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置爱
让想要的生活,成为每一天的日子。《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没完没了的好时光》作者曾焱冰的美好生活频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置爱

她做一份普通的工作,住一所普通的公寓,却有一屋子令人震撼的画作

置爱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2-02 11: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她六十多岁,单身

做一份普通的职业

住一套普通的公寓

但却有一屋子令人震撼的画作

喜欢一件事

就投入热情去做吧!







文、图 | 张颂恩

置爱特约作者



我在瑞典隆德大学读博士时的导师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外科学教授,他招聘新秘书时,报名的人乌泱乌泱的,而他选了一个叫 Anita的 小老太太,为什么会选中她呢?


“因为她很懂艺术,我们在面试时聊了好一会儿后现代主义绘画。”,导师是这么给我解释的。


确实,这比起只会熟练掌握word、excel强多了。


| 这位可爱的女士就是Anita



不过说到艺术文化,欧洲人的确有底气,特别是绘画上更是独树一帜。对欧洲整体美术绘画的发展,我们会关注于遍布各处的大小博物馆。他们无论从专业和品鉴上都无可挑剔。而推动其发展的,便是品位颇高的欧洲百姓们。没有他们水涨船高,伦勃朗、梵高也不会直接从石头里蹦出来。

要不是在北欧居住多年,我也不太敢相信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喜欢艺术的瑞典人。而Anita就这样一位很有代表性的“平民收藏家”。



当时接手这个职位时, Anita 已经62岁(瑞典67岁退休),每天仍然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她穿衣搭配上,你总能找到一种很舒服的默契,丹红色的眼镜框会呼应漂亮的石榴裙,墨绿色的天鹅绒外套上点缀着灵巧的珍珠胸花。在她的办公室墙上,镶嵌着一些画着人物的青花瓷盘,几幅小画外加窗台上的盆景让原本在她身后的文件柜也跟着生动起来,每次去办事,房间里是巴赫的平均律……


| 那个托腮迷妹就是Anita的老板,我们的教授大人


| 这是教授的画像,在他的办公室里。是350多年历史的大学给予每个正教授的荣誉。



后来听说,导师每次经过秘书办公室进到自己房间后便各种不满意,尽管他之前也选过几幅画,但终究没有Anita布置的有灵气。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请老秘书重新设计一番。在经过一下午讨论后,Anita从自己家里带了几幅画过来,又顺带把地毯换了,瞬间把整体感觉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记得当时听到这事时,除了赞叹她的审美外,也纳闷她家里是有多少幅画啊,为什么轻轻松松就能拿出几幅?


这问题直到参加她的生日晚宴时才明白。原来Anita和她男友合买下了两大套公寓并打通。每个房间会根据功能设计不同的主题,并依照采光和结构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画作。




| 蓝色系的厨房



比如在厨房,她把几面墙刷成蓝色,用她去世界各地旅行时收集到的异国风情饰品和版画装点,我甚至在进厨房的门沿上看到一段中国老式木床架子上的雕花,而一袋不起眼的细沙里也有她到撒哈拉采风时带回的故事。


在工作室里,有幅现代画很有意思,绘画当中还立着一个四棱锥。





如果从边上看是看不出什么明堂,但如果你正好站在画作正前方平视,你就会发现一个玛莉莲梦露通过四棱镜的折射后完整地呈现出来。



而客厅里,明亮丰富的现代派画作,看着醒目,又不会影响到闲聊时的心境。



在边上不远处是两个不同的陈列间,一间是展示装框好的,摆放在房间一侧,对面放上单人沙发和落地灯,便是她安静阅读的地方;另一间则是存在画夹和画板上的大量画作。说实话,看到每幅原作上落款和日期,我真有点震惊到,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成就。



| 艺术书籍多到压弯书架(话说宜家书架质量也不行)



再后来,Anita和男友分手后,卖了这大公寓,又在附近买了套楼中楼住下,我自告奋勇要去帮她搬家,其实也是想再看看那些画作。不料这些画有专业的运画公司负责,而我在搬完整整二十七箱美术画册后彻底散架。


作为回报,她答应聊一聊关于绘画、艺术和她自己的一些想法。



Q: 为什么会喜欢绘画作品呢?

A: 我从小生活在瑞典北部的于默奥,在极地圈里,纬度特别高,一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和冰雪打交道,所以就很渴望一种有色彩的东西来激励自己。毫无疑问,画作就是最好的选择。守在家里不能外出时,看到墙上一幅幅作品,心情能马上阳光起来。


另外,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你对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对你自身的需求和喜好越来越了解,你也会越来越懂得如何发掘更好的宝藏,然后,你就会变成一个成熟的欧洲人。




| 这一系列黑白几何图形的作品贯穿她几个房间



Q: 能简单讲讲如何收藏到这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吗?

