放弃,又不停消耗,世界就是把图片慢慢退回去的样子,由绿到黄。
既然手机又横了过来,不妨识别二维码打个赏
我们的世界美好
是因为我们在做美好的事
是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百万森林计划主办的活动
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家林业局支持
植物星球积极参与百万森林计划
记录植物生境,传播与土地重修旧好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