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卖奶茶的拼命
IPO
。
投资家网获悉,号称“每天一杯喝不腻”的新式茶饮公司古茗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更新招股书,有望在新式茶饮同行蜜雪冰城、沪上阿姨之前,率先上市,冲刺“
2025
奶茶第一股”。若古茗顺利
IPO
,奶茶,这一备受外界争议、资本扎堆的风口,或将再度掀起暴富热潮。
过去几年,
主打奶茶的新式茶饮赛道,一直被视为资本宠溺的“草根”风口。
该风口的特点是,创业门槛低、参与者海量、幻想一夜暴富,“不头破血流,绝不下车。”
根据百度文库
2024
年的一份“新式茶饮研究报告”统计,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
1900
亿元,增福超
30%
,约
48
万家公司入局了新式茶饮,竞争中
5
万家公司清算、注销。
即便入局可能被同行打死,新式茶饮赛道还在源源不断涌现新品牌,
就在于它是“
Z
世代(年轻人)”最好讲的故事,也是资本能看明白、商业模式透明、没太多弯弯绕的风口。
不过,新式茶饮早期并不太看重资本。就像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路边摆地摊起家,只要能稳定实现“开店盈利、盈利开店。”这门生意有些资金基础就能干下去。
85
后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开始是这样想的。在一位老媒体人眼中,“王云安是奶茶圈子的另类”。说他另类在于,“他是新式茶饮赛道,罕见拥有科技属性,结果意外跑去卖奶茶的人。”
而王云安
2006
年在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读书时,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传说”。估计浙江理工大学同样没想到,它们这个重点培育科技人才的学院,出了个奶茶创业者。
2024
年,浙江理工大学在高校圈闪耀了一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
3
位学者入选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榜单”。
10
位学者入选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王云安却走出了与校友“天差地别”的创业之旅。
2010
年,仅工作两周的王云安突发奇想,他辞去工作拉着一位高中好友创业,“课题是开奶茶店”。就这样二人在浙江台州温岭大溪镇开了第一家
30
平米的古茗门店,因为缺乏卖奶茶的经验,第一次奶茶创业差点干黄了。
眼看快揭不开锅了,王云安恶补营销知识,一天大卖
400
杯,扭转局面。过程中,他还不忘将大学实验室里的科研精神带入到奶茶事业里,不停地改进产品,给古茗品牌打下基础。
第一家门店盈利了,次年,王云安启动连锁经营模式,并在
2013
年自行搭建了供应链体系。
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王云安是科学效率赋能创业,他用
3
年把奶茶生意做大。
2014
年,一身才华需要施展的王云安,创建“标准化企业识别系统”帮助所有门店快速升级,让古茗以更快速度品牌辐射。紧接着,他设立“标准化操作培训中心”把控饮品原料。
别人卖奶茶就是卖奶茶,王云安总在琢磨科技创新。刚搞完“标准化操作培训中心”,
2017
年,王云安研究了冷链技术。
2018
年,他提出“双总部战略”成立了古茗科技集团。
正是这个阶段,王云安卖新式茶饮的理念再次升级,他不想继续偏安一隅。
其实,新式茶饮这一概念是
2015
年诞生的,后被两家公司推向高潮。
这两家公司便是喜茶与奈雪的茶。它们的崛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推动了新式茶饮风口引资本聚焦。
以前,奶茶创业基本是“自给自足”状态,一级市场的资本“看不上”,觉得没什么故事可讲,创业者按部就班的“开店,搞加盟”用时间慢慢构建未来通往财富的大门。
但自从风口转向新式茶饮赛道,与“
Z
世代”产生共鸣,一切变了。
资本把新式茶饮当做全球“
Z
世代”最大消费场景之一。奶茶有了新概念加持,告别“慢慢”,迎接资本入场。
硬币皆有两面,资本入场会加速产业迭代升级,输出越来越多的好产品。也会给行业原有的节奏带来新的挑战,同时放大创业者一夜暴富的幻想。被放大的新式茶饮就很疯狂。
前面提到的约
48
万家公司入局新式茶饮,就是对疯狂二字的诠释。
在风口的簇拥下,原本没有融资计划的新式茶饮公司,坐不住了。王云安的古茗就是其中之一。
2020
年,靠加盟不断扩张的古茗快速成长,已是新式茶饮赛道的庞然大物,门店总数量达到了
3000
家。
王云安自己搞的“科技方法论”挺好使,他用
10
年改变古茗。可面对资本提速的后起之秀喜茶、奈雪的茶,王云安还是不够快。
资本是时间的加速器,他不想被拍死在沙滩上,随即对外融资。
话说,古茗的运气挺好,赶在了
2021
年“融资分水岭”到来前收获两轮融资。
还吸纳了红杉中国、美团龙珠等“顶流”资本。
为何说古茗运气好呢?