A: 如果喜欢一件事,自然会去关注关于这件事的所有细节。艺术品有专门的圈子, 你可以通过参加协会或朋友介绍,逐步加入其中。你可以有选择地重点对几个感兴趣的画家作品进行多年追踪。你可以通过相关出版物了解他们的动态。 现在有网络,一切变得方便多了。同时,到那些有名的画廊多跑跑,多多少少会有收获的。



我年轻那会儿,有时还得靠剪报收集信息。有时听说丹麦或荷兰有拍卖会,就得坐上一千多公里的火车去现场。当然,能挑得到称心如意的画作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我曾经在40年前花200克朗买下了一张巴掌大的素描手稿,当时那位画家还不出名,但风格我非常喜欢,觉得他离突破不远了。后来才知道这不远是20年,等这手稿在索斯比拍卖时,价格升了1000倍。


Q: 所以你后来就在索斯比把那手稿卖了?

A: 是啊,不然怎么有钱继续买更多喜欢的作品呢,有时候总是要有点割舍的。


Q: 你觉得在买一屋不是那么贵的作品和用差不多的价钱只买一幅作品,哪个更有价值呢?

A: 首先,艺术的东西在喜欢的人眼里都是无价之宝。在作品之上赋予的意义除了画作本身之外,还有你和它之间、和画家之间产生一种共鸣。


每个作品代表不同时期的心境,这是很难简单地用价格的标准去衡量。


那幅被拍卖的手稿后来被一位收藏家买去后捐赠给一个博物馆,如果我想看,依旧可以到那个博物馆里看到。同时,由于画家出名而让画作升值,其实最好的途径还是让作品留在博物馆里,一来是可以给更多人看到,二来博物馆也有更好的专业条件去保管。


这就像首饰一样,有几件你心水的,经常戴且不是那么贵的,好比我现在屋里挂的一些画,怎么看都舒服。还有些首饰比较贵重,只有重要场合才拿出来,像这样的好画我会在合适的时间拿出来,邀请一些朋友过来边喝香槟边欣赏。记住,家里办聚会时,好画得收好,不然损失可就大了。


| 朋友们喜欢在Anita家喝酒赏画



Q: 你说到和朋友们一起在家赏画,你觉得赏画是一种什么体验?

A: 德国人有句话,“Die Seele Baumeln Lassen”,意思就是“放松你的灵魂”。 面对一幅画作,沉静、凝视、感受、思考…这过程本身就是给焦虑灵魂松绑的过程。


同时,每个单一的人,除去身体和社会属性外,个性是相互区别的。在一幅画前,每个人的感受会有不同,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也是件很有趣的事。



Q: 看到家中的这些画,除了舒适感、成就感外,你还有什么感觉?

A: 神圣感 。绘画想表达的是生活的隐喻,是对生活意义的描述、提炼、回顾和思考。很多宗教流传至今,绘画作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Q: 如果是被画作本身所感染,原创和复制品在视觉上没有区别,为什么你要坚持买原作呢?

A: 如果你学过画画,你就能体会到画家创作不易。 单单油画就要从构思、素描、打底、做肌理、上色、上油等步骤认真完成才能达到最终满意的效果。我曾经资助过一些年轻画师,鼓励他们坚持下去,无边界地去表达内心。在这过程中收获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幅画,而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


| 她的家就像一个小型美术馆,四处都是她的藏画


至于更久远的画作,则是人们在追求一种独一无二性。特别是工业时代让复制技术大量发展,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原创的宝贵价值。 试问,你是愿意买一盆安静的兰花,还是四处播散、“生命力顽强”的蒲公英呢?噢,对了,忘了说,蒲公英在瑞典算杂草。



【 聊 天 时 间 】


当年买鞋买包的年轻人

现在除了买盘子买柜子

也喜欢买版画买原画

当然,这些喜好彼此间都是共存的

要生活更美好

这些也是必经之路

🥂

你有什么喜欢收藏的东西吗?

你家里最丰富的“宝藏”是什么?

【置爱锄草店】

正在展售青年艺术家马菁菁

原 画 作 品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进入置爱锄草店

- 合 作 及 投 稿 -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查看往期内容,请至置爱页面下方【置爱目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午夜漫画站  ·  邪恶漫画:电话捉迷藏
8 年前
warfalcon  ·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7 年前
罗永浩  ·  锤子科技招聘文案策划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