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庐文化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晓央就业  ·  2024届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金融专硕就业去 ... ·  14 小时前  
Wind万得  ·  A股创本轮反弹新高! ·  23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朱雀基金2025年度招聘!应往届均可投 ·  昨天  
郁言债市日常跟踪  ·  资金面再起波澜 ·  2 天前  
郁言债市日常跟踪  ·  资金面再起波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庐文化

韩焱精选 | “全局游戏”,帮孩子开启兴趣的大门

湛庐文化  · 公众号  ·  · 2021-06-02 21:00

正文


你好,这里是韩焱精选。


这期音频,我要为你推荐的书,叫作《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2》。




点击即可免费收听音频


很多家长都喜欢“清单式育儿”,把孩子每天的生活列成一张清单,填满了各项能力培训项目,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2》这本书的作者,世界知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珀金斯,他就告诉我们,当孩子进行一项学习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帮他列出一个清单,告诉他们去学习哪些具体的技能,而是要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学习的“全局感”,这样做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保持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推荐阅读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那么,到底要如何培养“全局感”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玩“全局游戏”,这其中有三个原则: 注重参与、挑战规则和看轻结果。


珀金斯教授在书中就谈到,他之所以从小到大一直热爱棒球运动,就是因为在他小的时候接最早接触棒球的时候玩的是“全局游戏”。他遵从了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注重参与。 珀金斯最早接触棒球不是通过看电视比赛或者听别人讲规则,而是和小伙伴在后院儿随便玩的一个游戏,并不是什么严肃的学习和正式的比赛 ,只是把棒球玩起来而已。


第二,挑战规则。 他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自创规则,比如不一定要打够九局,也不一定非要设置三个垒包,玩游戏最重要的不是规则正确,而是一定要适合小伙伴们的体力、耐力,还有每一次实际到场的人数。


欢迎转发金句卡到朋友圈


第三,看轻结果 后院的棒球游戏之所以很好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参与游戏的小伙伴们不会过于追求胜负和得分,而更享受游戏本身带来的纯粹的乐趣。


正是因为这样,珀金斯才能够一直非常开心地把棒球从小玩到大,更重要的是,让他在后来学习其他事情的时候,都会这样去做,也就是遵循“全局游戏”的三个原则。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在教学中引入了“全局游戏”的理念。比如,哈佛大学的三位不同专业背景的教授,就联手开了一门公开课,叫 “对思考的思考”。


这门课每周会有不同主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等等。三位教授会各自从自己的角度轮流讲20分钟,然后教授们之前会先开始辩论,接着学生可以自由问答并在小组当中展开辩论。



这门课的一个使命,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场域,让他们能够开展关于思考的“全局游戏”。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近距离地观察教授们的唇枪舌战,并且自己使用各种方法论互相之间展开辩论。比如,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论证的黄金标准就是形式上的演绎证明,而从历史学的角度看,辩论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在历史文献和文物中寻找证据。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 学生不能一直当观众,他们必须针对教授们不同的观点,补充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并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视角进行辩论。


除此之外,这门课没有标准考核,教授们会从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等方面考察学生,他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越来越会思考了,学生自己也反馈,不仅在思考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加深了理解,还逐渐对思考本身产生了兴趣,这也让他们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也更愿意展开积极的思考。


“全局游戏”是一种符合天性的,能自然激发兴趣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内卷”化的社会环境里,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为孩子埋下兴趣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里,对学习始终充满好奇和热情,享受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更好地拥抱未知、迎接挑战。


就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 “教育不在于教一个人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在这种兴趣逐渐增长起来的时候,再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


推荐阅读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本期音频的金句卡片,欢迎你保存和转发,当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观点。


韩焱精选,明天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