2021
年
6
月,奈雪的茶顶着“奶茶第一股”的身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港股
IPO
。可是一二级市场分歧了,二级市场不买新式茶饮的账,股民“用脚投票”,导致奈雪的茶首日破发,收跌
13.54%
。
二级市场不买账,一级市场慌了,新式茶饮由热转冷。古茗是
2021
年
1
月拿到的“最后一轮融资”,赶在下半年,融资就悬了。当年幸运的还有蜜雪冰城,“自给自足”的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也是在
1
月拿到美团龙珠、高瓴、
CPE
源峰等“顶流”机构的超
20
亿元融资。
拿到融资,新式茶饮玩家们不约而同的干起了同一件事,抢着
IPO
。
先着急的是蜜雪冰城。
2022
年,蜜雪冰城计划
A
股
IPO
,然后不了了之。看到蜜雪冰城
IPO
尝试失败,新式茶饮急了,把宝压给了“用脚投过票”的港股,新式茶饮赛道上演了一出“屡战
IPO
”的闹剧。
“屡败屡战,拼命
IPO
。”是新式茶饮给外界塑造的某种印象。
一方面是,幻想暴富。另一方面是,这些公司融资拿的不爽,有的签了“对赌”,“必须去
IPO
”。不拿资本还没事,拿了资本事来了。一些公司则面临快速成长的“通病”负债率提升,只能硬着头皮
IPO
。
古茗是不是硬着头皮
IPO
,不好说。但它们第一次闯关没成功。
2025
年,古茗又
IPO
了,门店总数量超9000家。
这次它们通过港交所聆讯,更新了招股书。根据古茗最新招股书显示,公司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
43.84
亿元、
55.59
亿元、
76.76
亿元、
64.41
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
7.7
亿元、
7.88
亿元、
14.59
亿元、
11.49
亿元。属于具备造血能力的新式茶饮公司。说明,
王云安用“科技方法论”搞新式茶饮,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收入来源上,古茗主要通过加盟商销售货品、设备、提供服务支撑业务。这一点与其它新式茶饮公司没有太多区别。不同的是,王云安格外看好科技创新带来的各类赋能,尤其对供应链格外偏爱。
他说,“古茗门店的扩张是随着供应链走的,以保证原材料的管理是到位的。”
除了强化供应链,古茗还建起了一个
110
多人的研发团队,目的是让古茗始终在技术、产品、创新等层面,领先同行。
古茗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它们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向低线城市的门店频繁配送短保质期的新鲜水果和鲜奶的企业。”堪称“新式茶饮赛道的京东”。
优势归优势。古茗各类问题也不少,它们曾因“奶茶篡改食材保质期被罚
10
万元”上了热搜。黑猫投诉平台上,单“古茗奶茶”的搜索关键词就超过了
1000
条。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问题。这亦是新式茶饮过度注重加盟的诟病,品控很难保持一致。
显然,王云安要做的事情会有很多。对于他的好消息是,准备收获一个
IPO
。以目前的进度,古茗有望在蜜雪冰城、沪上阿姨之前率先上市,冲刺“
2025
奶茶第一股”。
IPO
前,王云安持有古茗
43.21%
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他将通过古茗
IPO
财富暴涨,逆袭人生。
但关于新式茶饮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前景。贴吧里,时有争议,有股民表示,“他很不理解,奶茶公司
IPO
的意义在哪?割韭菜?应该把融资机会留给硬科技领域。”这是股民的想法。
新式茶饮不管,它们正拼命
IPO
。若古茗顺利上市,势必会给更多公司带来征战资本市场的希望。这个吸引约
48
万家公司入局,创业者疯狂追逐的风口,会再度掀起暴富热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